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某部法律的两个相关词条,如下所示。据此判断,这部法律是( )
词条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词条二: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
立法法 B.宪法 C.民法典 D.刑法
2. 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
①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④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
①张某将欠自己钱的李某关在家里逼其还钱 
②中学生小涛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
③年满18周岁的小浩到本地兵役机关登记 
④某地政府对市民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逾期未答复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 从以下这些法律的“对话”内容中能看出,处于最高法律地位的是( )
5. 小秦在“新闻播报”活动中与同学们分享了以下两则信息。从这两则信息中我们可以感知( )
信息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
信息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根据宪法制定,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B.维护宪法的权威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C.宪法是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其他法律的总和
D.宪法是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6. “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条的内容说明( )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能确保公民具体权利的落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某班级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宪法”进行探究讨论,学生小秦朗诵了一首歌谣:
下列是学生对这首歌谣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
宪法铭刻我心田,人民意志在其间。 序言另外加四章,国家制度在总纲。 权利义务不可分,国家机构为人民。 国家标志我记牢,维护宪法乐陶陶。
A.“人民意志在其间”表明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 “序言另外加四章”说明宪法的第一章是序言 和总纲
C. “权利义务不可分”体现出宪法原则是权利与义务
D. “国家标志”就是国旗和国徽,公民必须要记牢
8.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如此严格的程序( )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②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③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 ④能够确保宪法的每项规定都得到贯彻落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校组织学生走进当地宪法主题公园,参观宪法红色书碑,诵读宪法部分条款,齐唱宪法主题歌曲,开展法律知识互动问答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学生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②监督宪法实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③学习宪法知识,提高学生执法能力
④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思维,自觉守法用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的是 ( )
①建立宪法主题公园,创新宪法宣传方式
②开展宪法进社区,促进宪法融入生活
③设立国家宪法日,使宪法意识植根人心
④赋予人民更多权利,使其严惩违宪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下面漫画《没有人监督》说明 ( )
A.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B.国家公职人员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C.政府工作人员行使权力不受监督
D.只有人大代表才能监督权力实施
12. 某校研学小组对当地人大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到近期人大开展了两项工作:
☆ 结合宪法对当地政府出台的新法规进行审查,对其不合理的地方,要求相关部门修改或废除。
☆ 依法行使人大代表职责,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宪法审查,发现有违宪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
聚焦这两项工作,分析研学小组这一调研学习的议题可能与哪一内容有关 ( )
A.坚持依宪治国 B.加强宪法监督
C.增强宪法意识 D.弘扬宪法精神
13. “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 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监督法律实施 ②进行合宪性审查
③加强备案审查 ④独立行使监察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 ( )
①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②丰富宪法内涵,保证宪法实施③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④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八年级学生小华在班会上介绍了他最近经历的几件事情,其中体现“践行宪法精神”的是( )
A. “丰富课间活动”意见发到政府网站“局长信箱”中
B.见到路口没有车辆通行就迅速闯过红灯
C. 公交车上失主发现手机被偷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
D.为了吸引流量在网络空间曝光班级同学的隐私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列做法属于保障宪法实施的有 ( )
①完善以刑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坚持依宪治国,任何公民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④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在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未获通过。可见,该市人大常委会 ( )
①具有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②具有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③负有保证法律在该市实施的职责
④负有监督市政府依法行政的职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聚焦就业、出行、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审查处理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集中、影响百姓切身利益、直接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问题”法规,有效确保宪法得到准确全面贯彻,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和国家法制统一。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有利于 ( )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请结合宪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漫画《求助》的认识。
20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以下是小秦未完成的手抄报,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如你是小秦,请结合图片,为手抄报配上相应的文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请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
21.【坚持宪法至上】
材料一 广泛开展“宪法晨读”“学宪法 讲宪法”“我是宪法小卫士”等活动,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宪法和法律融入校园文化和日常学习生活,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近年来,我国重视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把宪法和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掌握宪法和法律知识、树立宪法和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1)为什么要把宪法和法律融入校园文化和日常学习生活,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
材料二 人民法官要对宪法和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2)结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什么启示?
22.【保障宪法实施】
材料一 对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在党的十九大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集结号”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每年12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已有形成惯例和制度之势。
(1)我国持续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基于什么目的?
材料二 近年来,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高度重视推进宪法法治教育。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编写法治教育专册,实现大中小各学段法治教育有序衔接。连续多年组织全国学生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
“学宪法 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的开展会产生哪些积极效应?
助力宪法法治教育工作的推进,除参加以上活动外,我们青少年还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
1-5BACDD 6-10CABBA 11-15ABACA 16-18BBD
①从“您的地位最高”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从“我不能增加,但我有一个孩子专门负责,我让它来帮助你们”认识到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③从“我一定遵循宪法精神,及时进行调整”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①宪法形象最“高大”说明: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形象最“高大”说明: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宪法枝干最“粗壮”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①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教育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③教育法第一条、第九条是对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具体落实。教育法第十条是对宪法第四条规定的具体落实。
(1)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④把宪法和法律融入校园文化和日常学习生活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的需要,是弘扬宪法精神,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的需要。
(2)法大。理由:①权力由宪法和法律赋予。②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3)材料一:增强宪法意识(或以宪法为行为准则,维护宪法权威)。材料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
22.(1)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保障法律法规的合宪性,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等。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促进学生对宪法的了解与践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宪法、尊重宪法的校园氛围,促进法治校园建设;等等
(3)示例:学习宪法,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