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答案:
(1)出淤泥而不染 (2)濯清涟而不妖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商女不知亡国恨 (6)隔江犹唱后庭花 (7)谈笑有鸿儒 (8)往来无白丁 (9)可汗问所欲 (10)木兰不用尚书郎
艰 坚韧
语序错误 把“发展”和“形成”对调
孝心是一段抒情的诗歌,向父母诉说感恩
①精准识别乘客并主动帮忙搬运行李 ②与当过兵的“我”因相同经历而产生共鸣 ③曾经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等服务
6.(1)运用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1分)“笑”可见小伙子的爽朗热情,“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可见小伙子动作的麻利,工作的认真,(1分)表达作者对小伙子的喜爱和欣赏之情。(1分)
(2)写路旁三角梅盛开如火, 既为下文说明鹿城市花是三角梅做铺垫,(1分)也象征着小伙子不畏艰难、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1分)深化文章主题。(1分)
7.示例一:选 A.栏目 名称:奉献的青春。(1分)理由: 青春之光 记叙了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与生活,她将自己火热的心、赤诚的爱,奉献给了自己驻守的乡村。(2分)本文则记叙了小伙子热心助人,免费为老人提供理发、买菜和就医服务等事例,体现了他不计报酬、默默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2分)他们都在为了人民默默奉献着。
示例二:选 B.栏目名称:雷锋之花。(1分)理由: 驿路梨花 讴歌了以梨花为象征的青年一代乐于助人、不计回报的优秀品质,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发芽、不断传扬的动
人情景。(2分)而本文小伙子热心助人,免费为老人提供理发、买菜和就医服务等,具有乐于助人、默默奉献、不计报酬的精神,这种精神与雷锋精神内涵一致。(2分)他们都与雷锋精神有一定关联。
示例:朋友们,我想与你们分享三亚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这里有迷人的景色,三角梅热烈绽放,海面波光粼粼;这里有充满善良和温情的人,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鹿城期待你们的到来!
9.(1)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 (2)绿化价值(或观赏价值)
(3)经济价值
10.最适用麦冬的是患者二。(1分)麦冬在多部医书中被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所以语文老师咽干咽痛适用麦冬。(1分)麦冬虽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降低血糖等作用,但不宜长期服用,邻居王奶奶患有糖尿病,血糖指数不稳定,常年吃药,因此不适用。脾胃虚寒、感冒的人不适合食用麦冬,小西感冒拉肚子,小石畏寒且免疫力低下,因此二人均不适用。(2分)
示例:麦冬,这看似平凡的植物,却蕴含着非凡的文化内涵。它对土壤要求特殊,唯有在士质疏松、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中才能苗壮成长,恰似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唯有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才能绽放出最美的光芒。它在园林中充当配角,却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谦虚低调、默默付出的姿态,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在幕后辛勤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无名英雄。麦冬, 以其独特的生命姿态,向我们诉说着坚守和谦逊的真谛。
(1)停止 (2)热水、开水 (3)题名、 取名 (4)②
(1)把抄写的内容烧掉 (2)每天在热水里浸泡好几次 (3)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4.A/B
示例一:吕蒙和张溥、张无垢一样,都有勤学上进的品质。(1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十分勤勉,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令人刮目相看。(2 分)张溥抄录七遍,手指皲裂;张无垢勤学久立,其精神令人动容。(2分)三人可归为同一类。
示例二:颜回和张溥、张无垢一样,都坚持勤学苦读,在读书中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1分)颜回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他却没有改变好学的态度。(2分)张溥在冬日虽手皲裂,却“沃汤数次”,依旧抄书七遍,勤奋苦读;张无垢遭贬谪还不忘在清贫的环境中坚持读书十四年。(2分)三人可归为同一类。
15.示例:我不认同你的观点。(1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更能塑造个人的品格,提升个人能力。(2分)比如吕蒙读书后,才干大增,让鲁肃刮目相看。保尔时常读书,受到《牛虻》的影响,更坚定了革命的信念。(2分) 可见一个人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多读书。
16.我选择B.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曾经腿部中弹,头部中弹,还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他死里逃生后开始投入国家建设,在严寒、泥泞的环境中修筑铁路,再次病倒。之后在瘫痪的情况下坚持小说创作。他自强不息,展现出了钢铁般坚强的意志。(3分)我愿以保尔为灯塔,不负青春岁月,勇往直前,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断追求卓越, 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1分)
【译文】【甲】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再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乙】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靠近微弱的晨光读书。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留存着。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
7. (5分)
七年级语文 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 [1] [1] [1] [1] [1] [1] [1]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2] [2] [2] [2] [2] [2] [2]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 [3] [3] [3] [3] [3] [3] [3] 8. (4分)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 [4] [4] [4] [4] [4] [4] [4]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 [5] [5] [5] [5] [5] [5] [5]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3分)(1)
1. (10分)(1) ,(2) (2) (3)
( 3) ,(4)
10. (4分)
(5) ,(6)
(7) ,(8)
(9) ,(10)
11. (4分)
2. (3分)(1)A.jiān B .jiān rèn
3. (2分)
12. (4分)(1) (2)
4. (2分)
(3) (4)
5.(6分)(1)
13. (3分)( 1)
(2)
(2)
(3) (3)
6. (6分)A: 14. (5分)
B: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QQABAYIk4gAYkAYACB5qAUXKCQsQkIGSJWouRVAWqARDQYFABIA=}#}
15. (5分)
400
16. (4分)
500
作文
17.
