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 数上 基本功18.1.2 分式的基本性质——课时 1 分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A. = B. = C. 1= D. = 1 2 2+ 2.不改变分式 3 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正确的是( ) 2 + 3A. 2+ +2 B. 2 +2 C. 2+ 2 D. 2 22 3+ 3 2 3+ 3 2 3 +3 2 3 +33.如图,对于分式中的四个符号,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符号,分式的值不变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若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3倍后,分式的值不变,则 可能是( )2 + A.3 + 2 B.3 + 3 C.2 D.32( 1) 25.若 = 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 1) 36.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0.1 +2 (1) = ___;0.4 +0.3 1 2+2 1(2)21 1 = _________ 3+ 2 3 397/1168 数上 基本功 3 +17.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首项的系数都不含“-”号: =_______. 2+7 28.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题: 题目:已知 = = ( , , 互不相等),求 + + 的值. 解:设 = = = ,则 = ( ), = ( ), = ( ) , 所以 + + = ( + + ) = 0 = 0,所以 + + = 0 .仿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 + + + 已知 = = ,其中 + + ≠ 0,求 的值. + + 98/1168 数上 基本功18.1.2 分式的基本性质——课时 1 分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A. = B. = C. 1= D. = 1 【解析】A选项, = ( ≠ 0),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选项, =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1C 选项, ≠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1 ( ) D 选项, = = , ( )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拨:分式的基本性质中,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数不能为 0.2 2+ 2.不改变分式 3 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正确的是( ) 2 + 3A. 2+ +2 B. 2 +2 C. 2+ 2 D. 2 22 3+ 3 2 3+ 3 2 3 +3 2 3 +32 2+ 2+ 2 2 2【解析】把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 1得 = .故选 D. 2 3+ 3 2 3 +3 2 3 +33.如图,对于分式中的四个符号,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符号,分式的值不变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 = .故选 B.+ 4.若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3倍后,分式的值不变,则 可能是( )2 + A.3 + 2 B.3 + 3 C.2 D.33 +2 【解析】当 = 3 + 2 时,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3倍后,2 + 3×3 +2×3 3(3 +2 ) 3 +2 得 = = ,分式的值不变,故选项 A符合题意;2×3 +3 3(2 + ) 2 + 151/1768 数上 基本功3 +3当 = 3 + 3 时,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3倍后,2 + 3×3 +3 3(3 +1) 3 +1得 = = ,分式的值改变,故选项 B不符合题意;2×3 +3 3(2 + ) 2 + 2 当 = 2 时,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3倍后,2 + 2×3 ×3 6 得 = ,分式的值改变,故选项 C不符合题意;2×3 +3 2 + 3当 = 3 时,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3 倍后,2 + 3 1得 = ,分式的值改变,故选项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2×3 +3 2 + 点拨:将分式中的 和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 3倍,再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变形来解决.2( 1) 25.若 = 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 1) 3【解析】由题意可知, 1 ≠ 0,∴ ≠ 1 .6.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0.1 +2 (1) = ___;0.4 +0.3 +20 【解】4 +3 +20 【解析】分子、分母同时乘 10,得 .4 +3 1 2+2 1(2)21 1 = _________ 3+ 2 3 33 2+12 6【解】2 3+6 2 23 2+12 6 +20 3 2+12 6【解析】分子、分母都乘 6,得 .故答案为(1) ,(2) .2 3+6 2 2 4 +3 2 3+6 2 2 3 +17.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首项的系数都不含“-”号: = ______ 2+7 2__.( 3 +1)×( 1) 3 1 3 1【解析】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 1,得 = ,故答案为 .( 2+7 2)×( 1) 2 7 +2 2 7 +28.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题: 题目:已知 = = ( , , 互不相等),求 + + 的值. 解:设 = = = ,则 = ( ), = ( ), = ( ) , 所以 + + = ( + + ) = 0 = 0,所以 + + = 0 .仿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52/1768 数上 基本功 + + + + 已知 = = ,其中 + + ≠ 0,求 的值. + + + = ,① + + + 【解】设 = = = ,则{ + = ,② + = .③①+②+③,得2 + 2 + 2 = ( + + ) .因为 + + ≠ 0,所以 = 2 ,2 1所以原式= = = .2 + 3 3153/17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1.2.1 分式的基本性质.pdf 答案:18.1.2.1分式的基本性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