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鲍 照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导入面对人生的挫折,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甚至喊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有个人却只能“踯躅不敢言”,这是为何呢?走进作者鲍照(约414—466)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祖籍上党, 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与北周庾信 并称“鲍庾”(或“南照北信”) 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曾任临海王刘子顼(xū)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走进作者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其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走进作者拟行路难鲍照一生沉沦不得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诗人李白等产生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所谓门阀,就是阀阅门第。我国古代贵族官僚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常用来张贴户主的功状,阀阅成为达官贵人家的一种标志,因此后来那些世代做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门阀制度就是按门户等级严格区别士族与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以维护高门贵族特权的等级制度,形成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时代。魏晋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解题拟:仿照行路难:乐府杂曲旧题,本为汉代歌谣,指道路难行,主要是抒发人生之路(世路、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离别悲伤的感情。拟行路难(其四)鲍 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zhí zhú/不敢/言。诵读诗歌疏通诗意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命定的,怎么能成天哀愁忧伤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诵读体悟思考:诗中哪个字词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情绪?诗眼愁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品读解愁再读诗歌,围绕“愁”这个诗眼,思考:1、诗人因何而愁?2、诗人如何解愁?3、诗人解愁的结果是什么?4、在整个抒愁过程中,诗人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诗歌研读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的?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水”喻人,托物起兴,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这一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激愤不平的心情。010203040506诗歌研读思考1:诗人为何而愁:(用诗中字眼/词语回答)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命: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经济状况:贫个人才华:文学成就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强)工作情况:农民、临川王国侍郎、参军 (弱)“亦”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安能”引出了下文什么内容?诗歌研读思考2:面对“愁”绪,诗人如何排解?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诗人借酒来慰藉失去平衡的心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而“断绝”了。运用细节描写,“酌酒”“举杯”“歌路难”等动作描写,以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本句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位怀才不遇、悲怆难抑、苦闷异常的愁者形象。思考3:面对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鲍照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他是怎样描写的?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① 酌酒消愁② 歌《行路难》运用细节描写,“酌酒”“举杯”“歌路难”等动作描写,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断绝”一语双关,表面上作者因饮酒无法歌唱《行路难》,也指作者已醒悟,一味的哀叹命运,不如“举杯”更能慰藉内心。表达作者对现实境遇无能为力的苦闷。诗歌研读诗歌研读思考4:鲍照接受自己的命运了吗?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反问添愁,细节传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吞声踯躅不敢言”,“吞声”指声将发又止,“踯躅”指徘徊不进的样子,诗人通过对自己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达了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研读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鲍照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接受自己的命运了吗?字面:应学会自我宽慰实际:反问中蕴含不平研读诗歌 在整个抒愁过程中,诗人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泻水消愁 知命 愤慨不平行坐叹愁 认命 自我安慰解酒消愁 抗命 无奈苦闷吞声咽愁 认命 悲愤矛盾问题探究诗人为何觉得行路难?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鲍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被压抑的心灵对命运的苦苦抗争“千百年来,有很多淹没不闻名的英雄人才奇特之人,怎么能够数的过来呢 大丈夫岂能就这样埋没自己的智慧能力,使幽兰和艾草不分,整天碌碌无为,跟燕雀相随呢 ”资料链接—寒士文学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战国宋玉《九辩》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1.寒士不平3.寒士气概2.寒士愤慨对比阅读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李白《行路难》诗中的情感诗中的诗人现实中的诗人时代背景 完成下列表格,并从这一对比中思考你认为鲍照的愁之源是什么?对比阅读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李白《行路难》诗中的情感 愁(悲愤) 愁(悲愤+豪情+自信)诗中的诗人 满腹愁绪,无处宣泄 满腹愁绪,但潇洒自如,乐观积极现实中的诗人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时代背景 战乱不断,魏晋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 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造就了盛唐气象,让人充满希望鲍照愁之源便是门阀时代下寒门的苦恼。鲍照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赋予寒门的悲哀。拓展延伸《拟行路难(其六)》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咏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门阀制度下的“寒士愁思”戴建业:生于“蓬户”“孤贱”而又不安于“蓬户”“孤贱”,艳羡荣华富贵而又得不到荣华富贵,恃才自负而又屡经坎坷,胸怀远志却又沉沦下僚。思考表达鲍照说“人生亦有命”,《了凡四训》中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你怎么看个人命运与时代的关系?请写出你的观点(50字左右)。广东湛江麻章镇迈合村云南施甸县姚关镇情境默写(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心非木石岂无感情境默写(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自东西南北流泻水置平地(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杯断绝歌《路难》酌酒以自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