600
100
700
200
800
300
900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QQABAYIk4gAYkAYACB5qAUXKCQsQkIGSJWouRVAWqARDQYFABIA=}#}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
七年级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班级。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校文学社计划出版主题为“传承中华美德”的专刊,请你参与完成。
1.请补全专刊导语中的古诗文。(10分)
品千古诗文,觅中华美德。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1) ▲ ,(2) ▲ ”展示出洁身自好的君子美德;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3) ▲ ,(4) ▲ ”表达对家乡亲人“报喜不报忧”的孝心;杜牧在《泊秦淮》中,用“(5) ▲ ,(6) ▲ ”展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7) ▲ ,(8) ▲ ”写出陋室来往客人之博学;《木兰诗》中,用“(9) ▲ ,(10) ▲ ”传达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
(
栏目一:孝老爱亲
)
文学社的同学们准备在【栏目一】中探究传统美德中的“孝文化”,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7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并逐步形成的,历经了上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隋唐的逐步强化、宋明的极端化、近代的思想冲击,直至新时期的变革。“常回家看看”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都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孝心是一首温暖的小曲,给父母带来怡悦;
▲ , ▲ 。无论历史鼎盛,还是积贫积弱,不论A.jiān( ▲ )苦还是富足,孝亲敬老思想传承发展始终继往开来,孝文化在永续演进中不断蜕变,这也是一种B.jiān rèn( ▲ )( ▲ )的民族精神。
2.写出A、B两处的词语。(3分)
3.划横线处有一个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修改。(2分)
(
栏目
二
:
奉献助人
)4.仿照波浪线处的语句,续写两个分句。(2分)
小语提议把《鹿城盛开三角梅》这篇文章放在【栏目二】当中,请你仔细阅读选文,帮助他完成任务。(21分)
鹿城盛开三角梅
杜卫东
走出三亚凤凰机场出港口,我们齐整地把几个行李箱放在路边。
一辆汽车像一尾银鱼,“哧溜”一下,从车流中驶来。车窗摇下,一个平头发型的青年核实了我们的身份后跳下车,身轻如燕。我感慨:“你真厉害,一眼就能认出要接的客人。”A.他笑了,说:“‘候鸟族’有特点啊。”说着,他提起路旁的行李,一件件放进后备箱,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批注A: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小伙子人不错,一般的网约车司机不会抢着帮乘客搬行李。他若不上手,这几个大行李箱还真够我们忙一阵子的。
车驶入主路,路两旁如画一般的风景在车窗外渐次展开。
突然,手机响了,小伙子摁下接听键,是一名客人要去机场,预约的车没到,怕耽误行程,情急中想起他。小伙子很愕然,蹙起眉头,说:“不应该呀,一般是我们等客人,怎么会让客人等我们?”可惜他分身乏术,便安慰对方再耐心等会儿。挂断电话,他看看仪表盘上的时间,摇摇头,神色有点焦虑,嘀咕了一句:“再不到,真可能会误机。”这时,手机又响了——原来网约车停在小区的拐弯处,客人没看见,一场乌龙。小伙子如释重负,忙说:“没耽误您用车就好。”感觉得出,他的急切和高兴都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没有一丝刻意。其实,这件事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此刻,车窗外,路边的三角梅正热烈地盛开着,是那么鲜艳、动人。
我妻子夸赞小伙子:“你真是个热心肠!”
小伙子有点腼腆地说:“服务行业嘛,就是要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闲聊中,我们得知,他在北京当过几年兵,退伍后来到三亚闯荡。先是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做了网约车司机。看得出,他在部队得到过很好的锻炼,说话不紧不慢,很有气场。红灯亮了,小伙子踩下刹车,扭过头,笑着说:“您问干这行累不累 累呀。不过,累点没什么。我才三十出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也就才翻了一小半,远没到精彩的部分呢!”
