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1.下面小数中,比0.5大的数是( )。A.0.49 B.0.50 C.1.12.用一个大正方形表示“1”,涂色部分能表示3.02中的“2”的图是( )。A. B. C.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把1.2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25,把702缩小到它的是7.02。②除数=被除数-余数÷商。③把14.040十分位上的“0”去掉后,与原小数相等。④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上图表示。A.1 B.2 C.34.下面小数中,最接近于0.42的是( )。A.0.4 B.0.45 C.0.5 D.0.435.如图:从点A到达点B,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3格B.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3格C.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4格D.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4格6.如果△×□=○(△、□、○都不为0),那么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7.在下边这个乘法竖式中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交换律8.四位男同学50米短跑的成绩分别是:小东8.41秒,小强8.35秒,小明8.39秒,小刚9秒整。( )的速度最快?A.小东 B.小强 C.小明 D.小刚9.下面的算式中,运算顺序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的是( )。A.24-[(207+17)÷15] B.[120-(26+34)]÷15C.340÷[5+(170-5)]10.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 B.2 C.3二、填空题11.一个数由3个一,5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1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出右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度。13.把3.9689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1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7.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7.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15.比4.5多2.7的数是( ),13.08比15.2少( )。16.甲数减乙数的差是0.67,如果将乙数减少0.39,那么这时的差应是( )。17.学校开展“红色足迹”革命教育,15名教师带领365名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大车可以坐40人,租金800元;小车可以坐20人,租金500元。租( )辆大车和( )辆小车最省钱。18.解放军叔叔进行野外训练,晴天每天行25km,雨天每天行15km,8天共行了180km。这期间雨天有( )天。19.用2、3、5、6算“24点”(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请写出计算过程( )。20.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垂足为E。(1)若,∠ABD=( )°,∠BDA=( )°。(2)∠DCE=( )°。三、判断题21.小数的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 )22.6.995精确到百分位约为7.00。( )23.甲数是1.28,比乙数小0.28,乙数是1。( )24.算式59×2=118,400-118=282合并成综合算式是400-59×2=282。( )25.(24+76)×5=24×5×7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四、计算题26.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1.93+2.17= ★18.3-16.45=27.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第6项是38,第10项是62,则这个数列的公差是多少?首项是多少?五、解答题28.某公园设置了环形的慢跑健身步道,并在健身步道两侧种植了红玉兰,让人们在健身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公园的美景。一天早晨,文老师在长250米的环形步道上跑了5圈,她一共跑了多少千米?29.1千克废纸可以制造出0.85千克再生纸。某学校师生共回收10千克废纸,可以制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30.100千克大豆可以榨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1吨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豆油?(1)你解决这道题选择的策略是( )。(填序号)A.先求1吨里有多少个100千克 B.先求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豆油(2)请根据你选的策略列式解答。31.下面是新华书店7月一日部分书籍销售情况统计表。种类 科普书 文艺书 卡通书 工具书数量(本) 12 8 15 6(1)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2)( )卖的最多,( )卖的最少。(3)这一天四类书一共卖了( )本。(4)你能给书店提一个什么建议?32.水果店运来苹果和香蕉各30箱,香蕉每箱25千克,苹果每箱20千克,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33.用一根铁丝能围成一个长是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底边是1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铁丝无剩余),腰长是多少厘米?(…………○…………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外…………○…………装…………○…………订…………○…………线…………○…………)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期末测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D A B C B B A1.C【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详解】A.0.49<0.5B.0.50=0.5C.1.1>0.5所以,上面小数中,比0.5大的数是1.1。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B【分析】在小数3.02中,“2”在百分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0.01,表示2个0.01。我们需要判断每个选项中涂色部分表示的数值是否为0.02。分别分析每个选项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数值,再与0.02进行对比。【详解】A.两个大正方形全部涂色,一个大正方形表示“1”,那么两个大正方形表示的数值是2,远大于0.02,不符合要求。B.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个小方格,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这里涂色部分占了2个小方格,所以涂色部分表示的数值是0.02,正好是3.02中“2”所表示的数值,符合要求。C.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个长方形,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涂色部分占了2个长方形,那么涂色部分表示的数值0.2,不等于0.02,不符合要求。故答案是:B3.A【分析】对各个说法进行判断,找出正确的说法即可解答。