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北师大七下6.2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 学习单(含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质减负】北师大七下6.2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 学习单(含教师版)

资源简介

《6.2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单
—— 郑州外国语教育集团朗悦校区 杨迪
预备性知识:
问题1:变量是 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
问题2:常量是 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
问题3:如何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并且变量y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
活动1:(基础性目标)
实验:估测反应时间
如图,测试者将一根较长的直尺零刻度朝下,悬在被测试者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被测试者两个手指间距约3cm,与直尺的零刻度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测试者突然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用手指夹住,手指所夹处的直尺刻度就是被测试者的反应距离.不同的反应距离对应不同的反应时间.
问题1:记录实验数据,填写下表.
反应距离 /cm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反应时间 /s 0.101 0.111 0.120 0.128 0.136 0.143 0.150 0.156 0.163 0.169 0.175
问题2:当反应距离为10cm时,反应时间是多少?
0.143 s
问题3:反应距离越大的人,其反应时间有什么特点
反应距离越大的人,其反应时间也越长.
问题4:反应距离每增加1cm,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0.111-0.101=0.01,0.120-0.111=0.009.
因为0.01≠0.009,所以反应距离每增加1cm,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不相同.
问题5:小明和同桌实验测得的反应距离分别为9.5cm,18cm,你能估计他们的反应时间吗
小明的反应时间约为(0.136+0.143)÷2≈0.140(s),
同桌的反应时间约为(0.175-0.169)×(18-15)+0.175 =0.193(s).
活动2:(拓展性目标)
2016-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情况如下(精确到1万亿元):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GDP/万亿元 75 83 92 99 101 115 120
问题6:如果用x表示年份,y表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随着x的增大,y逐渐增大.
问题7:2016-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怎样变化的
从2016年开始,时间每推后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加8万亿元、9万亿元、7万亿元、2万亿元、14万亿元、5万亿元.
问题8:根据表格,预测203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元),
预计203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0万亿元.
总结: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活动3:(拓展性目标)
问题9:某农场发现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每公顷氮肥施用量 /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每公顷土豆产量 /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反映了每公顷氮肥施用量和每公顷土豆产量之间的关系;每公顷氮肥施用量是自变量,每公顷土豆产量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 如果不施氮肥呢
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时,土豆的产量是32.29 t/hm2;如果不施氮肥,土豆的产量是15.18 t/hm2.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 说说你的理由.
氮肥施用量为336kg/hm2比较适宜,因为此时土豆的产量最高;
或氮肥施用量为259kg/hm2比较适宜,因为此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施用量为336kg/hm2时差不多,又可以节约肥料.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当每公顷氮肥施用量为34~336kg时,每公顷土豆的产量逐渐增加;当每公顷氮肥施用量为336~471kg时,每公顷土豆的产量逐渐减少。
活动4:(拓展性目标)
问题10:据统计,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3 000元,每月利润(利润= 票款收入-支出费用)与每月的乘车人数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公交车票价固定不变):
每月乘车人数/人 600 900 1 200 1 500 1 800 …
每月利润/元 0 600 …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每月乘车人数___,因变量是____每月利润______.
(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车人数至少达到___1500 __人时,该公
交车才不会亏损.
(3)由表中数据可推断出该公交车的票价为_2__元.
(4)求每月乘车人数为5 000人时的每月利润.
解: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3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600元,
当每月的乘车人数为1 500人时,每月利润为0元,则当每月乘车人数为5 000人时
,每月利润为((5 000 1 500))/300×600=7 000 (元).
活动5:(挑战性目标)
问题11:请你运用本节课的知识,选取生活中的变化过程,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合理预测.
当堂检测
必做题:
1.(基础练习)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所挂物体的质量x/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y/cm 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
C.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kg,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
D.在弹性限度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8kg时,弹簧的长度为24.5cm
2.(拓展练习)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0cm,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如表所示:
弹簧总长L(cm) 11 12 13 14
重物重量x(kg) 0.5 1.0 1.5 2.0
当重物质量为4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L(cm)是( C )
A.17 B.17.5 C.18 D.18.5
3.(拓展练习) 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止,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为了测定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性能(车速不超过120km/h),对这种型号的汽车进行了测试,测得的数据如表:
刹车时的速度(km/h) 0 10 20 30 40 50 …
刹车距离(m) 0 2.5 5 7.5 10 12.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自变量是刹车时的速度
B.刹车时的速度每小时增加10km,刹车距离就增加2.5m
C.当刹车距离为15m时,刹车时的速度为70km/h
D.当刹车时的速度为80km/h时,与其前方距离25m的车辆不会追尾
4.(挑战练习) 盘秤是一种常见的称量工具,指针转过的角度与被称物体的重量有一定的关系,如表所示:
重量(单位:千克) 0 2 2.5 3 b
指针转过的角度 0° 36° a° 54° 180°
(1)请直接写出a、b的值;
(2)指针转过的角度不得超过360°,否则盘秤会受损,称量18千克的物品会对盘秤造成损伤吗?说说你的理由.