乐观是青春的鸽哨,它和憧憬连在一起,总是伴随着蓝天与白云。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笑问:“哎,你怎么断定我们是‘候鸟族’?”
小伙子嘿嘿一笑,神色中闪过一丝狡黠,说:“这不难判断呀。特定的时间段飞到三亚来,入住的是‘候鸟’集中的小区。”我接着问:“你说‘候鸟族’有特点,是什么特点 ”小伙子握着方向盘,头也不回地回答:“头发白,穿衣多,箱子大。当然,如果加上米色礼帽和拐杖,就更容易识别了。说实话,接你们这种行动自如的老人比较省事,看准了就可以;如果遇到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我会在出港口等候,一直搀扶他们到停车场。”
“那要另外加收费用吗 ”妻子问。
“哪能啊!”小伙子语含惊诧,“举手之劳,还要收费?”
一句话,顿时让我对小伙子更加刮目相看,距离一下子又拉近不少。我告诉他:“年轻时我也当过兵。”小伙子听了,双眸一亮。他摁下音响开关,车厢里立马回响起那首熟悉的歌:“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一时间,我们谁也没有说话,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军营。那是属于男儿的回忆,连着边关的明月,连着青春和梦想。本来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段相同的人生经历,有了命运相连的感觉。良久,小伙子像对自己也像是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曾是一名军人。”我也感慨:“是啊,军营的记忆会伴随我们一生。”记忆像一幅山水画卷,可以将那些难忘的时光定格;没有什么可以将它冲淡或者抹去,因为它已经被浓烈的情感着色过。
正聊着,妻子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条路你好像很熟,一直没看你用导航。”
小伙子莞尔一笑,说:“太熟了,前两年,我还是你们这个小区的租户呢。”
妻子像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有些激动:“啊,我是不是见过你呀?好像有点面熟。”
小伙子回过头来,高深莫测地眨眨眼,说:“嗯,有可能。”
“对了!前两年,你是不是一到周六下午,就在小区门口挂一块‘免费理发’的纸牌,对高龄老人还提供上门服务?”妻子问。
小伙子点点头,没有否认。妻子更激动了,双眸有了神采,继续问道:“听邻居说,八十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你还留下电话,免费提供买菜、就医服务?”
小伙子一笑。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情动于衷,发乎于心,像清澈的湖水。
车行平稳。B.路旁盛开的三角梅像一簇簇燃烧的火苗,在车窗外一闪而过。[批注B: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小伙子告诉我们,三亚还有一个别称——鹿城。三角梅是三亚的市花,只要有适宜的阳光,它可以一年四季把城市点缀得生机盎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下,天空被涂上一层金黄,远处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几艘游轮正在入港。有余晖照进车厢,洒在他身上,侧面看上去,有一种庄重的美。
我想,城市也是有魂的。城市的魂,呈现在一座城市的日常表情中。而这日常表情,由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构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候鸟族:三亚的气候和空气等对许多“老人病”有好处,因而有许多老人特意飞到三亚过冬,这些人被称为“候鸟族”。
5.梳理文章中与小伙子有关的情节完成思维导图。(6分)
(
(1)
▲
)
(
(3)
▲
) (
(2)
▲
) (
(2)
▲
)
6.批注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请你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完成A、B两处的批注。(6分)
7.文学社拟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篇文章,与本文编在同一主题专栏中,请你选择一篇你认为最合适的然后确立栏目名称并说明理由。(5分)
A.《青春之光》 B.《驿路梨花》
8.文章中的小伙子想请你在你的朋友圈里帮忙推荐鹿城三亚,助力本地旅游业发展。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主题,以文章中“我”的视角,写一段推荐的话语。(4分)
(
栏目
三
:
博文广知
)
同学们对草本植物的价值产生了兴趣,找来了中草药“麦冬”的相关资料,请你和他们一起研读并完成任务。(11分)
【材料一】
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花单生或成对生;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传说中麦冬长长的枝条可以用来将书绑起来带走,所以又被叫作书带草。
麦冬喜温暖湿润、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5~30℃能正常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25℃,低于0℃或高于35℃则停止生长,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块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进块根的膨大。
麦冬对土壤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宜种植于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中,种植土壤质地过重会影响须根的发生与生长,块根生长不好;沙性过重,则土壤的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长差,产量低;最适宜种植的地点在河流冲积坝的一、二级阶地,土壤黏沙适中,能满足麦冬的生长需要和灌溉需要。
【材料二】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此外,麦冬还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但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
