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迁移 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口迁移 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1.2人口迁移 练习
一、单选题
我国省际人口流动可划分为乡-乡流动、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和城-城流动4类,表示意2010年和2020年4类省际流动人口规模(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际流动人口类型 2010年 2020年
乡-乡流动 115.62 138.57
乡-城流动 531.54 808.50
城-乡流动 11.09 16.05
城-城流动 134.65 233.83
1.2010年和2020年占比均最高的省际流动人口类型是( )
A.乡-城流动 B.城-城流动 C.乡-乡流动 D.城-乡流动
2.2010—2020年我国省际城乡人口主要流动方向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乡村自然灾害频发 B.城市就业机会众多
C.乡村人口密度过大 D.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我国省际城乡人口流动对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轻就业压力 C.促进文化交流 D.降低住房价格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从2022年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时代;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我国只有8个省(区、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其中西藏、宁夏、贵州位居前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23年西藏、宁夏、贵州三省(区)位居人口自然增长率前三的共同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水平较高 B.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
C.育龄妇女迁入率高 D.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5.长三角三省一市为应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带来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推行严格落户制度 ②政府大幅度降低各地房价
③适度延迟退休年龄 ④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从2013年至2023年,长沙市常住人口由787.46万人增至1051.31万人,2023年全市常住总人口比上年末增长0.9%,而按户籍人口计算2023年全市自然增长率仅为0.16%,由此推测长沙市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沙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可能有( )
①农业比重的不断提高 ②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严格管控的户籍政策 ④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关于长沙市人口迁移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B.延缓了人口老龄化趋势
C.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D.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下图示意深圳市流入人口来源TOP10(排名前十位)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图中各城市人口流入深圳的主要因素有( )
①距深圳远近②国家政策调控③经济发展差异④自然资源禀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关于深圳市流入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B.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
C.主要来源于大城市 D.迁入目的主要是务工经商
10.关于流入人口对深圳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提供劳动力②加剧人口老龄化③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发展速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1990-2020我国县域(县级行政区域,不包括市辖区)常住人口流入、流出和净流动规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我国县域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与大城市间( )
A.产业发展水平差异 B.高等教育机会差异
C.社会文化发展差异 D.资源环境承载差异
12.从图中数据可以推断出( )
A.县域流出人口不断的加速 B.县域流入人口不断的增加
C.流动人口主要在县域之间 D.县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
人口性别比指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下图为1990—2020年四次人口普查中安徽省常住人口各年龄段青年人口性别比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安徽省各年龄段青年人口性别比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①出生人口性别比②经济发展水平③全面放开“三孩”政策④人口迁移与流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针对安徽省青年人口性别比现状,推测较为合理的做法是( )
A.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B.大力提倡晚婚晚育
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放开胎儿性别鉴定
近年来,安徽省多数城市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而合肥市常住人口持续增长。2023和2024年,合肥市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位居第一。下图示意合肥市2006—2024年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合肥市2010—2011年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回流显著 B.落户条件放宽 C.人口出生量大 D.行政区划变动
16.合肥市2023和2024年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位居第一,主要是因为( )
①社会福利好②生活成本低③政策力度大④产业发展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罗地亚位于欧洲南部,自古以来处于四战之地,自1991年经战争独立以来,人口数量减少。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欧盟(欧洲一体化组织)之后,人口减少呈加快趋势。研究发现,意大利是克罗地亚人口主要流入地之一。下图示意克罗地亚地理位置。
(1)指出克罗地亚独立以来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2)说明意大利吸引克罗地亚人口流入的有利条件。
(3)简析人口流失速度加快对克罗地亚的不利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
材料二:图3示意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据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 、 、 。
(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工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写2个),这些地区吸引民工流入的原因是 。
19.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人口从“冷冻地带”(指东北部传统工业区)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
(1)结合资料,指出美国各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及其影响因素,完成下表。
阶段 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9世纪中期 从东向西迁移 政治因素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2)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人口从“冷冻地带”迁往“阳光地带”。评价人口迁移对“阳光地带”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D C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D C D D
17.(1)生育率低;战争;人口外流。
(2)距离较近,迁入方便且成本低;意大利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且收入较高;与克罗地亚同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饮食等方面较接近,迁入适应快等。
(3)加剧人口老龄化程度;国内劳动力减少,经济发展受阻;国家兵源减少,国防力量减弱等。
18.(1)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由乡村流向城市
(2)老龄化加剧 劳动力短缺
(3)广东、浙江、上海(其中任意一个即可) 江苏、北京、福建(其中任意一个即可)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劳动力需求量大;工资薪酬较高;生活环境较好等
19.(1)由农村流向城市 经济因素 从南部向北部 生态环境灾害 东北部向南部、向西部 经济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
(2)有利影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新兴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人口的汇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人口压力增大,住房紧张;交通拥堵;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压力增大;加剧资源紧张状况,带来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