(3)某顾客在一家水果店购买水果,用这种盘秤称量两次,第二次的数量是第一次数量的2倍多3千克,且指针第二次转过的角度比第一次大108°,该顾客一共购买了多少千克水果.
解:(1)由表格可得:36°÷2=18°,
∴a°=18°×2.5=45°,
b=180°÷18°=10,
即a的值是45,b的值是10;
(2)称量18千克的物品不会对盘秤造成损伤;理由如下:
∵18×18°=324°<360°,
∴称量18千克的物品不会对盘秤造成损伤;
(3)设第一次购买水果x千克,则第二次购买水果(2x+3)千克,
依题意得:(2x+3)﹣x=108°÷18°,
解得x=3,
∴2x+3=9,
∴3+9=12(千克),
答:该顾客一共购买了12千克水果.
课后作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做)
必做题:
1.(拓展练习)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由于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下面是反映海拔高度(m)与空气含氧量(g/m3)之间关系的一组数据:
海拔高度/m 0 1000 2000 3000 4000
空气含氧量/(g/m3) 299.3 265.5 234.8 209.6 18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海拔高度是自变量,空气含氧量是因变量
B.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m,空气含氧量减少33.8g/m3
C.在海拔高度为2000m的地方空气含氧量是234.8g/m3
D.当海拔高度从3000m上升到4000m时,空气含氧量减少了27.5g/m3
2.(拓展练习)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与气温x(℃)有重要关系,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时的音速.
气温 x(℃) 0 5 10 15 20
音速 y(m/s) 331 334 337 340 343
(1)在这种变化中,音速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气温  是自变量, 音速  是因变量;
(2)除夕之夜,气温是5℃,小天看见烟花燃放3s后,才听到其声响,请估计小天离燃放烟花的地方有多远?
由题意可知,气温是5℃时,音速为334m/s,则334×3=1002(米),
答:元旦之夜,气温是5℃,小天看见烟花燃放3s后,才听到其声响,小天离燃放烟花的距离为1002米.
3. (拓展性练习)研究表明,温度会随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化,小明绘制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 0 1 2 3 4 5
温度/℃ 20 14 8 2 4 ﹣10
(1)如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用b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你知道距离地面4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吗?
(4)你能预测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吗?
解:(1)由题意可得:距离地面高度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
(2)由表可知:随着b的增加,t在减小.
(3)由表可知:距离地面4千米的高空温度是4℃.
(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高度每增加1千米,温度下降6℃,
∴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的温度是﹣10﹣6=﹣16(℃).
4.(挑战性练习)完成课堂中的活动4.
选做题:
1.(拓展练习)下表是某同学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实验过程共加热15分钟: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0 100 100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表格,你认为12分钟、13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约能源,你认为烧开水的时候应该在大约几分钟关闭煤气?
解:(1)上表反映了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2)根据表格,可得:时间为12分钟和13分钟时,水的温度是100℃;
(3)为了节约能源,烧开水的时候应该在大约8分钟关闭煤气.
2.(挑战练习)游泳池应定期换水,某游泳池在一次换水前存水936立万米,换水时关闭进水孔打开排水孔,它们的变化情况如表:
放水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游泳池的存水量/立方米 858 780 702 624 546 468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  放水时间  是自变量;  游泳池的存水量  是因变量;
(2)当放水时间为1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是为  858  立方米;当放水时间为4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量为  624  立方米;
(3)说一说这个游泳池的存水量从放水1小时至12小时是怎样变化的;
(4)请你估计当放水5.5小时和9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量分别是多少立方米?
(3)由表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存水量逐渐减小;
(4)由表可知:每增加1小时,存水量减少858﹣780=78(立方米).
546﹣78÷2=507(立方米).
468﹣78×(9﹣6)=234(立方米).
答:估计当放水5.5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量是507立方米;当放水9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量是234立方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6.2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单
—— 郑州外国语教育集团朗悦校区 杨迪
预备性知识:
问题1: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2:常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3:如何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1:(基础性目标)
实验:估测反应时间
如图,测试者将一根较长的直尺零刻度朝下,悬在被测试者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被测试者两个手指间距约3cm,与直尺的零刻度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测试者突然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用手指夹住,手指所夹处的直尺刻度就是被测试者的反应距离.不同的反应距离对应不同的反应时间.
问题1:记录实验数据,填写下表.
反应距离 /cm
反应时间 /s
问题2:当反应距离为10cm时,反应时间是多少?
