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中卫区沙坡头区中考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宁夏中卫区沙坡头区中考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线
学 校


考 场
姓 名
班 级
)沙坡头区2025年中考模拟生物测试题(三)
试卷满分:3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共10分)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时,下列操作不能达成目的的是( )
A.用低倍物镜进行对光 B.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C.转动遮光器放大细胞的物像 D.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
A. 长臂猿 B. 大猩猩 C. 猿人 D. 森林古猿
3.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 )
A. 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 B. 有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大分子
C. 有机大分子转变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转变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4.原始大气中没有哪种气体( )
A. 氢气 B. 水蒸气 C. 甲烷 D. 氧气
5.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长期锻炼肌肉发达B. 被晒黑的皮肤C. 辐射诱发基因突变 D. 手术形成的双眼皮
6.五一期间,同学们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深刻感悟到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震撼。参观完,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
B. 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D.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生物进化
7.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古老的地层,出土的生物化石最有可能的是( )
A. 越来越高等 B. 越来越复杂 C. 陆生生物化石增多 D. 越来越简单
8.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没有成对存在的是( )
A. 心肌细胞 B. 白细胞 C. 神经细胞 D. 卵细胞
9.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资源有限,生物需要进行生存斗争
C.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所有变异个体都能生存下来
10.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 B. 可以分裂繁殖
C.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D. 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11.从生物进化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 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 鸟类和被子植物
C. 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12.配备家庭小药箱,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及轻微创伤。下列关于小药箱的配备及管理不合理的是( )
A.药箱里要有常用的体温计、创可贴等 B.要经常检查药品,过期药品及时更换
C.内服药和外用药不用分类混合放置 D.药箱通常放置在安全、避光的地方
1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C. 父母啰嗦拒绝与之交流 D.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4.下列属于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
①积极向上 ②无病无灾 ③身体健康 ④能协调控制情绪,心情良好
⑤正视现实 ⑥精力旺盛.
A. ②③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15. 我国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水稻类型,其茎秆粗壮、抗倒伏,果实增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
B.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 变异都是有害的
D.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16.我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旁系三代血亲以内的近亲禁止结婚,原因是( )
A. 近亲结婚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可以降低患遗传病概率
C. 亲缘关系越远,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越高
D. 近亲结婚会增大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
17.某公司在组织员工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 肺结核、糖尿病 B. 肺结核、甲型肝炎
C. 甲型肝炎、色盲 D. 糖尿病、色盲
18.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袁隆平 C. 孟德尔 D. 巴斯德
19.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大肠杆菌 B. 蘑菇 C. 病毒 D. 蛔虫
20.癌症是当前致死率最高的病症之一,以下不属于预防癌症措施的是( )
A. 加强体育锻炼 B. 保持良好的心态
C. 注意劳逸结合 D. 经常吃街边的小吃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1.学习了“我”从哪里来后,善于观察的小敏发现自己、爸爸和妈妈都有酒窝,但弟弟却没有酒窝,这是为什么呢?如图是小敏家酒窝性状的遗传图,请你帮助小敏分析原因:
(1)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 ;父母都有酒窝,孩子出现无酒窝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2)小敏学习了遗传学知识得知,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 ______ 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 片段。通过进一步学习,小敏还了解到,控制人的“有酒窝”基因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人的“无酒窝”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那么小敏有酒窝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或______,如果小敏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无酒窝的概率是 ______ 。
(3)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那么小敏母亲形成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______ (填“22条+X”或“22对+XX”),小敏父亲传给小敏的性染色体是 ______ (填“X”或“Y”)。从2021年开始,我国正式实行三孩政策。若小敏的父母想生育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
22.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树状分枝的图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如图表示动物进化树的一部分,请仔组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A]、[B]代表的动物类群:______、______ 。
(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动物化石,发现它有些特征像鸟类,有些特征像爬行动物,科学家把它称为______,说明鸟类都起源于古代的______ ,现在的[A]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适应不同生活______ 的结果。
(3)地球上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 ______ 上,从生物生活环境上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______ 、______ 。
(4)将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鱼类分成两大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1分)
23.某城市爆发了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潜伏期平均为5天,潜伏期内无传染性。发病后平均传染期为7天,每日有效接触人数为10人。康复后获得永久免疫力。流感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罩等。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______,患甲型H1N1流感的人是该传染病的 ______,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常洗手,外出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
(2)某人未戴口罩,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 ______(“空气”或“饮食”)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是人天生就有的防线,属于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4)接种疫苗会刺激人体内______产生相应的 ______,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此时的疫苗相当于______。
2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水分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按照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做了以下操作,请同学们将以下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水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制定计划
① 材料:40粒饱满的绿豆种子、2个培养皿、纱布、标签纸等。
② 设计实验:培养皿A中垫湿润纱布,放入20粒种子。 培养皿B中垫干燥纱布,放入20粒种子,A、B两组同时置于25℃的环境中。
③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对照组是培养皿______(填A或B),其他条件需保持一致是为了保证实验只有_____变量。
(4)实施计划
①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数量,连续5天。
② 重复实验3次,取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③实验数据
组别 第1次萌发数 第2次萌发数 第3次萌发数 平均值
培养皿A 18 17 19 18
培养皿B 2 3 1 2
实验中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5)得出结论
①实验组的种子平均萌发数______对照组(填“高于”或“低于”),所以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种子萌发除了需要适量水分之外,还需要______(写一条即可)的外部条件。
③ 实验结束,某些同学还想探究“阳光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应如何设置对照组?
