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傀儡婴戏图 宋 木偶戏演出图 中国画 此画描绘了什么内容? 偶 偶戏 戏 偶戏 利用小木偶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叫偶戏。它是融造型动作、绘画装饰、服装道具、语言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 偶戏的发展历史 鼎盛于—— 成熟于—— 发展于—— 兴起于——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清 自主学习 根据不同的传统制作材料,人们又分成了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木 头 —— 布 料 —— 兽 皮 —— 木 偶 布 偶 皮 影 种类 偶戏的种类 布袋偶戏 皮影偶戏 提线偶戏 杖头偶戏 根据不同偶人种类的表演,我们又把偶戏分成四类: 除了这些还有铁枝木偶戏,合阳线戏......等等 小组交流 阅读资料并回答: 1、这四种偶人戏剧盛传于什么地方? 2、有哪些组成? 3、你们小组准备的是属于哪一种偶? 4、它是怎样操纵的? 你能上台来展示一下吗? 地域 操纵 组成 杖头偶戏 一手举命杆, 一手拿与手相 连的手杆 偶高 26—180 cm 头、身、四肢、 操纵杆 四川等地流传较为广泛 地域 操纵 组成 布袋偶戏 福建泉州、漳州 等地流传较为广泛 偶高约30 cm 头、中肢、服装 食指入头, 拇指中指 掌管两手 地域 操纵 组成 提线偶戏 勾牌 手拿勾牌,用 提线控制 高约60-70cm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勾牌 福建泉州等地 流传较为广泛 地域 操纵 组成 皮影 手执三根操纵杆 头、身、四肢和操纵杆 陕西地区流传较为广泛 在造型特点和表演方式上有什么区别呢? 皮影偶戏 杖头偶戏 想一想: 布袋偶戏 杖头偶戏 提线偶戏 皮影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思考讨论: 你觉得木偶戏中的偶人在造型、制作和表演上具有怎样的特色? 夸张 写实 偶戏 剪外形 连缀 装签 刻纹饰 画图案 皮影制作过程: 1.布袋偶的结构 2、制作步骤: 3、布袋偶戏的表演提示: 偶头套在食指上,是表演头部的,中指套一个手,大拇指套另外一个手,然后进行表演。 头 衣服 中肢 (胳膊、手) 布袋偶戏过程: 教师示范 1、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制作偶人时,巧用材料,人物特点 鲜明突出。 3、表演时制作的偶人能够灵活地动起来,并能够进行分角色表演展示。 每组抽取一个剧本,根据内容制作一组 布袋偶戏/皮影的角色,大家一同表演展示。 艺术实践 小组展示:请小组同学们带着你的小偶人/皮影上台进行布袋偶剧的表演。 同学互评:你喜欢哪一组的表演?为什么? 评价引导: 1、小偶人的制作是否精美、人物特征是否鲜明? 2、制作的小偶人是否能够灵活地动起来? 3、布袋偶剧表演的是否精彩? 展示评价 1、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高难度的木偶表演,已经渐渐失传。 2、木偶戏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希望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