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认识运动1.认识宏观世界的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的分类。2.掌握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学会区分物质的三态模型。3.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运动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形成关注物质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4.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重点:运动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难点:微观分子模型的建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主要指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教材导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从学好这些基本概念入手。图片导入奔跑的人们 飞奔的猎豹 疾驰的车辆通过以上图片找出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点 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 。【课堂探究】我们把生活中的运动分为两类:宏观运动与微观运动。下面我们来看下宏观运动。(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1.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日落日出、月盈月亏、星移斗转,以及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行驶的汽车,航行的轮船,这些物体都在运动。除此之外,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看起来不动的物体,如讲台、黑板、楼房、我站在这里,你们说这些有没有运动 实际上都是运动的,都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 。其实就连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就说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总结: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上面讲了那么多的运动,请你概括一下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举机械运动的例子。分析“万里雪飘、树枝摇摆、灯光闪烁、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是否为机械运动。3.我们把机械运动又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二)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另一类的共同点是用肉眼看不到,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1.物质是一由分子组成的,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原子不是静止的,一切分子、原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比如说我们生活中,花的香味,或者是谁身上喷了香水我们很快就闻到了气味。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由于花香分子或者香水分子在运动,运动到我们鼻子这里我们就闻到了 。2.物质的三种状态利用课本P24图2-1-4讲解:(1)固态分子最稳定,它们的运动是很微弱的,固体它有一定的体积,有一定的形状,没有流动性。(2)液态分子的运动比较活跃,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3)气态分子的运动最剧烈,气体无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也就是说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从上面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一切物质都是有分子组成的,但是,是不是分子就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呢 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图,它反映了现阶段物质的组成。上面这个图是不是就已经到了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呢 其实还没有,开始我们就说了这只是现阶段的物质组成,有关原子的真实结构我们看课本上的P24,这里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就是我们现阶段承认的结构模型。本节课通过图示、推理等方式培养了学生对运动的概念认识,通过运动的分类,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物理量与图形的关系,进而掌握了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在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理解情况并采取多角度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