麦冬还有常绿、耐荫、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等多种优良性状,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银边麦冬、金边阔叶麦冬、黑麦冬等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既可以用来进行室外绿化,又是不可多得的室内盆栽观赏佳品。
麦冬因其块根是名贵的中草药,而成为农民种植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主产于四川、浙江。除东北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
【材料三】
麦冬在河南禹州被人民称为“禹韭”。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为“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
【材料四】
陈从周在《园林清议》中这样写到:
“我尤其爱这墙阴石隙间的书带草,它谦虚地愿做造园中的配角,因风披拂,楚楚有致,发挥了园林中不可思议的作用。它终年长青,不畏炎热,不怕严寒,在冬天白雪飘在上面,点点有如缀银;而细雨微阳,却又是最宜的生长环境。它适应性特别强,真是无处不宜。秋天的清晨露水湿润,书带草绿得沉郁发光,松秀得如翠绒初展,多美丽的一幅大地毯。我爱它的性格,长青不变,处处适应,在待遇上是最低的要求,在服务的对象上,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因此我们的祖先用它来作为造园的重要植物,非仅其用,实颂其德。……”
9.小文制作了一张“中草药名片”,请你根据资料夹的内容提示,填写完整。(3分)
10.中药养生历史悠久,麦冬又被奉为养生佳品,备受追捧。小语想将其推荐给大家。请从下面四名患者中选出最适用麦冬的人,并说明理由。(4分)
患者一:邻居王奶奶患有糖尿病,血糖指数不稳定,常年吃药。
患者二:语文老师近期肝火旺盛,慢性咽炎发作,咽干咽痛。
患者三:同学小西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还有拉肚子的症状。
患者四:同学小石体弱畏寒,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请假。
(
栏目
四
:
勤学上进
)11.植物的生命中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污泥中洁身自好的莲花,压不倒、烧不光的井冈翠竹,重新繁茂起来的紫藤萝,都带给我们积极的人生启示。请你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运用同样的表现手法,为麦冬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任务。(17分)
【甲】溥①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③,日沃④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选自《明史·张溥传》)
【乙】张无垢谪横浦⑤,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⑥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⑦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选自《鹤林玉露》)
【注释】①溥:张溥,明代文学家。②钞:同“抄”,抄录。③皲(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开裂。④沃:浸泡。⑤横浦:地名。⑥昧爽:破晓。⑦洎(jì):到。⑧双趺(fū):两足。
12.请参考表格内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原文语句 提示方法 加点词释义
如是者六七始已 联系成语法:死而后已 (1) ▲
日沃汤数次 古今异义法 (2) ▲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词类活用法 (3) ▲
就明而读 查阅词典法:①完成;②靠近;③即使;④到;⑤从事。 (4) ▲ (填序号)
13.小语计划在文章的后面为两位主人公撰写人物宣传册,请你根据文意,完成文稿。(3分)
姓名:张溥 事件:凡是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诵读,然后(1) ▲ ,再重新抄写,如此反复六七遍。手掌生茧,手指冻裂,他的手一到冬天需要(2) ▲ 。勤学至此,令人敬佩! 姓名:张无垢 事件:被贬他乡,不忘求学。每天站在窗下勤学苦读,坚持了十四年。而他所站立的地方,如今(3) ▲ ,这样勤勉好学的精神令人敬佩!
14.小语想为【栏目四】增加一位主人公,你认为下面哪位人物更合适?请说明理由。(5分)
A.吕蒙 B.颜回
15.下面某位同学在阅读【栏目四】之后的留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你在课文和名著内的阅读体验,在评论区回复并说明理由。80字左右。(5分)
(
栏目
五
:
自强不息
)
16.栏目五将以“自强不息”为主题,请参考下面示例,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完成专刊尾页的设计。(不少于50字)(4分)
备选人物:A.祥子 B.保尔
(
示例:鲁迅
鲁迅先生在仙台求学期间,因
“
匿名信事件
”
和
“
看电影事件
”
受到侮辱和歧视,决定弃医从文。鲁迅先生
自强不息
,以国家与民族利益为先的精神品质值得钦佩,我愿以先生为榜样,不负韶华,勇毅前行。
)
(
栏目
六
:
感悟美好
)
17.表达与交流。(50分)
把孝顺刻进生命里,你将在亲情的陪伴下成长;把善良刻进生命里,你将在温暖的关爱中前行;把英雄刻进生命里,你将汲取勇敢的力量;把莲花刻进生命里,你将拥有高洁的品格……在本次弘扬传承美德的专栏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优秀美德,也体验到了许多美好情感,校文学社特举办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把 ______ 刻进生命里”
作品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套作,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校文学社
2025年5月26日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