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1节
当我们去体检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为什么血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
新课导入
学长PPT原创课件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01
主要内容
输血与献血
02
离心
加抗凝剂
(不分层)
(分层)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将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 现象。
分层
离心
加抗凝剂
(不分层)
(分层)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它们的密度不一样,所以通过离心会有分层现象。分成了三层。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学长PPT原创课件
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所列的各种细胞分别位于哪一层?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XX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姓名
张XX
性别

年龄
41
病案号

病房
标本种类:全血
序号
中文名称
1
2
3
4
白细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淋巴细胞绝对值
5
结果
16.33
4.3
133
280
3.21
单位
×109/L
×1012/L
g/L
×109/L
×109/L
参考值
3.5~9.5
3.8~5.1
115~150
125~350
1.1~3.2
离心后的血
血浆
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55%
白色层
暗红色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属于 组织。又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称为“流动的组织”。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结缔
血浆

(约90%)
葡萄糖、氨基酸、
无机盐等(约3%)
血浆蛋白
(约7%)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一)血浆
运载 ,运输 和 。
血浆的主要作用:
血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运动后,大量出汗,血液中丢失了什么成分?怎样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丢失:
补充:
学长PPT原创课件
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
喝水和补充适量无机盐
淡盐水
红细胞
特点:
① 数量: ;
② 形态: ;
③ 成熟的红细胞 (有/无)细胞核;
④ 颜色:呈 色,富含 。
⑤血红蛋白(Hb)是一种含 的 。
最多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血红蛋白
蛋白质
1、红细胞(RBC)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二)血细胞
15.5
105
3.35
205
0.15
联系实际
某患者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什么不正常,会导致什么症状呢?
⑥异常:当RBC/Hb低于正常值会 ,应多吃含 和 丰富的食物。
如:猪肝、黄豆
贫血
蛋白质

⑦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 ,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 ,使得红细胞功能:
结合
分离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
特点:
① 数量: ;
② 形态: ;
③ 成熟的红细胞 (有/无)细胞核;
④ 颜色:呈 色,富含 。
⑧功能:
⑤血红蛋白(Hb)是一种含 的 。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最多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血红蛋白
蛋白质
1、红细胞(RBC)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强300倍左右。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以后,一氧化碳会抢先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导致血红蛋白丧失运输氧气的能力,一氧化碳中毒核心就是导致了机体组织的缺氧。”
联系实际
白细

特点:
①体积: ;
② (有/无)细胞核;
③功能: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最大

2、白细胞(WBC)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二)血细胞
多种多样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嗜酸细胞
学长PPT原创课件
你的血液中白细胞数目为12.3×1012个/L
正常参考值:
WBC:(4~10)×1012个/L
联系实际
④异常:WBC高于正常值说明身体有了 。
炎症
血小板
特点:
① 体积: ;
② 形状: ;
③ (有/无)细胞核。
④功能:
止血和加速凝血
最小
不规则

3、血小板(PLT)
一、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二)血细胞
联系实际
⑤异常:PLT过多→血栓;
过少→血流不止。
数量
大小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状
最多
中等
两面凹圆饼状
成熟后无细胞核
运输氧
过少:贫血
最少
最大
形状不规则
有细胞核
包围、吞噬病菌
过多:炎症
中等
最小
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止血、凝血
过少:不易凝血
过多:形成血栓
学长PPT原创课件
小结——三种类型的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运输氧
包围、吞噬病菌
止血和凝血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小结——血液的作用
血液的作用: 、 和 作用
运输
防御
保护
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大约4~5L。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 输血与献血
7%~8%
失血量
400ml
800ml
1200ml
1600ml
一次失血量>800~1000ml:
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一次失血量<400ml:
对人体没有太大影响
一次失血量>1200~1500ml
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二、 输血与献血
兰德斯坦纳和他的学生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 、 、 和 ,这就是ABO血型。
血型之父:卡尔·兰德斯坦纳
ABO血型系统
二、 输血与献血
A型
B型
AB型
O型
显微镜下凝集的红细胞
显微镜下的正常红细胞
异型输血有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
输血要以输 为原则
二、 输血与献血
同型血
没有同型血可输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 血。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
缓慢地输入少量 或 血。
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输血与献血
安全输血的原则
0型
A型
B型
可接受血型:A/O
安全输血的原则
输血关系表
A型血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型血
可接受血型:B/O
可输给的血型: B/AB
AB型血
可接受血型:AB/A/B/O
可输给的血型: AB
O型血
可接受血型:0
可输给的血型:O/A/B/AB
输血与献血
万能供血者: 型血
万能受血者: 型血
O
AB
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外伤或手术出血,
输全血。
严重贫血,
输红细胞。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浆。
血小板过少,
输血小板。
成分输血可增效
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的要求
年龄
18-55周岁
间隔时间
6个月以上
每次献血不超过400ml
输血与献血
血浆
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血浆蛋白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运输氧
白细胞:包围、吞噬病菌
血小板:止血和凝血
组成
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输血与献血
血型:ABO血型系统等
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献血: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为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