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阳市一中2025年春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机体内过量的铜能引发程序性细胞死亡(简称“铜死亡”),其机制为:铜离子通过与脂酰化
蛋白结合,诱导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并抑制线粒体代谢功能,从而促进细胞发生铜死亡。研究发
现FDX1基因决定细胞铜死亡过程,它的低表达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大量元素铜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铜死亡属于细胞坏死,受环境因素影响
C.癌细胞发生铜死亡可能与其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的效率低有关
D.FDX1基因与细胞癌变有关,属于抑癌基因
2.我国科学家在果蝇、细菌及人类细胞中发现,胞内酶胞苷三磷酸合成酶(CTPS)可聚合形成
细长蛇状无膜结构,命名为细胞蛇,其装配和释放过程如图。胞苷三磷酸与ATP结构相似。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释放
活性位点
细胞蛇
A.CTPS在核糖体上合成,其功能与合成核苷酸有关
B.CTPS装配成细胞蛇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胞苷三磷酸含有两个特殊化学键,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D.据图推测,核酸代谢越旺盛的细胞,细胞蛇的数量相对就越少
3.草履虫、衣藻、乳酸菌和眼虫都是单细胞生物,其中眼虫有叶绿体、无细胞壁、有鞭毛。尽
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的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密切相关,其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均可被蛋白酶水解
B.衣藻与乳酸菌共有的细胞结构都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
C.乳酸菌能连续分裂与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高有关
D.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动物的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4.蛋白酶K是一种从白色念珠菌中分离出来的蛋白质水解酶,是核酸提取过程中的关键试剂。
该酶在较广的pH范围(4.0~12.5)内及较高的温度(50~70℃)下均有活性。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探究蛋白酶K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B,白色念珠菌在不同pH诱导下产生的变异拓展了其适应范围
C.与蛋白酶K不同,胰蛋白酶的肽键不可抵抗50~70℃的高温
D.用蛋白酶K提取病毒的核酸,利用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1
5.50%以上的肿瘤患者存在着TP53基因(编码P53蛋白)突变,该类患者体内的P53蛋白数
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当DNA轻度损伤时,P53蛋白阻滞细胞中DNA的复制,促进DNA修复:
当DNA损伤严重时,P53蛋白则启动细胞调亡程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P53基因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原癌基因
B.P53蛋白的积累和活动会导致细胞癌变和细胞凋亡
C.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利用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D.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引起的细胞死亡都属于细胞凋亡
6.(青桐鸣联考18题变式)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分别带有一个座位不同的纯合致
死基因,这两个致死基因始终处在个别染色体上,这种现象称为“平衡致死”。果蝇的卷翅性状
受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己知A基因纯合致
死,且卷翅性状还与2号染色体的显性基因D有关(同时含有A、D基因时个体表现为卷翅),
在2号染色体上另有一显性纯合致死基因B(不控制翅型性状)。现有如图甲所示的平衡致死雌
果蝇,欲用于判断如图乙所示的野生型翅雄果蝇的D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若发生突变,其
新基因控制的翅型性状变为新性状),杂交过程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平衡致死果蝇群体中的存活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B.无论D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甲、乙杂交后代F1的表型种类和比例相同
C.任何生物的平衡致死基因都只能出现在常染色体上,不能出现在性染色体上
D.让甲、乙杂交后选F1的卷翅个体随机交配,根据F2的性状情况可判断D基因是否发生
隐性突变
7.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主要病原体,其侵染肺部的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后,能感知细
胞的微环境并通过自身蛋白质的乙酰化适应环境变化,同时会使宿主细胞的染色体蛋白乙酰化,
帮助自身在宿主细胞中存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只有DNA
B.宿主细胞内的染色体蛋白乙酰化修饰可发生在细胞核
C.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宿主染色体蛋白乙酰化通常会遗传给后代
D.研究宿主染色体蛋白乙酰化机制,能为治疗肺结核提供新思路
8.分析下列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材料1: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
材料2: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
易受到天敌的捕食。
材料3: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
材料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
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A.材料1为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提供了比较解剖学证据
B.材料2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的增加对孔雀鱼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