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课件 (共4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拿来主义》课件 (共4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鲁迅
毛泽东:“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人问及与鲁迅的文学成就相比何如,他说愿用自己所有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如果能写出《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小说,宁愿所有作品都不要了。”
余华曾写道: 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但36岁认真读了鲁迅先生所有作品后,才觉相见恨晚。
文体——杂文
直接而迅速地反应社会事变或社会动向的文艺性议论文。
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取材大中取小,立意小中见大。
文体——杂文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他的杂文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1. 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明确“拿来主义”的含意。
2. 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本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
3.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4. 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素养目标
关于且介亭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鲁迅先生曾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
1、中心论点是什么?
2、针对什么问题?
简单思考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卖国投降,主张“全盘西化”。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倾向。
鲁迅也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一篇是《拿来主义》。
结合背景
清政府实行“ ”,结果落后挨打;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 ”;
国民党反动政府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和文化上继续实行“ ”。
当时,在我国文化界,如何对待 和 ,存在两种错误认识,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因此,鲁迅写了这篇文章,主张实行“ ”,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
外国文化
我国古代文化遗产
拿来主义
快来填空
本文中心论点是?
针对什么问题?
现在你懂了吗?
拿来主义
对待外国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两种错误态度
中心论点“拿来主义”,你认为可以如何展开论证?
①什么是拿来主义? (提出问题)
②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分析问题)
③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解决问题)
论证思路
本文是否按这样的论证思路进行?
梳理脉络
总结 (10)
什么是拿来主义?(7)
为什么要拿来? 1-6
怎样拿来? (8-9)


梳理脉络


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破”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立”
“送去” 之外,还得“拿来” ,是为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那么,请你说一说几个主义的不同吧!
“闭关主义”
枪炮打破大门
(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
(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
后 果
“送去主义”
我们的子孙是在的
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
做 法
只是送出去(送古董、古画、新画、梅兰芳等)
后 果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发疯而死
自诩地大物博
煤矿丰富
只送去,不拿来
子孙讨一点残羹冷炙
用尼采作类比论证,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会导致资源枯竭,经济衰败,主权丧失,贻误子孙。




论述送去主义,为什么提到尼采?
尼采
中国
作用
倘是狮子,自夸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但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弃无用的东西,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动机或目的。
=送来
有目的、恶意的输出。
“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德国洛伊公司冒用毛瑟公司的名号,向清政府出售的劣质M88式步枪
“送来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
——本质:
毒害肌体、腐蚀心灵、掠夺财富、妨害军力。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总结——因果论证
做法 实质、后果 作者态度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我封闭,割地赔款
否定。落后误国。
送古董活人,自诩丰富大度。
媚外求荣,贻误子孙
否定。亡国灭种。
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国货”
经济侵略,文化侵略
否定。贻害无穷。
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怎么拿呢?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指要独立选择,自己挑选。
“譬如罢”——面对一所大宅子,穷青年怎么办?
比 喻
文化遗产(包括外国文化遗产)
孱头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
(消极逃避)
细读第8段,找出文中对待文化遗产三种态度。
——反对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
昏蛋
盲目排斥,
全盘否定
细读第8段,找出文中对待文化遗产三种态度。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不分好坏,
全盘接受
细读第8段,找出文中对待文化遗产三种态度。
——羡慕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废物
第二章节
比喻,对这三种态度的批判。
细读第8段,找出文中对待文化遗产三种态度。
喻体 态度 本质
孱头
昏蛋
废物
我怕我躲我逃避
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我怒我烧我否定
盲目排外、虚无主义
我蹩我吸我高兴
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
他________,_______。
占有
挑选
鱼翅
鸦片
烟枪烟灯
姨太太
吃掉
精华部分
送药房
益害并存的部分
展览或毁灭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无实用价值而有历史价值的部分
各自走散
糟粕部分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
比喻论证,
对文化遗产应当持有的态度。
大宅子
精华
精华、糟粕
文化遗产旧形式
糟粕
吃掉、消化掉
批判吸收
送去博物馆,销毁
各自走散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
应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
拿来主义
错误做法
孱头
昏蛋
废物
正确做法
占有
挑选
鱼翅
鸦片
烟枪灯
姨太太
比喻论证
对比
文章结尾共五个句子,如果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应怎么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
“拿来”的具体做法
“拿来”有何意义
拿来主义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实行拿来主义的最终目的?
创 新
语言鉴赏
鲁迅杂文的特点:
“论时事不留情面, 砭痼弊常取类型”
态度:
针砭时弊
一针见血
取材:对照取舍
重点突出
以小喻大
形象具体
散文与论文的联姻——品理趣 品文趣
语言:犀利幽默
巧用反语
多用短句
情感充沛
幽默犀利的讽刺手法
1.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请结合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谈谈感受。
“大师”暗含讥讽,“捧”写出毕恭毕敬的媚态,“几张”显得贫乏,“挂”着表示一路张扬,可见寒碜。“发扬国光”加引号表否定,反语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的自欺欺人的丑态。
“进步”是反语,用活人代替古董是媚外求荣愈演愈烈的表现。讽刺了投降者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
总结:
文章批判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媚外求荣的妥协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理性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行“拿来主义”,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是构建新文艺的必经之路。
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②综合运用举例,类比,比喻等论证手法,生动形象
③语言犀利、幽默。
归纳写作特点:
联系课文,联系现实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谈你认为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
话题一:日本动漫、韩剧明星
话题二:外国节日
话题三:科技(华为、比亚迪等)
话题四:电影、网络、小说、游戏
话题五:社会制度、思想
话题六:他人建议、心灵鸡汤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的,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
你怎么看?
最后
管他呢,反正只要任何人说的话后面加上我的名字就显得好像很有道理似的,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说过这些话
——鲁迅
对待鲁迅先生的思想,我们也要学会“拿来”,学会思辨,我们要主动去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不要被动地接受网上“抛给”的思想,更不能自主地去歪曲鲁迅先生的思想。
梗王、段子手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背诵,而且语文、历史等学科考试中也有理解文言文的相关试题。有些学生对此颇有微词,有的说:“文言文是古代的东西,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平时交际根本用不着,学它干什么?删掉多好!”有的说:“现代精品佳作不计其数,这些就足够我们学了,何必学文言文?”有的说:“一个世纪之前,陈独秀《新青年》就已经倡导白话,反对文言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
这些看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显然它们是较为偏颇的。请你针对以上看法写一篇驳论文题纲,阐述你对学习文言文的看法。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示例
驳——
1、树靶子
第一种:现代生活交际用不着文言文,不必学;
第二种:现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着学文言文;
第三种: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人反对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学习文言文。
2、摆现象、挖根源、谈危害
第一种:违背了联系的观点,割裂了历史,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第二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文言文对现代人的重要作用;
第三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仅从表面看待历史现象
立——
1.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活水。
3.我们应该接受古代文言精华的陶养。
4、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示例
学会了吗?
下课啦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