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光的传播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3.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4.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能绝对地理解科学规律。重点: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难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出及应用。【新课导入】情景导入光的世界绚烂多彩,光装点了我们的生活,没有了光我们的生活将不可想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1 光的传播》。游戏导入教师要求把窗帘拉上,用一手电筒对着手照,给同学们表演手影游戏。并且让学生也表演手影,感受光在生活中充满乐趣。提问:生活中像手电筒一样能发光的物体还有哪些呢 让学生思考、回答,走入生活情境,发现生活中的光源。从而引入新课。【课堂探究】一、光是怎么传播的教师讲解:光源是指像太阳、电灯、萤火虫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补充: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练一练: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DEFG 。A.太阳 B.月亮 C.钻石 D.点亮的蜡烛 E.萤火虫 F.正在工作的电灯 G.发光水母教师提问:光能够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呢 学生:光能够在水、空气、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作光的介质。教师提问:手影游戏中电灯是光源,电灯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以什么路径传播的呢 那在水中,玻璃中又是以什么路径传播的呢 教师演示课本P64图4-1-2、P65图4-1-3实验后,让学生回答: (1)光射到物体的表面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不是 。(2)光射向玻璃砖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不是 。(3)光射进不均匀的糖水中时,传播路线是直线吗 不是 。引导学生归纳: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吗 不是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教师讲解: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引入了光线。提问:光线是指什么 物理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模型法 。教师强调: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为了描述光的传播路线而假想的。教师讲解: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 影子 。合作探究“小孔成像”:仔细观察P65图4-1-5可知:小孔成像原理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 。请画出物体AB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AB的像A'B'。教师: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学生: 利用激光水平仪画线;射击瞄准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66图4-1-8,完成下列填空:(1)光可以传播 信息 和 能量 。P66图4-1-8中,图 b、c 说明了光能够传递信息,图 a 说明了光能够传递能量。(2)你还知道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光能传递信息或能量 试举一例。 灯塔利用光传递信息 。二、光传播的速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6内容,完成填空:到现在为止,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 光速 ,大小是 3×108 m/s ,符号是 c ,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 小 ,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 ,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 3×108 m/s 。光的传播是光现象的第一节课,学生对光已有比较感性的认识,这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光传播的路径,也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以及其相关应用的例子。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对光在空气中、水中、固体中分别做了演示实验,并举出关于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不足之处有两个:1.部分实验效果不好。如演示光在空气中传播时,让光线从黑色的板表面通过,事实上能很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中演直线传播,但是学生误认为光在板上沿直线传播,虽然实现现象明显,但是学生产生了误解。所以需要改为喷雾或烟来做实验。演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时,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学生没办法完全看到。这两个实验都需要改进。2.需注意细节方面。在画光线时,因为一时找不到尺子,就徒手画,这是教学上的一个失误,给学生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光线必须用尺子来画,让学生有这个意识,还要多加强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