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铁岭县中考模拟试题历 史 试 卷(本试卷共 19 道题 满分 70 分 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30 分)本部分共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农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某学校开展“新石器时代农耕生活展”活动,可以入选的是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咏汉高祖》中的诗句歌颂了刘邦A.灭六国统一天下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C.灭秦朝废除苛政 D.实行“推恩”加强地方控制3.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以下两幅图片,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A.古代科技 B.古代艺术 C.古代文学 D.古代思想4.“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描绘的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汉朝都城长安 B.东晋都城建康C.隋朝都城洛阳 D.北宋都城东京5.秦始皇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清朝设立军机处,以上措施产生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发展经济C.强化了中央的集权 D.发展军事6.某校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课本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反抗列强入侵 B.展开近代化探索C.推翻封建统治 D.发展近代化教育7.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B.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统一全国学制C.左宗棠率领清军抗击入侵采取正确策略迅速收复新疆D.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8.重庆家具公司成立于 1964 年,过去由于照搬全民所有制管理体制,生产发展缓慢。1984年,全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 6119 万元,实现利润 980 余万元。1985 年 1-5 月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利润,比 1984 年同期分别增长 43%、8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普遍实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9.课堂上,老师请同学们举出一例新中国国防领域的成就,下面四位同学回答正确A. ① B. ② C. ③ D. ④10.右图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周天子通过土地的分封建立了其与诸侯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无独有偶,在中世纪的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等级制度,该制度出现在下列哪一国家A.雅典城邦 B.罗马共和国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11.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B.新航路开辟造成欧洲对美洲的殖民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美洲大陆的开发12.某同学梳理如下标题 (如下图)进行复习,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A.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B.两次工业革命C.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D.第一次工业革命13.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美国内战”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A.电影《林肯》 B.《宅地法》原文B. 小说《飘》 D.纪录片《美国内战》14.某学校开展“读好书·学历史”活动,下面是书单,同学们撰写的读后感题目应是《明治维新》 《罗斯福与危机 1932》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世界史上的重要改革 D.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15.习近平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材料说明了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坚定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中国倡导加强国家间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40 分)本部分共包括 4小题。16.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8 分)古代中国·对外交往A.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B.鉴真东渡日本传经行动篇C.宋元时,中国同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D.康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人物篇日本派出遣唐使有十几批。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篇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1)请按照示例,将“行动篇”中的外交行为按目的进行分类,放入相应板块。 (3 分)示例:板块 “抗击入侵”D板块二 “传播文化”板块三 “海外贸易”板块四 “结盟抗敌”(2)请你从“人物篇”中任选一位人物,说明他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 (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3分)(3) “影响篇”中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 (2 分)17.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 (8 分)表 1: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列表 (部分)名称 影响 (地位)《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____①____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___②____条约》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 中国 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 请将表 1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3 分)表 2:近现代重要战役列表 (部分)名 称 概 况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台儿庄战役 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共歼敌 1万余人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全歼日军 1000 多人百团大战 毙伤日、伪军 2.5 万多人,破坏铁路 470 多千米,公路 1500 多千米上甘岭战役历时 40 多天,敌人先后投入 6 万多兵力,向不足 4 平方千米的我军阵地上倾上甘岭战役 泻近 200 万颗炸弹和炮弹,志愿军坚守阵地,击退敌人 900 多次冲击,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2)表 2 中黄海海战中的民主英雄是谁?(1分)写出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领导政党。(1分)上甘岭战役是哪一年战争中的战役?(3)依据上述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最终能够实现保家卫国的原因有哪些?18.辽宁这片黑土地见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辽宁在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 分)【辽宁见证·争取民族独立】材料一 杨靖宇,1927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中共中央派靖宇同志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1933 年,靖宇同志亲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屡获胜利,采用灵活战术,游击队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武装部队的模范和核心力量。——《吉林文史资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日本发动哪一侵华事件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 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略采取了什么态度 (1 分)【辽宁见证·巩固新生政权】材料二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受到人民的欢迎(2)根据图 1 与相关文字材料,结合所学介绍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要求:标注事件名称,并从原因、影响两个角度作答,3 分)【辽宁见证·工业飞速起步】材料三 1953 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 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 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 材料三介绍的工业成就发生于我国哪一时期 (1 分)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建设产生的影响 (1 分)【辽宁见证·精神代代相传】材料四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1962 年,雷锋不幸因公殉职,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罗阳,辽宁沈阳人,带领沈飞完成了歼-15 舰载机等多个重点型号研制并成功实现首飞和设计定型。为了让中国的战机早日翱翔蓝天,他每天工作达到 20 个小时。2012 年 11 月 25 日,罗阳任务完成后突发心肌梗塞,以身殉职,年仅 51 岁。——摘编自《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罗阳》,载《求是》杂志 2022 年第 23期(4)根据材料四两位英模的事迹,我们要向两位英模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 分)谈谈你打算用怎样的行动来传承英模的精神 (2 分)19.某班以“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13 分)任务一 【制作名片————了解人物】(1)请将下面历史人物的名片补充完整。 (3 分)姓名: 姓名:李大钊国籍:德国 国籍:代表作:《共产党宣言》 代表作:任务二 【阅读史料———感受发展】材料 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拉丁美洲的古巴,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苏联在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1954 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 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大战”指的是哪一战争 (1 分)写出这场“大战”的性质。 (1 分)根据材料概括战后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体现。 (2 分)任务三 【论证观点———坚定信念】(3)请你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论证“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创新”。 (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6分)1864 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 年巴黎公社运动发生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俄国建立1921 年新经济政策出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中国梦宏伟蓝图提出一、1.B 2.C 3. A 4.D 5.C 6. B 7.D 8. C 9. C 10.C 11. A 12. B 13. B 14. C 15. D二、16. (8 分)(1) BCA (A 七上 67 页; B 七下 20 页; C 七下 63 页) (3 分)(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七上 69 页)鉴真:他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七下 20 页)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宝岛台湾 (七下 89 页) (3 分)(3)都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进步。 (2 分)17. (8 分)(1) 一 (八上 6页 ) (1 分) 马关 (八上 26 页) (1 分) 完全陷入(八上 37 页)(1 分)(2)邓世昌(八上 27 页) (1 分)中国共产党 (八上 102 页) (1 分)抗美援朝 (八下10 页)(1 分)(3)列强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无数民族英雄为国牺牲、英勇不屈的奋斗;中华民族结成统一战线团结抗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18. (11 分)(1)九一八事变 (八上 89 页) (1 分)坚决抵抗 (1 分)(2)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农村经济和新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下 13 页、14 页) (影响答出 1点即可,3分)(3)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八下 19 页) (1 分)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八下 20 页) (1 分)(4)向两位英模学习爱国、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 (2 分,言之有理即可)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英模的精神,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发展,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2分)19. (13 分)(1)马克思 (九上 96 页) (1 分)中国 (八上 65 页) (1 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八上 65 页) (1 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九下 83 页); (1 分)反法西斯战争 (九下 71 页) (1 分)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增多,苏联科技成就突出 (2 分)(3) 【示例答案】观点: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创新。史实:任选 2个即可论述:第一国际:1864 年,英、法、德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九上 101 页)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虽然失败,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科学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九上 101 页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成功尝试; (九下 42 页)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苏维埃俄国的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九下 47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八下 5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宏伟蓝图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共 18 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贡献。 (八下 33 页)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创新。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