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 学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7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4 分)1.B 2.A 3.D 4.C 5.D 6.D 7.C卷Ⅱ(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7个小题,除特殊标记分数外,其余每空 1分,共 46 分)8.(7 分)(1)氧气(O2) 钙通电(2) 2H 2O 2H 2 O 2 无污染(能量密度大等)铂、铑、钯(3) 2CO+2NO 2CO 2 N 2原因:催化剂在催化时其化学性质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4)氢元素、氧元素9.(6 分)(1)组成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原子构成:一个乙醇分子由 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能量:化学(2)小 (3)分子拆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4)温室效应10.(8 分) (1)铁架台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预热微观本质:氧气中单位体积内氧气分子更多,单位时间内进行的化学反应也更多,故反应更剧烈(2)BD 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证据:H装置中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I装置中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3)abc11.(6 分)(1)23 ①饱和 ②KCl(2)①冬季温度低,分子运动较慢,夏季温度高,分子运动较快 过滤②提高卤水的浓度(减少燃料的消耗或降低成本)(合理均可)12.(6 分)高温(1)硬度大、强度高等(合理均可) Fe2O3 3CO 2Fe 3CO2(2)稀盐酸中剩余红色固体 Mn+2HCl==MnCl2+H2↑(3)将打磨过的Mn放入 AlCl3溶液中(4)Mn;Mn、Al;Mn、Al、Mg13.(10 分)(1)操作:②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理由:当地土壤为弱碱性,大豆适宜在弱碱性土壤中生长(2)搅拌(3)①白色固体加水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 Na2CO3或 Na2SO4,而 CaCl2与二者不能在溶液中共存②白色固体部分溶解,并生成无色气体Na2CO3+Ba(NO3)2==2NaNO3+BaCO3↓Na2SO4+Ba(NO3)2==2NaNO3+BaSO4↓③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Na2SO4、NaCl(4)当地土壤本身为弱碱性,熟石灰呈碱性,会加剧土壤的碱性,不会使土壤变为中性土壤14.(3 分)解:设理论上需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为 x。MnO22H2O2 2H2O+O2 68 32x 16 g68 x 32 16x 34 g答:理论上需分解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34 g。物理物理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 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 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D 2.A 3.C 4.B 5.B 6.B 7.AC 8.ACD物理卷Ⅱ(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 4个小题,每空 2分,共 10分)电解熔融氯化钙9.电磁波10.静止 等于11.惯性12.1∶1三、作图题(本题共 3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分)13.解: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如答图所示:答图14.解: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该电路的连接如答图所示:答图15.解:画出第二次放入正方体过程中 F﹣h的大致图象如答图所示:答图四、简答题(本题共 2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分)16.答:示例一:物理现象:闻到茶香。物理知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示例二:物理现象:茶壶周围有白气。物理知识: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示例三:物理现象:壶盖跳动。物理知识:壶内水蒸气推动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示例四:物理现象:壶内水升温。物理知识: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答案合理即可)17.答:凹陷程度更大。原理:当更大声说话时,发出声音的响度增大,引起纸杯的振动幅度增大,纸杯带动笔芯尖对铝箔纸产生的压力更大,受力面积一定时,笔芯尖对铝箔纸的压强更大,产生的圆点凹陷程度更深。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 3个小题,18题 8分,19题 10分,20题 10分,共 28分)18.(1)大(2分) 2.7(2分)(2)小(2分)(3)5(2分)19.(1)下(2分) 检测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2分)(2)闭合电路(2分)(3)应该用不同种类的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使金属棒朝各个方向切割磁感线)(2分)(4) 金属棒运动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当金属棒的速度越大,质量不变,动能越大,即转化的电能越多,则产生的感应电流就越大(2分)20.(1)一(2分)(2)弹性势(2分) b(1分)(3)脚尖(1分) 脚尖先着地使整只脚落地与地面的撞击时间变长,人的质量和速度一定时,撞击力变小,减小受伤几率(2分)(4)自行车座椅下的弹簧减震器、篮球气垫鞋、汽车安全气囊等(2分)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个小题,第 21题 8分,第 22题 8分,共 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21.解:(1)因为R1与R2并联,所以通过二者之间的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U 6 V所以通过R2的电流: I 2 = = =0.3 AR2 20 答:通过R2的电流为0.3 A。(2)通过R1的电流: I1=I -I 2 0.4 A 0.3 A=0.1 A总R U 6 V1的阻值:R1 60 I1 0.1 A答:R1的阻值为 60 。(3)电路的总功率:P =U I 6 V 0.4 A 2.4 W总 总 总答:电路的总功率为 2.4 W。22.解:(1)增大v s 8 m(2)平均速度:= = =2 m/st 4 s答:水火箭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 m/s。(3)答: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喷水时对水流有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流对水火箭有向上的反作用力使水火箭升空。(4)答:当发射角为 90°时,不计空气阻力,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水火箭获得的重力势能最大,质量一定,火箭飞行的高度最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