问题3:反应距离越大的人,其反应时间有什么特点
问题4:反应距离每增加1cm,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问题5:小明和同桌实验测得的反应距离分别为9.5cm,18cm,你能估计他们的反应时间吗
活动2:(拓展性目标)
2016-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情况如下(精确到1万亿元):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GDP/万亿元 75 83 92 99 101 115 120
问题6:如果用x表示年份,y表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问题7:2016-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怎样变化的
问题8:根据表格,预测203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总结:
活动3:(拓展性目标)
问题9:某农场发现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每公顷氮肥施用量 /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每公顷土豆产量 /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 如果不施氮肥呢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 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活动4:(拓展性目标)
问题10:据统计,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3 000元,每月利润(利润= 票款收入-支出费用)与每月的乘车人数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公交车票价固定不变):
每月乘车人数/人 600 900 1 200 1 500 1 800 …
每月利润/元 0 600 …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 __,因变量是____ _____.
(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车人数至少达到___ __人时,该公
交车才不会亏损.
(3)由表中数据可推断出该公交车的票价为_ __元.
(4)求每月乘车人数为5 000人时的每月利润.
活动5:(挑战性目标)
问题11:请你运用本节课的知识,选取生活中的变化过程,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合理预测.
当堂检测
必做题:
1.(基础练习)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所挂物体的质量x/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y/cm 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
C.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kg,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
D.在弹性限度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8kg时,弹簧的长度为24.5cm
2.(拓展练习)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0cm,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如表所示:
弹簧总长L(cm) 11 12 13 14
重物重量x(kg) 0.5 1.0 1.5 2.0
当重物质量为4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L(cm)是(  )
A.17 B.17.5 C.18 D.18.5
3.(拓展练习) 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止,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为了测定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性能(车速不超过120km/h),对这种型号的汽车进行了测试,测得的数据如表:
刹车时的速度(km/h) 0 10 20 30 40 50 …
刹车距离(m) 0 2.5 5 7.5 10 12.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变量是刹车时的速度
B.刹车时的速度每小时增加10km,刹车距离就增加2.5m
C.当刹车距离为15m时,刹车时的速度为70km/h
D.当刹车时的速度为80km/h时,与其前方距离25m的车辆不会追尾
4.(挑战练习) 盘秤是一种常见的称量工具,指针转过的角度与被称物体的重量有一定的关系,如表所示:
重量(单位:千克) 0 2 2.5 3 b
指针转过的角度 0° 36° a° 54° 180°
(1)请直接写出a、b的值;
(2)指针转过的角度不得超过360°,否则盘秤会受损,称量18千克的物品会对盘秤造成损伤吗?说说你的理由.
(3)某顾客在一家水果店购买水果,用这种盘秤称量两次,第二次的数量是第一次数量的2倍多3千克,且指针第二次转过的角度比第一次大108°,该顾客一共购买了多少千克水果.
课后作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做)
必做题:
1.(拓展练习)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由于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下面是反映海拔高度(m)与空气含氧量(g/m3)之间关系的一组数据:
海拔高度/m 0 1000 2000 3000 4000
空气含氧量/(g/m3) 299.3 265.5 234.8 209.6 18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拔高度是自变量,空气含氧量是因变量
B.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m,空气含氧量减少33.8g/m3
C.在海拔高度为2000m的地方空气含氧量是234.8g/m3
D.当海拔高度从3000m上升到4000m时,空气含氧量减少了27.5g/m3
2.(拓展练习)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与气温x(℃)有重要关系,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时的音速.
气温 x(℃) 0 5 10 15 20
音速 y(m/s) 331 334 337 340 343
(1)在这种变化中,音速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____  是自变量,____  是因变量;
(2)除夕之夜,气温是5℃,小天看见烟花燃放3s后,才听到其声响,请估计小天离燃放烟花的地方有多远?
3. (拓展性练习)研究表明,温度会随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化,小明绘制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 0 1 2 3 4 5
温度/℃ 20 14 8 2 4 ﹣10
(1)如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用b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你知道距离地面4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吗?
(4)你能预测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吗?
4.(挑战性练习)完成课堂中的活动4.
选做题:
1.(拓展练习)下表是某同学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实验过程共加热15分钟: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0 100 100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表格,你认为12分钟、13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约能源,你认为烧开水的时候应该在大约几分钟关闭煤气?
2.(挑战练习)游泳池应定期换水,某游泳池在一次换水前存水936立万米,换水时关闭进水孔打开排水孔,它们的变化情况如表:
放水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游泳池的存水量/立方米 858 780 702 624 546 468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 _______  是自变量;_______  是因变量;
(2)当放水时间为1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是为 _______ 立方米;当放水时间为4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量为_______ 立方米;
(3)说一说这个游泳池的存水量从放水1小时至12小时是怎样变化的;
(4)请你估计当放水5.5小时和9小时时,游泳池的存水量分别是多少立方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