答: 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____________。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满分10分)
1.C (


线
) 2.D 3.A 4.D 5.C 6.A 7.D 8.D 9.D 10.B
11.D 12.C 13.C 14.C 15.C 16.D 17.B 18.C 19.C 20.D
(


线
)填空题
21.(1)相对性状 变异
基因 DNA AA或Aa 1/4 或者25%
22条+X X 50%或1/2
22.(1)哺乳类 两栖类
始祖鸟 爬行类 环境
陆地 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脊椎(有无脊椎)(1分)
23.(1)病原体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空气
第一 非特异性
淋巴细胞 抗体 抗原
24. (2)作出假设:水分对绿豆种子萌发有影响。(或者水分对绿豆种子萌发没有影响)(1分)
水 培养皿A 一个或单一
(4)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 ①低于,水分对绿豆种子萌发有影响 ②“适宜的温度”或“充足的空气”
③一组无光(或放在黑暗处)2025 12.配备家庭小药箱,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及轻微创伤。下列关于小药箱的配备沙坡头区 年中考模拟生物测试题(三) 及管理不合理的是( )
试卷满分:3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A.药箱里要有常用的体温计、创可贴等 B.要经常检查药品,过期药品及时更换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共 10分) C.内服药和外用药不用分类混合放置 D.药箱通常放置在安全、避光的地方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时,下列操作不能达成目的的是( ) 1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学 校
A.用低倍物镜进行对光 B.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A. 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C.转动遮光器放大细胞的物像 D.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C. 父母啰嗦拒绝与之交流 D.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 14.下列属于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
①积极向上 ②无病无灾 ③身体健康 ④能协调控制情绪,心情良好
班 级 密 A. 长臂猿 B. 大猩猩 C. 猿人 D. 森林古猿
⑤正视现实 ⑥精力旺盛.
