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升华和凝华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升华和凝华,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重点难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导学过程一、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合作探究:碘的物态变化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固态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观察玻璃泡内有什么变化?答:会看到玻璃泡内有_______________生成。2.将锤形玻璃泡从水中取出。仔细观察,冷却过程中会出现什么变化?答:在冷却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3.此过程中会出现液态的碘吗?答:_______出现液态的碘。4.总结:物质从_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__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_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凝华。5.列举生活中的升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列举生活中的升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升华和凝华中的吸热和放热活动:认真阅读教材第117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到烧杯中。烧杯中_________减少,并有“_________”形成。2.干冰可以从_________态直接升华成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碳气体。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大量_________热,周围的温度快速_________,使周围的水蒸气_________为小水滴,这便是我们看见的“白雾”。3.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我来闯关1.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2.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4.冬天的玉壶山上经常出现“雾凇”现象,它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雾凇”的形成是物态变化中的 ____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 ___ ,凝华现象的有 ___ 。A.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 B.钢水浇铸成钢球;C.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 D.早晨有浓雾。6.在锥形瓶内放入适量的碘晶粒,底部用热水微微加热,如图所示。你会看到瓶内出现 _______________;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一会儿会在瓶内壁上出现 ____ 。这说明碘物质在 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热,在 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放热。我的收获参考答案导学过程合作探究1.紫色气体2.固态的碘颗粒3.不会4.固态 气态 气态 固态5.樟脑丸变小 冰冻衣服变干 灯泡的灯丝变细6.雾凇(树挂)的形成 霜的形成 雪的形成 白炽灯泡壁变黑活动1.干冰 白雾2.固 吸 降低 液化3.吸 放我来闯关1.B 2.C 3.C4.凝华 放出 5.A C6.紫色的碘蒸气 碘颗粒 升华 凝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