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中考二模试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中考二模试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于洪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1. 奶制品中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2. 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离不开溶液。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泥浆 B. 豆浆 C. 牛奶 D. 糖水
3.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多次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A. 试管 B. 漏斗 C. 蒸发皿 D. 玻璃棒
4.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这种物质是
A. 氧化铁 B. 氢氧化钠 C. 稀盐酸 D. 碳酸钠
5.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 B.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 石墨能导电,用作润滑剂 D. 酒精有可燃性,用作溶剂
6. 艾草中富含的黄酮素(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酮素中共有27个原子
B. 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 黄酮素中含有1个氧分子
7. 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A. 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B.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C.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D.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8. 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浓硫酸 B. 氯化钠 C. 硝酸铵 D. 氢氧化钠
9. 下列有关常见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常用来做食品防腐剂
B. 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碳化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D. 氯化氢常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10. 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1℃时,NaCl和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 t2℃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 t2℃时,KCl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I.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先向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______(填“a”或“b”)端通入,因为CO2的密度______。
(3)C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
(4)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5)E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Ⅱ.溶液的配制。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6)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量取水的体积时,选取_______(选填“20mL”、“50mL”或“100mL”)规格的量筒。
(7)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8)称量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9)步骤④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2. 化学促进社会发展,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太空生活
(1)航天员每天的食品都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以保持航天员营养均衡。绿叶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糖类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2)太空蔬菜在塑料网篮中种植,塑料属于______。
A. 合成材料 B. 无机材料 C. 复合材料
(3)天空课堂中航天员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逐渐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微观粒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II.上天揽月
(4)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着陆。为避免被地球环境污染,月壤样品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是因为氮气______。
(5)月球上丰富的He(氦)-3资源存于月壤的矿物中,He-3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III.航空金属
钛金属被誉为“未来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钛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6)金红石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7)反应流程中有一步的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8)嫦娥五号的主体部分使用钛合金等材料,以抵御微陨石的袭击。采用钛合金材料是因为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______(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I.工业合成氨。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中的催化剂一般使用铁触媒催化剂,该催化剂用磁铁矿与三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铝(Al2O3混合稀土等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其中WO3含量对产出气体中氨含量影响如图2所示,氨含量越高代表催化剂活性越好。
II.氨燃料。全球“双碳”目标的提出,氨气正在由肥料走向燃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氨燃料有望在航海、航空和燃料电池等方面广泛应用。其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物性对比见表。
物性参数 H2 NH3
燃烧热/(kJ L-1) 12.77 17.10
沸点/℃ -252.9 -33.5
最小点火能量/MJ 0.02 8
爆炸极限/% 4~75 16~25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氮气主要来于空气。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氮气和氧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图1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
(3)氧化铝(Al2O3)中Al的化合价为______。
(4)根据图2写出WO3含量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是______。
(5)在压强1.01×105pa下氮气的沸点为-195.8℃(NH3与H2沸点见短文中表格),欲将NH3与N2、H2分离,将温度控制在______范围内。
(6)请补全氨气在纯氧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X,其中X为______。
(7)氨气与氢气作为燃料,氨气具有的明显优势:_______(写一条即可)。
(8)农业上常使用由氨气制得的铵态氮肥促进农作物生长,使用铵态氮肥时需注意:______,以免降低肥效。
14. 为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四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铜、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如下表所示,取经过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的铜、锌片于试管中,分别同时加入9.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稀硫酸,对比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 I II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1)实验编号I中的金属是______。
(2)实验一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另取一块锌片与质量分数为18%的稀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产生H2的总体积与反应时间关系如表。在如表测量时间内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温度升高。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H2体积(mL) 5 15 30 50 60
(3)20-40s产生H2的平均速率是______mLs(平均速率指单位时间内H2体积的变化量)。
(4)产生H2的体积:40~60s大于20~40s,主要原因是______;80~100s小于60~80s,主要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实验三:探究锌和稀硫酸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能否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实验步骤:I.在规格相同的A、B试管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足量锌粒,胶头滴管吸入等量的液体,图甲所示。塞紧橡胶塞。II.将两个胶头滴管中的溶液同时挤入试管后,立即开启数据采集器。III.约100s后,停止采集数据。电脑显示气压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5)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图甲中试管B的药品为0.1mL5%的硫酸铜溶液和0.4mL10%的______,A试管中加入0.1mL水的目的是______。
(7)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应检查反应装置的______。
(8)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人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简述判断依据_____。
实验四:测定稀硫酸的pH、处理酸性废水。
(9)某同学欲粗略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为0.49%的稀硫酸样品的pH,其检测方法为: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_____,待试纸颜色稳定后,立即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测出该稀硫酸样品的pH为1。
(10)实验后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49%的稀硫酸的废水,处理这些酸性废水至中性后排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g。
于洪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锥形瓶 ②.
(2) ①. b ②. 比空气大
(3)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6) ①. 10 ②. 100mL (7)③②④①
(8)取走部分氯化钠,直到指针指在中央
(9)偏大
【12题答案】
【答案】(1)B (2)A (3)不断运动 (4)化学性质不活泼
(5)2 (6)混合物
(7)置换 (8)大
【13题答案】
【答案】(1)物理变化
(2)氮气、氢气##N2、H2 (3)+3
(4)一定范围内,随着WO3含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5)-33.5℃~-195.8℃
(6)H2O (7)燃烧热高(合理即可)
(8)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
【14题答案】
【答案】(1)锌##Zn
(2)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3)0.5 (4) ①. 反应放热,40~60s溶液温度更高 ②. 稀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小
(5)Zn+H2SO4=ZnSO4+H2↑
(6) ①. 稀硫酸 ②. 对照
(7)气密性 (8)相同时间内B试管中气压增加的更大
(9)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10)0.3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