3.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 )
A. ②③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A. 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 B. 有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大分子
C. 有机大分子转变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转变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15. 我国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水稻类型,其茎秆粗壮、抗
倒伏,果实增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姓 名 4.原始大气中没有哪种气体( )
A.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
A. 氢气 B. 水蒸气 C. 甲烷 D. 氧气
B. 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5.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C. 变异都是有害的
A. 长期锻炼肌肉发达 B. 被晒黑的皮肤 C. 辐射诱发基因突变 D. 手术形成的双眼皮
考 场 D.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6.五一期间,同学们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深刻感悟到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震撼。
参观完,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认为不合理的是( ) 16.我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旁系三代血亲以内的近亲禁止结婚,原因是( )
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 A. 近亲结婚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考 号 B. 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B. 近亲结婚可以降低患遗传病概率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C. 亲缘关系越远,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越高
D.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生物进化 D. 近亲结婚会增大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
7.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古老的地层,出土的生物化石最有可能的是( ) 17.某公司在组织员工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
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 越来越高等 B. 越来越复杂 C. 陆生生物化石增多 D. 越来越简单
A. 肺结核、糖尿病 B. 肺结核、甲型肝炎
8.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没有成对存在的是( ) C. 甲型肝炎、色盲 D. 糖尿病、色盲
A. 心肌细胞 B. 白细胞 C. 神经细胞 D. 卵细胞 18.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9.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 达尔文 B. 袁隆平 C. 孟德尔 D. 巴斯德
A.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资源有限,生物需要进行生存斗争 19.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C.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所有变异个体都能生存下来
A. 大肠杆菌 B. 蘑菇 C. 病毒 D. 蛔虫
10.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20.癌症是当前致死率最高的病症之一,以下不属于预防癌症措施的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 B. 可以分裂繁殖
A. 加强体育锻炼 B. 保持良好的心态
C.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D. 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C. 注意劳逸结合 D. 经常吃街边的小吃
11.从生物进化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 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 鸟类和被子植物
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
C. 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QQABLYAkwgiwkhRACB5qAUXKC0gQkICSLWoORQCeOARDgZFABIA=}#}
21.学习了“我”从哪里来后,善于观察的小敏发现自己、爸爸和妈妈都有酒窝,但弟弟 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是人天生就有的防线,
却没有酒窝,这是为什么呢?如图是小敏家酒窝性状的遗传图,请你帮助小敏分析原因: 属于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1)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 ;父母都有酒窝,孩子出现无酒窝的
(4)接种疫苗会刺激人体内______产生相应的 ______,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此时的
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疫苗相当于______。
(2)小敏学习了遗传学知识得知,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 ______ 控
2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水分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按照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做了
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 片段。通过进一步学习,小
敏还了解到,控制人的“有酒窝”基因是显性基因(用 A表示), 以下操作,请同学们将以下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控制人的“无酒窝”基因是隐性基因(用 a 表示),那么小敏有酒 (1)提出问题:水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窝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或______,如果小敏父母再生
一个孩子是无酒窝的概率是 ______ 。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3)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那么小敏母亲形成的卵细胞染
(3)制定计划
色体组成是 ______ (填“22 条+X”或“22 对+XX”),小敏父亲传给小敏的性染色体是
______ (填“X”或“Y”)。从 2021 年开始,我国正式实行三孩政策。若小敏的父母想 ① 材料:40粒饱满的绿豆种子、2个培养皿、纱布、标签纸等。
生育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
② 设计实验:培养皿 A中垫湿润纱布,放入 20 粒种子。 培养皿 B 中垫干燥纱布,放入
22.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树状分枝的图上,
20粒种子,A、B两组同时置于 25℃的环境中。
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如图表示动物进化树的一部分,
请仔组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③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对照组是培养皿______(填 A 或 B),其他条件需保持一致
(1)写出[A]、[B]代表的动物类群:______、______ 。 是为了保证实验只有_____变量。
(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动物化石,发现它有些特征像鸟类,有 (4)实施计划
些特征像爬行动物,科学家把它称为______,说明鸟类都起源
①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数量,连续 5 天。
于古代的______ ,现在的[A]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适应
不同生活______ 的结果。 ② 重复实验 3次,取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3)地球上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 ③实验数据
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 ______ 上,
组别 第 1 次萌发数 第 2 次萌发数 第 3 次萌发数 平均值
从生物生活环境上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水生
到陆生、______ 、______ 。 培养皿 A 18 17 19 18
(4)将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鱼类分成两大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1 分) 培养皿 B 2 3 1 2
23.某城市爆发了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潜伏期平均为 5 天,潜伏 实验中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期内无传染性。发病后平均传染期为 7天,每日有效接触人数为 10 人。康复后获得永久
(5)得出结论
免疫力。流感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罩等。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①实验组的种子平均萌发数______对照组(填“高于”或“低于”),所以实验结论是
(1)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______,患甲型 H1N1 流感的人是该传染病的 ______。
______,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常洗手,外出戴口罩属 ②种子萌发除了需要适量水分之外,还需要______(写一条即可)的外部条件。
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
③ 实验结束,某些同学还想探究“阳光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
(2)某人未戴口罩,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 30 厘米)买
况下,应如何设置对照组?
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 ______(“空气”或“饮食”)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 答: 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____________。
{#{QQABLYAkwgiwkhRACB5qAUXKC0gQkICSLWoORQCeOARDgZFABI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