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第一单元测评卷
建议时间:80分钟 满分:80分
完成时间:
得分:
)
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关 注 G20(20 国集团)峰会,我们感受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参加研学旅行,我们学 会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我们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向社区 提建议,我们为社区治理贡献了力量……越来越大的社会生活空间,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生活 内容,越来越多样的社会交往形式,让我们不断感受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 之所以“喜悦”,是因为 ( ) ①参与社会生活能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②参与社会生活能够增强规则意识,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 ③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④参与社会生活比在 学校上课更有利于自己成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调研,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为‘两会’提议案”活 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循环使用校服、课外班办学、居民区附近店铺光电污染的问题 填写了意见建议书。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 )
A. 小光:“彰显主人翁意识,属于亲社会行为。”
B.小雨:“为了‘哥们儿’义气,必须完成任务。”
C. 小晗:“分散了学习精力,纯粹多此一举。”
D. 小梅:“寓教于乐很有趣,学习只乐不苦。”
3.婷婷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电视直播,并认真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 话,了解了我国发展的现状。婷婷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要养成这类行为,我们要( )
①主动了解社会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④加大网购的力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西安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此次 活动受到各方一致好评。这一活动启示我们要 ( )
发现 调研 建议
观察到“铺张 研究政策 运用知识
消费”等现象,→ 实施调查 分析原因
确定“移风易 了解情况 提出建议 俗”研究主题 做好记录 形成报告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④保护青少年合法 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小丽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八年级的学生,在社区是小区业主,在社会上是合格公民。 这说明了 (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③每个身份的角 色定位都是不一样的 ④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样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的看法正确的有 ( ) ①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应培养自己从网络上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②上网可以开阔视野,青 少年应该广泛获取各种网络信息 ③网络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应该远离网络
④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7. 网络直播泡茶、纳鞋底、鉴宝,北京老字号的大师们在镜头前一亮相,就成为带货能力可观的 “网红主播”。如今,北京很多老字号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社群,加速数字化转型。如 果给这段新闻拟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
A. 老字号数字化转型,赢回年轻消费者 B. 经济快速发展,全靠直播带货促销量
(
民声
民意
民情
民生
)C. 老字号历史悠久,国有经济大放异彩 D. 网络助力经济发展,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8.对右图漫画《网络问政》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民意只 能通过网络传达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 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在网络平台上, 一些专业人士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耐心细致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专业知识 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粉丝,他们被称为“知识网红”。这一现象 ( ) ①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 ②能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会抵消影视娱 乐大众网红的消极影响 ④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 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这告诉我们 (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渐,远离网络③恪守道德、遵守法 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 “聊天有剧本、情节靠虚构”,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以熟人关系为幌子的诈骗变得更加隐蔽。 打造安全社交平台,网民应 ( )
①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②树立诚信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③依法履行职责,严惩
诈骗违法④增强法治观念,珍惜诚信记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下列观点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
漫画一
漫画二
①小明:漫画一说明网络方便人们的生活 ②小优:漫画二体现网络的消极作用,青少年沉 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习,危害大 ③小丽: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 小 云: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新媒体时代,很多人喜欢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公共事务。但在新媒体世 界,跟风恶搞、低俗不堪的内容也屡见不鲜。面对新媒体日益改变生活的时代,青少年应该
( )
①了解新媒体功能,掌握新媒体技能 ②革除网络弊端,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③遵守媒体
传播规则,传递生活正能量④懂得“信息节食”,适度参与新媒体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努力是集体发展的动力 ③个人在集体中获得力量
④集体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 · 湖南中考)2024年2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生实事码上通”系统上 线,相应的二维码被投放到全省重点民生项目的实施现场。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对项 目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这表明 ( ) ①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扩大了民主权利 ③政府优化了工作方式 ④政府创新 了执政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 、非选择题( 共3题,计50分)
16.( 1 6 分 )【走进社会生活】
暑假,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她的日记节选:
日记一 2023年7月16日,我来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 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 2023年8月3日,我来到科技展览馆参观,听完讲解员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
历程,我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实践分享】在这一年中,你一定参加过类似日记一中的活动。
(1)试列举两例,并分享一些你的感受。(5分)
【社会观察】老师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去捕捉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场景。
(2)小华通过亲身经历去了解社会生活,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4分)
【明确关系】社会是一张“大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 7 分 )
17. (18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为规范网络游戏服务,引导网络游戏企业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 迷于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的通知》。
·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 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 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 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本通知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所称网络游戏企业含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平台。
(1)自从网络和电子游戏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议论纷纷,它的利弊日益显现,请你说说 网络有何利与弊。(8分)
(2)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 (4分)
(3)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6分)
18.( 1 6 分)【养成亲社会行为】
右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 造型,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 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突出青年志愿者“热情 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1)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见穿着印有志愿者标志衣服的人群在忙碌
(两点即可,3分)
(2)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至少三点,3分)
(3)你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4)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你会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两点即可,4分)(
答案与解析
)
1
第一单元测评卷
1.A【解析】本题考查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我们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规则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人生价值。①②③正确;④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A。
2.A【解析】本题考查亲近社会。题干中“我为‘两会'提议案”活动的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奉献社会,A是正确的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哥们儿”义气,B不选;C忽略了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D错误。
3.A【解析】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①②③正确;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A。
4.A【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各方一致好评,启示我们要培养亲社会行为,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选A。
5.B【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人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不一样的。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选B。
6.C【解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青少年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②说法错误;网络中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应培养自己从网络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远离网络,③说法错误。故选C。
7.D【解析】北京很多老字号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社群,加速数字化转型,体现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老字号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赢回了年轻消费者,A观点错误;B说法太绝对。
8.B【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的认识。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故选B。
9.D【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认识。“知识网红”的出现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能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故选D。
10.A【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说法错误,网络有积极作用,不能远离网络。故选A。
11.A【解析】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打造安全社交平台,网民应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树立诚信意识,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珍惜诚信记录。
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是国家的做法,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选A。
12.D【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网络的两面性的认识。①②③是对漫画的正确认识,符合题意。漫画并未体现网络谣言,④与题意无关。故选D。
13.C【解析】面对新媒体日益改变生活的时代,青少年应该了解新媒体功能,掌握新媒体技能,遵守媒体传播规则,传递生活正能量,懂得“信息节食”,适度参与新媒体生活,①③④正确;“革除网络弊端”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
14.B【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体现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在集体中获得力量,①③说法正确;②④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
15.B【解析】通过扫描二维码让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利用了网络技术,使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价中来,拓宽了民众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这种利用二维码收集群众评价的方式,体现了政府积极运用新技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更好地服务群众,故①③符合题意;网络只是为民主权利的行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并没有扩大民主权利,②说法错误;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④说法错误。
16.(1)活动:参加社区环境保护活动;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清除街头小广告;到敬老院献爱心;宣传法律知识;等等。
感受: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有利于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品质和形象;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利于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递社会正能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2)方式:利用书刊、新闻媒体、网络、他人讲述或听新闻、看报纸、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17.(1)①利: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②弊: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侵害了他人利益,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危害:让我们变得无心学习,会影响学习成绩、荒废学业;损害身体健康,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耗费钱财,影响家庭和谐与幸福;一些同学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诱发其他的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 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18.(1)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现场,大型运动会会场周边,交通繁忙地带,需要帮助的落后地区;等等。
(2)文明礼貌;敬业奉献;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3)想。理由:①有利于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②有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我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培养奉献精神。
(4)参加保护环境义务宣传活动;去敬老院慰问,为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到历史博物馆做讲解员;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