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等行为纳入违反政治纪律的处分范畴。可见( )①党的纪律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②纪律处分条例已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③加强纪律建设,促进党的思想高度统一④强化自我约束,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1997年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订。修订的总体思路和价值取向始终是要正风肃纪,健康党的肌体,增强党的活力。这体现了党中央( )①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没有变②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没有变③制定宪法法律的权力没有变④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没有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某校准备举行“迎国庆”歌咏比赛。下面是学校拟定的歌单,请你据此为本次活动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歌单 《十送红军》 《社会主义好》 《春天的故事》 《不忘初心》A.唱好致富歌,当好志愿者B.歌颂好老师,共建新校园C.唱响中国声,同谱世界曲D.经典咏流传,红心永向党4.下面漫画《一推了之》的寓意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 )A.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可越权B.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执政C. 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监督D.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担当5.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体现了宪法( )A.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总和C.着重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D.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6.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依宪立法,……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坚持依宪立法是因为宪法( )A.是国家的根本法B.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C.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D.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宪法 ( )①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③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④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观察右图漫画《扎根》。要使宪法精神在我们中学生心中扎根,就要努力做到( )①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②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 ③践行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④维护宪法的权威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备案审查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宪法法律监督制度。在备案审查工作中应注重审查有关规范性文件是否存在不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的内容,及时督促纠正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 )A.描绘法治蓝图B.保障宪法法律实施C.确认公民权利D.解决各种社会矛盾10.《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规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需要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和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纠正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这一规定意在( )①取消地方立法权力 ②追究和纠正违宪行为③保障国家法制统一 ④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 “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以来,广大纳税人因此受益,赡养抚养负担减轻,人权保护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 )A.人身自由 B.经济权利C.政治权利 D.人民幸福生活12.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不仅是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而且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下列能够体现中国人权事业得到发展的是 ( )①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②我国无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派遣医疗队、接受其留学生③中国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④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充分和高质量就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国家宪法日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聆听宪法讲座,走进历史资料陈列馆了解宪法发展历程……这表明 ( )A.人们接受宪法监督B.人们的宪法意识增强C.宪法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D.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14.2024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间,各地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此举有利于青少年(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和原则②认同宪法,接受宪法的要求与指引③践行宪法,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④尊崇宪法,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下列体现我们党这一原则的是( )①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②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时,实行民主集中制③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④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17.教育部强调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认真学习宪法 ③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④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8.下列对宪法和其他法律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②其他法律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③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④其他法律是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问题的规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全国共有3 500多个公园、1.2万多个广场、34万多个长廊有机嵌入宪法法治元素。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有利于广大人民 (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理解宪法的价值在于监督公权力③了解宪法,知道宪法的规定具有具体性特点④践行宪法,把宪法的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小明准备参加校团委组织的“宪法宣传日”展览活动,下图是他在活动前梳理和制作的知识结构图。请你帮他填充完整( )A.①宪法 ②人民 ③民主集中制B.①法律 ②公民 ③社会公示制C.①法律 ②人民 ③社会听证制D.①宪法 ②公民 ③民意反映制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某校开展“宪法小讲坛”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素材搜集】 同学们为“宪法小讲坛”搜集素材,小李和小肖对以下内容印象深刻。2023年12月8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任命的52个部门和单位的73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宣讲】 小李和小肖被推举为“宪法小讲坛”的宣讲员,他们交流了各自的看法。(1)请你回答【素材搜集】中的内容所体现的宪法知识。请你对【宪法宣讲】中小肖的说法进行简要评析。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前,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材料二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宪法宣讲活动,如:宪法讲座、宪法诵读、宪法进农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专题展览等。根据材料一回答: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你打算如何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23.观察漫画,完成下列问题。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疫情搏击、与死神赛跑的防控阻击战中,全国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材料二 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奠定了法律基础。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而且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上材料体现了宪法的哪些原则?请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有哪些?答案1-5CBDDA 6-10ACABD 11-15DBBAB 16-20CBBBA(1)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务院举行的宪法宣誓仪式中,各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这体现了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地位。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第一条中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小肖的说法是正确的。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③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违宪行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把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23.(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4.(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的基本原则。(2)①行政机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②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监察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③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