【详解】①把1.2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25,把702缩小到它的是70.2,原说法错误;②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原说法错误;③小数末尾添加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原说法错误;④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是基础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除法各部间的关系、小数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的掌握。4.D【分析】由题意得,可以先用减法分别求出四个数与0.42的差,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A.0.42-0.4=0.02B.0.45-0.42=0.03C.0.5-0.42=0.08D.0.43-0.42=0.010.01<0.02<0.03<0.08所以最接近于0.42的是0.43。故答案为:D5.A【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可知,平移就是沿直线上下左右移动。从点A到达点B,根据图中的线路可以看出,A点先是向上平移了2格,再向左平移了3格,据此选择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得,A点先向上平移了2格,再向左平移了3格。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平移的特征以及平移的方法。6.B【分析】根据因数×因数=积,其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判断即可。【详解】A. ÷□=△,原选项错误。B. ÷△=□,原选项正确。C. ÷△=□,原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7.C【分析】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计算26×21,先用21个位上的1乘26得26个一,即26×1=26;再用21十位上的2乘26得52个十,即26×20=520;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26+520=546。也就是26×21=26×(20+1)=26×20+26×1=520+26=546。【详解】这个乘法竖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C8.B【分析】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再根据路程相同,用到时间越多,速度越慢,用到时间越少,速度越快,解答即可。【详解】8.35<8.39<8.41<9所以小强的速度最快。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9.B【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逐项进行求解即可。【详解】A.24-[(207+17)÷1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减法,不符合题意;B.[120-(26+34)]÷1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符合题意;C.340÷[5+(170-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A【分析】观察图形可知,2个阴影部分刚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据此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由图可知,2个阴影部分刚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所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面积,解题关键是认真看图,找到规律。11. 3.503 三点五零三【分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点左边的为整数部分。数位按照整数数位顺序表排列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等等。小数部分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等等。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比如3.45读作:三点四五。【详解】一个数由3个一,5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个位写3,十分位写5,千分位写3,其余各位写0。故一个数由3个一,5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3.503,读作三点五零三。12.540【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由题意得,五边形可以分成三个三角形,那么它的内角和就等于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据此解答。【详解】180°×3=540°故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度。13. 4.0 3.97【分析】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再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要看精确到哪一位,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值。【详解】把3.9689保留一位小数是4.0,保留两位小数是3.97。【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下一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取值。14. 7.44 7.404【分析】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7.4,首先需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直接舍去,所以用四舍法求得的近似数最大,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7.4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7.40,需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直接舍去,所以用四舍法求得的近似数最大,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7.404,据此即可解答。【详解】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7.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7.4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7.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7.404。15. 7.2 2.12【分析】要求比4.5多2.7的数,用4.5加上2.7解答。要求13.08比15.2少多少,用15.2减13.08解答。【详解】4.5+2.7=7.215.2-13.08=2.12比4.5多2.7的数是7.2,13.08比15.2少2.12。【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1.06【分析】用原来的差加上乙数减少的数,求出这时的差。据此解答。【详解】0.67+0.39=1.06这时的差应是1.06。【点睛】本题考查差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加法的计算,关键是明确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多少,则差就增加多少。17. 9 1【分析】先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分别计算出租大车和小车时每人需要的钱,要使租车最省钱,则应尽量租最便宜的一种车型,并且使每辆车都坐满,没有空位;因此用总人数除以最便宜的一种车型可坐的人数,再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解答即可。