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为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 http: / / www.21cnjy.com )六章的开篇第一节前半部分,教材一开始通过读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秦岭、淮河的基本情况。接着进入本节课的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材通过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这节内容为本学期后面的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形、气候、等降(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量线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读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本届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但学习过程中惰性较强、竞争意识较弱、知识面也欠缺,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能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2)通过阅读地图,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3)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4)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5)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中,准确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地理分界线上的地理要素名称。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 http: / / www.21cnjy.com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3)关注家乡所在地的区域特征,找出与相邻地区的差异。4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2)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3)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4)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中,准确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地理分界线上的地理要素名称。2、教学难点:(1)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2)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5教学策略设问质疑激趣法、合作探究法、图文结合法(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等。利用电子白板、遥控鼠标教学,使各种类型的地图、我国的景观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可以让学生系统地理解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掌握我国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以及当地居民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差异,把枯燥抽像复杂的地理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简单化,生活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节课内容的课件、电子白板、遥控鼠标教学(2)学生准备:收集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的四字词语7教学过程7.1第一学时7.1.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能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2)通过阅读地图,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3)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培(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7.1.2学时重点(1)理解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2)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7.1.3学时难点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7.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学生发表看法)2、用电子白板出示秦岭--太白山风景图、秦岭的野生动物及淮河的风景图片3、提问: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想去吗?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学生发表看法)4、设问质疑:秦岭-淮河是我国的一( http: / / www.21cnjy.com )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在我国的哪个地方?它又是怎样子的?:它又有什么作用?(学生聆听、思考、不用作答)活动2【讲授】新授一认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和概况1、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的图A“秦岭——淮河线”图上描出秦岭——淮河线2、用电子白板出示秦岭----淮河线示意图3、提问:①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山脉的走向?②淮河的流向是自至。③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主要有哪些地地形?4、用电子白板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底图”,同时让学生见地图册4--5页“中国行政区划”图5、提问:①自西向东经过哪几个主要的省级行政单位?A:让一位学生在座位上用遥控鼠标的红色聚光点在电子白板上指出指出各省的名称。B:.再让学生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说一次。②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 A、湖北 B、山东 C、江西D、山西 E、河北 F、浙江③从这图中可以看到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中国的哪个位置?(学生通过读图自己完成以上问题)设问:知道了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那它们的基本概况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不作回答)1、让学生欣赏课本49页图B秦岭,阅读图B旁边的秦岭概况2、用电子白板出示秦岭贡献资料让学生阅读3、用电子白板出示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差异大的动态过程图,边放边分析4、让学生欣赏课本49页图C秦岭,阅读图C旁边的淮河概况5、用电子白板出示淮河害河的资料6、让学生阅读思考原因并讨论采取什么措施(欣赏图片、独立阅读资料、分小组讨论交流)设问:秦岭——淮河线有有什么作用 也就是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呢?(学生思考不作回答)活动3【讲授】新授二探究秦岭-淮河线的重要地理意义1、让学生读课本图D“秦岭——淮河线两侧1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找出并用黑色的笔描出1月0℃等温线。2、用电子白板出示“秦岭——淮河线两侧1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3、让学生到电子白板上用电子笔描出1月0℃等温线和秦岭——淮河一线(学生读图描线)4、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线的位置,思考:两线有什么联系5、抽生归纳总结两线的联系(1月0℃等温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的地方)6、让学生观察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气温有什么不同7、抽生归纳总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气温的差异。(以1月0℃等温线为界,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冬季寒冷,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封冻;以南,气温在0℃以上,冬季温暖,河流无封冻。)8、用教学“1月0℃等温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的地方”的方法教学:(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的地方”(2)“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9、用电子白板出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10、让学生看图观察、自学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和秦岭——淮河一线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11、抽生归纳总结(秦岭——淮河一线也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1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1)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2)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3)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学生自学完成任务)13、用电子白板出示秦岭-太白山图,分组讨论(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岭——淮河一线除了有以上重要的地理意义外,它还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又会导致其南北有哪些差异?(小组讨论)14、抽组汇报讨论结果:秦岭——淮河一线还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交通运输: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以水路运输为主等。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1、讲述设问:秦岭——淮河(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南北两侧的差异有很多可以用四字词语来描述,例如南米北面,南尖北平,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吗?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学生聆听、质疑)2、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小组交流)3、抽小组代表汇报(四字词可以自己编,只要有理便可)学生汇报:南船北马(交通工具)南涝北旱(气候灾害)南矮北高(人体特征)南拳北腿(中国武术)等4、讲述:秦岭与淮河是我(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正是因为诸多地位,秦岭,被称为“献给地球的礼物”。被誉为中国的龙脉,中国的“父亲山”。在它们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丰富多彩、地理景观奇特美丽、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多姿多彩。同学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秦岭——淮河走走看看,去感受它的伟大!去感受它的奇妙!(学生聆听、深思)活动5【练习】巩固提高1、用电子白板出示“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的表格2、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完成表格填空。答对加操行分2分,答错扣操行3分(学生抢答、记分)3、让学生谈学习体会活动6【活动】总结升华1、用电子白板出示小结: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基本概况、重要的地理意义和南北两侧导致的差异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等,还要保护好它们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淮河。(学生齐读)3、学生谈学习体会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为什么南方许多桥都是拱形的,而北方的桥多是平坦的?(课后思考以解决问题)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与淮河1、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中国的中部,中心地带2、重要的地理意义(1)地理分界线(2)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为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http: / / www.21cnjy.com )第六章的开篇第一节前半部分,这节内容为本学期后面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校条件,结合本课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识图、析图、绘图、组织学生讨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终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现象,从而理解、掌握秦岭――淮河线的一些重要的地理意义。利用知识学法的迁移性,学生通过看图、识图、析图、绘图、归纳、总结、表达等学习活动,自学秦岭――淮河线的其它地理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现有的地理知识水平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出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通过知识延伸,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描述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填表格和学生抢答的形式巩固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使学生能从比较中强化理解和记忆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学生从中受到环保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布置开放性作业,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还要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指导学生学什么内容,教师都能适时恰当地用电子白板动态即写、即绘、即擦等功能进行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无形中集中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把枯燥抽像复杂的地理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简单化、生活化,建立了良好的地理空间概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适时适当地贯入有关旅游方面的知识,,整节课还不够“活”,这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活动10【活动】课后自评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理解了秦岭-( http: / / www.21cnjy.com )——淮河一线的位置和基本概况,理解了、掌握了秦岭-——淮河一线重要的地理意义和南北的地理差异,会从读图、识图、析图、绘图、归纳、总结中获取知识,提高了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但在探究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的地理差(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时,还有部分学生除了知道课本提到的外,一个差异都说不出,今后多注意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