资源简介 (共58张PPT)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水的运动新课导入【材 料】咸海位于中亚,水域面积曾达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四大湖泊。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水域面积不断缩小。1987年,咸海分成南北两部分。1998年,咸海水域面积缩小至2.98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大湖中仅排第八位。目前咸海水域面积仅数千平方千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会急剧萎缩?1987年和2016年的咸海卫星影像对比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陆地主要水体类型及水圈构成。(区域认知)2. 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结合表格或框架图,解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学习目标/ 01目录CONTENT陆地水体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02河流的补给类型/ 03/ 01陆地水体陆地水体的类型1水体的分类 按性质淡 水咸 水水体的分类——按存在状态固态水气态水液态水水体的分类——按存在空间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河网冰川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湿地 湖泊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湖泊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米)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贝加尔山脉贝加尔湖乌兰-布加斯山脉变质岩火山沉积变质岩花岗岩第三四系沉积岩断层3陆地水体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河流、湖泊和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②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③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④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思 考思考:湖泊水、地下水都是淡水吗?陆地上的湖泊并不都为淡水湖,湖泊可以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淡水湖中的湖水为淡水,咸水湖中的湖水为咸水。同样地下水也分为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两种。判断(1)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 )(2)陆地水体是全球水体中比重最大的。( )(3)高海拔地区一定有冰川发育。( )×××/ 0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与湖泊1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削峰补枯湖河湖河丰水期:洪水期湖泊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洞庭湖鄱阳湖人为调节河流径流水库与河流湖泊可以是河流的源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湖泊可以是河流的终点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河流与地下水2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水暂时储存在地下。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易错提醒地下水不一定能补给河流水。河流与冰川、积雪3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支流)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特点: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方法技巧分析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关键是看两种水体的水位高低,一般都是由高水位水体补给低水位水体,因此补给关系并不都是相互的。分析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补给关系的方法方法技巧分析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有些是单向的。河流单向补给湖水河流单向补给地下水思 考思考: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答案:不科学。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素养培优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度汛。下面图1示意长江与洞庭湖相对位置,图2为长江和洞庭湖两种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问题:1.[综合思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是如何相互补给的?答案:丰水期,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枯水期,洞庭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问题:2.[地理实践力]推测最容易出现箭头a所示现象的月份。答案:6~9月。问题:3.[人地协调观]列举有利于箭头b发生的人类活动。答案:植树种草;退田还湖;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03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1大气降水(雨水)补给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季节:雨季(我国夏季我国)补给结果及原因: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补给特点)影响因素:降水量(降雨越多,水量越大)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季节:春季补给结果及原因: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春汛(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气温高低和积雪量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我国分布地区:东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补给季节:夏季补给结果及原因:气温较高的夏季,冰川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气温降低,冰川封冻,河流断流(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气温高低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我国分布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补给结果及原因: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对水位;河流和湖泊的相对位置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地下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补给结果及原因: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补给特点)影响因素: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对水位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方法2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云贵高原地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①大气降水(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②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补给形式 补给季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以我国为例)大气降水 雨季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 降水量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春汛 气温高低和积雪量 东北 地区 冰川融水 夏季 气温较高的夏季,冰川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气温降低,冰川封冻,河流断流 气温高低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 全年 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对水位 普遍 地下水 全年 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对水位 普遍 课堂小结导 练(2022·陕西宝鸡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c表示大气降水补给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从图中可以看出,a夏季较多,且变化大,是大气降水补给;b集中在夏季,与大气降水相比,较为稳定,是冰川融水补给;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且流量占比较小,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2.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补给类型是A.a B.bC.c D.d√读图可知,a夏季补给量大且变化大,故A项正确。如图为“某河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B.枯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丰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全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全年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根据图示水位线,丰水期、枯水期河流水位都比地下水位高,全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对。4.该河段最可能位于A.长江下游B.黄河下游C.黑龙江下游D.珠江下游该河段可能为地上河,最可能位于黄河下游,B对。长江、黑龙江、珠江下游均不是地上河,枯水期地下水位比河流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流水,A、C、D错误。√青海湖成湖初期属于黄河水系;距今.13万年前的新构造运动(指重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地壳运动,是引起第四纪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使青海湖流域逐渐演变为独立水系。1.青海湖成湖初期湖水的性质和主要支出方式为( )A.咸水 蒸发 B.淡水 地表径流C.淡水 蒸发 D.咸水 地表径流2.青海湖成湖初期与黄河水系相连的河流是( )A.布哈河 B. 哈里根河C.倒淌河 D.黑马河3.新构造运动对青海湖流域造成的主要影响( )A.降水量增加 B.湖泊补给类型减少C.湖面蒸发增大 D.东南部隆起显著BCD玛纳斯河源于天山,源头海拔5290米,注入玛纳斯湖。在其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廷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示意图、玛纳斯河含沙量与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湿地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 玛纳斯河水 B. 高山冰雪融水C. 大气降水 D. 地下水5.影响该地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的因素有( )①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但均匀②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年际变化小③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 ④多雨年河水补给,天旱年地下水补给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6.与3月份相比,10月份玛纳斯河含沙量低的原因是( )A. 河流径流量小 B. 河水流速小C. 流域碎屑物少 D. 植被覆盖率低DAC谢谢观看BUSINES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