【详解】800÷40=20(元/人)500÷20=25(元/人)20元<25元,即租大车较便宜15+365=380(人)380÷40=9(辆)……20(人)剩下的20人刚好可以租1辆小车,即租9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要使租车最省钱,则应尽量多租最便宜的一种车型,并且使每辆车都坐满。18.2【分析】假设8天全是晴天,那么一共行走了25×8=200(km),比实际行走的180km多20km,多出来的这20km,是实际的雨天天数全按晴天来算所多产生的,所以再用多出来的总路程除以每一天多出来的路程,得到的就是实际的雨天天数。【详解】(25×8-180)÷(25-15)=(200-180)÷10=20÷10=2(天)【点睛】明确怎么去求实际雨天所行路程和相同天数晴天所行路程的差值是解题关键,方法是假设8天全是晴天,通过减去实际8天所行路程,把其中相同的实际晴天所行的路程给减掉,剩下的就是解题需要的。19.(5+3)÷2×6=24【分析】知道4×6=24,那么就可以利用2、3、5这三个数字算出4,先用3加上5,计算出二者的和,即3+5=8,再用二者的和除以2,即8÷2=4,那么就可以列出算式,即(5+3)÷2×6,据此解答即可。【详解】(5+3)÷2×6=8÷2×6=4×6=24所以用2、3、5、6算“24点”(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计算过程为(5+3)÷2×6=24。(答案不唯一)20.(1) 40 50(2)25【分析】(1)因为,,所以,,用,可求出的度数;再用90°减去的度数,即可求出的度数。(2)因为,,所以用180°减去的度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的度数,又因为,即,即+=90°,所以用90°减去的度数,即可求出∠DCE的度数。【详解】(1)(2)(180°-50°)÷2=130°÷2=65°90°-65°=25°即∠DCE=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21.√【分析】小数的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据此来解答。【详解】小数的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这句话是对的。故答案为:√22.√【分析】把6.995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根据第三位小数即千分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千分位上是5,向百分位进1,百分位是9,加1满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也是9,加1满十向个位进1,个位是6,加1得7,所以结果约为7.00。据此判断。【详解】6.995≈7.006.995精确到百分位约为7.0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3.×【分析】甲数比乙数小0.28,用甲数加上0.28,求出乙数。【详解】1.28+0.28=1.56乙数是1.56,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4.√【分析】仔细观察算式59×2=118,400-118=282可知,第一个算式得到的积在第二个算式中做减数,据此列出综合算式为:400-59×2。在算式400-59×2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满足题意,即无需再加小括号。据此解答。【详解】400-59×2=400-118=282,即算式59×2=118,400-118=282合并成综合算式是400-59×2=282。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5.×【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判断。【详解】(24+76)×5=24×5+76×5=120+380=500则(24+76)×5≠24×5×76×5,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6.14.1;1.85【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减法可以利用“被减数=差+减数”进行验算。【详解】11.93+2.17=14.1 ★18.3-16.45=1.85 验算:27.公差是6,首项是8【分析】公差=(第n项-第m项)÷(n-m),第10项和第6项之间差了62-38个公差,因此求公差可以用(第10项-第6项)÷(10-6),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详解】(62-38)÷(10-6)=24÷4=6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6。38-(6-1)×6=38-5×6=38-30=8即这个数列的公差是3,首项是8。28.1.25千米【分析】先计算跑的总长度(单位:米):已知环形步道一圈长250米,文老师跑了5圈。就是求5个250米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进行单位换算(从米换算为千米)因为1千米=1000米,将米换算为千米,是低级单位换算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1000。【详解】250×5=1250(米)1250÷1000=1.25(千米)答:文老师一共跑了1.25千米。29.8.5千克【分析】用1千克废纸制造出再生纸的千克数乘师生回收废纸的千克数即可解答。【详解】0.85×10=8.5(千克)答:可以制造出8.5千克再生纸。30.(1)A(2)130千克【分析】1吨=1000千克,100千克大豆可以榨13千克豆油,应先求出1000千克里有几个100千克,再乘13,求出1吨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豆油。也可以先求出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豆油,再乘1000,求出1吨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豆油。【详解】(1)解决这道题选择的策略是先求1吨里有多少个100千克;故答案为:A(2)(1000÷100)×13=10×13=130(千克)答:1吨大豆可以榨130千克豆油。或(1)解决这道题选择的策略是先求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豆油;故答案为:B(2)13÷100×1000=0.13×1000=130(千克)答:1吨大豆可以榨130千克豆油。31.(1)见详解(2)卡通书;工具书(3)41(4)书店要加大科普书和卡通书的进货量。【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各类数的本数,在统计图中绘制出直条图,1格表示1本;(2)由统计图可知,这一天卡通书卖的最多,工具书卖的最少;(3)求这4类书籍一共销售多少本,把这几种书加起来即可;(4)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这一天销售中科普书和卡通书的销售量最高,所以书店应加大科普书和卡通书的进货量.【详解】(1)画图如下: (2)根据对统计图的观察,卡通书卖的最多,工具书卖的最少。(3)12+8+15+6=41(本)答:这类书一共卖了41本。(4)书店要加大科普书和卡通书的进货量。(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绘制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解决有关问题。32.1350千克【分析】香蕉每箱25千克,苹果每箱20千克,25加20可以求出1箱苹果与1箱香蕉的总质量,因为都有30箱,再用这个和乘30即可解答此题。【详解】30×(25+20)=30×45=1350(元)答: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有1350千克。33.10厘米【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铁丝的长度,再减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等于等腰三角形两条腰的长度,然后除以2,即等于腰长。【详解】[(10+8)×2-16]÷2=[18×2-16]÷2=[36-16]÷2=20÷2=10(厘米)答:腰长是10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和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知识的掌握。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