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芮城中学高一年级6月月考化 学 试 题2025.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单选题1.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溪公园亦兰亭“石溪曲水兰亭意,寂寂千年寂寂名”,“曲水”暗含美酒,酒由淀粉水解而成B.酿酒工艺中加入的“酒曲”与面包工艺中加入的“发酵粉”的作用相同C.战国水晶杯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国画《富春山居图 》用的宣纸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2.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一步制得的是A. B. C. D.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mL 18 mol/L浓硫酸与足量Cu粉加热反应,产生分子数为B.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C.一定条件下,1 mol 与足量反应,产的分子数为D.质量分数为的乙醇溶液中,含键的数目为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热分解法常用于冶炼铜、汞、银②紫色石蕊试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苯③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④可用灼烧鉴别蚕丝与人造丝⑤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⑥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⑦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甲醛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⑧焦炉气和液化石油气都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A.2个 B.3个 C.4个 D.5个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从中分离出选项 C D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从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6.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A 验证:Fe3+>SO2 将SO2通入FeCl3溶液后滴加KSCN溶液 无明显现象B 比较B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H3BO3、H2CO3溶液的pH H2CO3溶液的pH更小,说明C的非金属性更强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离子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该溶液中含有Fe2+离子D 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mol·L-1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取少量水解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碘酒 溶液显蓝色,则说明淀粉未水解7.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A.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B.用二氧化碳合成高级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C.16O与18O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D.电解海水制氢工艺中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化学性质稳定且耐腐蚀8.某醇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为,则该醇为A. B.C. D.9.有机物肉桂酸有较多的用途,如用于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制取香精香料等。肉桂酸(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另一有机物(N)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9H10O2B.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且生成五元环状的酯C.M、N各取1mol与足量Na反应时消耗等量的NaD.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若平衡后在容器中充入He,则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B.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2 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水、溶液或溶液C.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先将两种溶液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再进行混合并计时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11.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共49.6g,将该混合气体缓慢通过无水CaCl2时增重25.2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A.3.3g B.6.6g C.13.2g D.8.8g12.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I2的沸点高于CCl4根据以上流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X“分液”时,应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加入H2S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6H+=3I2+3H2OC.方案甲采用蒸馏法时,碘蒸气先汽化冷凝,在锥形瓶中先得到I2D.步骤Y中应加入过量的稀NaOH溶液13.厦门大学团队开发的三元催化剂(YPtTe)实现了甲酸燃料电池中氧化反应的高效进行,该甲酸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元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各物质的转化率B.放电时,向a极迁移C.a极反应式为D.标准状况下,参与b极反应时,有被氧化14.采用为硝化剂是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F.Daniels等在起始压强为、25℃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向V L反应器中加入了5mol的发生以下反应,经过t min后达到平衡时为a mol,为b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若该密闭容器中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各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D.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二、填空题15.某兴趣小组制备一定量的乙酸乙酯。取3mL无水乙醇,2mL浓硫酸,2mL冰醋酸进行实验,用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已知:乙酸乙酯(熔点:℃,沸点:77.2℃):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 B(1)浓硫酸的作用是 。(2)长导管的作用是 。(3)制备精品(如图)①将B中的混合液体先用________方法(填操作名称)进行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然后在对乙酸乙酯粗品进行系列除杂操作后转移到C中,利用上图装置进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从________口进入(填字母)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左右。③若现有乙酸60g、乙醇92g发生酯化反应制得44g乙酸乙酯,试计算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产率=×100%)。。16.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开始时通入和一定量的,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浓度变化曲线前半部分已略去。①比较正反应速率(同一物质)的大小:A点 (填“>”“<”或“=”)B点。②从反应开始至刚达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③起始时的物质的量为 。④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a.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键数目与断裂的键数目相等c.d.e.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2)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进行“碘钟实验”:将浓度均为的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已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分两步进行:第1步: 第2步:①第1步的离子方程式是 ,对于总反应,的作用是 。②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Ⅰ、Ⅱ(溶液浓度均为)。序号 试剂和用量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含淀粉)实验I 5 4 8 3 0实验Ⅱ 5 2 x y z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Ⅰ是、实验Ⅱ是。实验Ⅱ中, ;对比实验Ⅰ、Ⅱ,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7.液溴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溴苯等。以含NaBr的废液为原料回收溴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液溴的沸点为58.8℃。(1)“氧化1”的还原剂是 (填离子符号)。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的强的原因: 。(2)“酸化”的目的是 。(3)“吸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蒸馏”操作中的加热方式宜选择 加热。(5)除去粗溴中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加入NaOH溶液,过滤 B.加入NaBr溶液,蒸馏C.加入,萃取、分液 D.加入KI溶液,蒸馏(6)已知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结构为。在实验室提纯溴时,用铝箔(或锡箔)包裹橡胶塞、玻璃管接口的橡胶管,这样做的目的是18.丙烯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可用于合成多种高分子材料和药物分子。以丙烯为原料合成某药物中间体J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R′代表烃基)(1)有机物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A→B的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可产生一种副产物B′,B′的结构简式为 。(3)反应B→D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试剂X是 ;反应F→G的化学方程式为 。(5)A可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吸水高分子P:①M的结构简式为 。②反应N→P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B D C D C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C B C C15.(1)催化剂、吸水剂(2)导气、冷凝、回流(3) ①分液 ②b 77.2℃ ③50%15.(1) > 0.6 de(2) H2O2+2I-+2H+=I2+2H2O 催化剂 2 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或硫酸)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16.(1) 氯和溴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氯的原子半径更小,得电子能力更强,故即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的强(2)抑制和与水的反应(3)(4)水浴(5)B(6)防止溴与橡胶接触,溴腐蚀橡胶18.(1)羟基(2) 加成反应(3)(4) 乙醇(5) nCH2=CHCOONaFCH一CH2COON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芮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