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测量密度 教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测量密度 教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 测量密度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1.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密度的单位是什么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
3.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原理是什么 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从而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菊花石图片。菊花石块形成于距今约2.8亿年前,其成分为天青石与栖霞石,内含丰富的硒、锶、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有强身健体、抗癌益寿作用。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块的密度,该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堂探究】
一、量筒
教师:要测量物质的密度,由密度公式可知,需要测质量和体积。可用天平测出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用量筒测量其体积。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133图6-3-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途:量筒是按 体积 定量量取液体的量器。
2.图6-3-2中量筒,是以 mL 为单位标度的;标称容量是 250  mL,分度值是 5 mL。
3.使用量筒时,需要将其放在 水平台面 上;注入液体时,可用 胶头滴管 滴加到所需要的量,待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 底部 或凸液面的 顶部 在同一水平线。
教师补充:若俯视,读数偏大,若仰视,读数偏小。
教师设疑:怎样用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与学生总结方法:
(1)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尽量使水面与一整刻度线对齐),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
(2)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其轻轻放入量筒并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3)则石块的体积V= V2-V1 。
二、测量矿石的密度
根据现有的器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案。
1.方案设计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为m;
②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1;
③将石块用细线系住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
④石块的密度ρ=  。
误差分析: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会偏大。
2.进行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将实验数据填在实验表格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石块的质量m/g 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3.各组展示实验数据,分析各组测量结果有差异的原因。
三、测量盐水的密度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测量这杯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怎样设计 让学生说出方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并进行误差分析,找出最佳方案。
方案一:
①先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盐水,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为V;
④再根据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师生讨论此方案的误差:烧杯里的水能不能倒干净,如果倒不干净,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那么要消除这种影响,实验需要如何改进
教师启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实验方案。
方案二:
①用天平测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盐水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m=m1-m2;
⑤求出盐水的密度ρ=。
3.进行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将实验数据填在实验表格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4.各组展示实验数据,分析各组测量结果有误差的原因。
本设计试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计,同时让他们分析不同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对石块密度的测量中,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比先测体积再测质量的方案更好,因为它减小了实验的误差。对于测量的密度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偏大或者偏小,在实验的不同环节中有怎么样的影响,在讨论选择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找到方法和规律,动手操作过程也进一步复习了天平和量筒的操作,同时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可以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