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RJ7年级下册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学习目标01教学过程02本课小结03牛刀小试04课标链接:1.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内容要求:(1)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2)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4)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习目标010203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认识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认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能列举并讲述身边践行传统美德的事例,深化理解。小游戏:美德接龙提到传统美德,你会想到哪些?孝亲敬老谦虚礼貌团结友爱尊师敬长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勤劳节俭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清正廉洁一、寻美德之源说一说任选一幅图给大家讲故事,并说说这些故事蕴含什么传统美德?负荆请罪闻鸡起舞程门立雪黄香温席知错能改宽宏大量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尊师重道虔诚求学孝顺父母关爱父母视频对你有哪些触动?这体现了什么?品读故事 感悟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习近平每日一习话二、品美德之美故事会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的理解。许衡强调的内心的主人就是自己信守的道德观念和原则。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做有原则、有底线的人。知识拓展孝 :指的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报答养育之恩。悌 :指的是兄弟间的友爱和相互帮助,强调兄弟间的和谐。忠 :即忠诚,指的是对国家、对事业、对朋友的忠诚和尽心尽力。信 :即信用,指的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守信用。知识拓展礼 :指的是遵守礼节,尊重他人,讲究行为举止的得体。义 :指的是正义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公正无私。廉 :即廉洁。廉洁的人不贪赃枉法,不谋私利。耻 :指的是知耻,对违背道德的行为感到羞愧,有自尊自重的意识。生活观察你如何看待这些不遵守道德的人呢?我们会鄙视这些人,因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耻。”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故事会:墨悲丝染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晏子春秋》品读故事 谈谈理解思考:谈谈你对几句话的理解,并结合“墨悲丝染”的故事说说它们反映了怎样的传统美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生活观察《感动中国》节目每年向全国观众推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助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传美德之火想一想思考:是什么指引他们在生命最后一刻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致敬爱国英雄禁烟大使抗日英雄戍边战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探究与分享北宋时期,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著称于世。他出身低微,但凭借才华和努力考中 进士,历任多职。范仲淹在任官期间,始终心系百姓疾苦和国家兴亡。他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政治、减轻民众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等。即使在被贬黜和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仍然不忘忧国忧民,坚持兴农办学、改善民生。思考:范仲淹具有怎样的传统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名言赏析【译文】国家的繁荣和衰败,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的命运,为国家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当代的匹夫有责虽已转向为日常的践行、专业的坚守、文化的传承等。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从未改变。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知识拓展明伦指的是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伦理道德。儒家文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明确人伦关系,即家庭、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相互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在明确了人伦关系之后,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儒家文化鼓励人们根据社会角色去行动,各尽其责,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尽责课程总结本节课我们深入探讨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及其丰富内容,理解了其作为道德建设资源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崇德向善、爱国情怀与担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激励着每个人为家庭、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希望同学们能践行美德,成为有担当的中华儿女。本课小结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价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内涵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牛刀小试1.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启示我们要做到( )A.孝悌忠信B.礼义廉耻C.精忠报国D.见贤思齐D牛刀小试2.2024年12月31日,在市公交公司的工作群里,1路公交车驾驶员张俊明发了一条启事:“19号车捡到包一个,里面有手机一部,现金2400元,请失主与我联系。”张师傅的行为体现的传统美德是( )①崇德向善,拾金不昧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③诚实守信,传承美德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B牛刀小试3.2024年7月2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庄育智100周年诞辰。作为我国难熔金属合金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庄育智终其一生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而奋斗。他开创了我国难熔金属宇航材料研究的新领域,也为我国材料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庄育智的事迹( )①彰显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②激励着我们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③说明只有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才有价值,才值得被纪念④启示我们立刻放下学业,投身于宇航材料领域的研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牛刀小试4.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立志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以下适合作为其座右铭的是(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②良言一句三冬暖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