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 平面镜成像导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情况。4.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2.平面镜成像特点及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导学过程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与物体始终相等吗?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吗?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观察桌上的器材,讨论以下问题:(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实验次数 1 2 3物距/cn像距/cm后一支蜡烛能否与像重合能否用光屏接收到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作图活动一:自主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蜡烛的火焰上取一发光点S,S能发出________条光线,方向射向__________,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________条。选出一条入射光线,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______相交,但是这两条反射光线的_________相交。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子_________面另一个发光点发出的。4.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___________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发光点S的______像。5.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_______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_______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_____会聚而成的。结论: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________。虚像只能用眼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平面镜的应用活动二:自主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平面镜可以_________,例如生活中的_________等。2.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_,例如生活中的_________等。我来闯关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2.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3.物体AB及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4.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_____ cm。5.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_______m,像与鸟距离_______m。6.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_;乙:________。甲 乙7.如图所示,桌面下方有一小球S,人眼能在平面镜中看到小球的像S',试确定小球S的位置并完成人眼看到小球的像的光路图。8.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 __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___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____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 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 __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 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选填“虚”或“实”)像。我的收获参考答案导学过程合作探究1.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与物体始终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大小关系 避免偶然性 3mm 因为5mm太厚,可能会在玻璃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3.虚 相等 等于 对称活动一1.无数 四面八方 无数 2.图略3.不能 反向延长线 后4.反向延长线 虚5.虚 不是 反向延长线结论:反射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活动二1.成像 穿衣镜 2.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我来闯关1.C 2.D 3.C 4.8 16 5.6 12 6.3:40 12:057.如图所示8.(1)薄 位置 相同 (2)不点燃 (3)等于 (4)远离 不变 (5)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