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考 | 地理学科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案教学重点 1.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2.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3. 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意义教学难点 1. 极地地区特殊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2. 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极地科学考察的困难与价值一、地理位置与范围(结合地图)1. 北极地区:中心:______洋范围:______圈以北的区域,包括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北部及周边岛屿2. 南极地区:中心:______大陆范围:______圈以南的区域,包括______大陆及周边海域和岛屿二、自然环境比较| 比较项目 | 北极地区 | 南极地区 ||---------|---------|---------|| 地表状况 | 以______为主 | 以______为主 || 气候特点 | 严寒、______、______ | 更严寒、______、______ || 代表动物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植被类型 | ______、______ | 几乎无植被 |三、科学考察与保护1. 科学考察价值:研究______变化的"天然实验室"丰富的______资源原始的自然环境对研究地球______具有重要意义2. 环境保护:面临问题:______、______、______保护条约:《______条约》3. 中国的科考站:北极:______站南极:______站、______站、______站、______站一、选择题1.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C.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D. 两极地区都有常住人口2. 下列动物中,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是( )A. 企鹅B. 北极熊C. 袋鼠D. 斑马3. 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泰山站4. 南极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 煤炭和铁矿B. 石油和天然气C. 铜矿和金矿D. 铝土和锡矿二、填空题1. 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主要是______人。2. 南极大陆被称为"______",因为年平均降水量很少。3. 为了保护南极环境,______年签订了《南极条约》。4. 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______站。三、连线题将下列特征与对应的地区连线:1. 以海洋为中心 A. 北极地区2.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 南极地区3. 有北极熊分布4. 有企鹅分布一、读图分析(提供两极地区空白地图,要求学生标注)1. 在北极地区地图上标出:北极点、北冰洋、格陵兰岛、北极圈2. 在南极地区地图上标出: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圈、罗斯海3. 在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上标出四个科考站位置二、材料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逐年减少。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夏季,北极可能出现无冰的情况。这种现象将对北极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1. 北极海冰减少会带来哪些生态问题?2.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极地环境做些什么?三、综合探究假设你是一名极地科考队员,需要准备一次南极考察活动。请列出:1. 需要携带的特殊装备(至少3种)及原因2. 可能遇到的困难(至少2个)及应对措施3. 计划开展的科考项目(至少1个)及意义【参考答案】知识精炼答案:一、1. 北冰;北极;亚、欧、北美2. 南极;南极;南极二、海洋(北冰洋);冰雪覆盖大陆;降水较少、风力较小;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北极熊、驯鹿;企鹅、磷虾;苔藓、地衣三、1. 全球气候;矿产;演化历史 2. 冰川融化、臭氧空洞、环境污染;南极3. 黄河;长城、中山、昆仑、泰山基础过关答案:一、1.C 2.B 3.A 4.A二、1. 因纽特 2. 白色沙漠 3. 1959 4. 黄河三、1-A 2-B 3-A 4-B能力提升答案:一、(略,根据地图标注评分)二、1. 北极熊等动物失去栖息地、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等2. 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宣传环保知识等三、1. 示例:防寒服(抵御严寒)、雪地镜(防止雪盲)、高热量食品(补充能量)2. 示例:极端天气(提前做好气象监测)、高原反应(携带氧气设备)3. 示例:冰川厚度测量(研究气候变化)目标导航知识精炼基础过关能力提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