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八上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PDF,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基本功》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八上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PDF,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 2 章 声现象
第 3 节 声的利用
知识点 1:声与信息
1. “听音棒”是用来检测机械故障的理想工具。如图所示,工人需要将听音棒的“检测端”
紧贴在机械表面,耳朵靠近“听音端”,根据听到的声音信息就可以判断机械是否存在故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听音棒”可以改变所听声音的音色
B. 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慢
C. “听音棒”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程度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 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2. 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该手机采用超声波指
纹识别技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
息,进行比对解锁。该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
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指纹的大致形状,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22/86
第 2 章 声现象
3. 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
车尾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在此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 )
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②④
知识点 2:声与能量
4. 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C. 利用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D.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5. 科研人员用低音频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发出 30 - 60 Hz 的低频声波,
在短短数秒内就扑灭了火焰。下列关于低音频灭火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低音频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
B.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低音频灭火装置也需要振动发声
D. 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指的是其发声的响度
23/86
第 2 章 声现象
6. 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
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 5×
10 3 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 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 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
A. 1.70 m
B. 1.65 m
C. 0.85 m
D. 0.80 m
24/86第 2 章 声现象
第 3 节 声的利用
知识点 1:声与信息
1. “听音棒”是用来检测机械故障的理想工具。如图所示,工人需要将听音棒的“检测端”
紧贴在机械表面,耳朵靠近“听音端”,根据听到的声音信息就可以判断机械是否存在故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听音棒”可以改变所听声音的音色
B. 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慢
C. “听音棒”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程度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 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听音棒”不可以改变所听声音的音色,故 A 错误。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是固
体传声,所以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快,故 B 错误。固体传声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
而提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 C 错误。利用“听
音棒”可以判定机械是否存在故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
2. 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该手机采用超声波指
纹识别技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
息,进行比对解锁。该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
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指纹的大致形状,最符合的是( )
34/134
第 2 章 声现象
A. B. C. D.
答案:D
解析: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题图所示,超声波的传播速
度一定,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说明距离越远,由图可知指纹的大致形状最符合的是
D。
3. 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
车尾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在此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 )
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倒车雷达通过回声定位,由装置在车尾部的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
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应
用到的物理知识有:声的反射、超声波和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知识点 2:声与能量
4. 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35/134
第 2 章 声现象
C. 利用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D.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答案:C
5. 科研人员用低音频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发出 30 - 60 Hz 的低频声波,
在短短数秒内就扑灭了火焰。下列关于低音频灭火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低音频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
B.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低音频灭火装置也需要振动发声
D. 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指的是其发声的响度
答案:D
解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 20 - 20000 Hz,低音频灭火装置发出 30 - 60 Hz 的低频声波,
人耳可以听到,故 A 正确;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B 正确;低音频灭火装置
发出 30 - 60 Hz 的低频声波,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 C 正确;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指的是
其发声的频率,故 D 错误。
6. 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
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 5×
10 3 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 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 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
36/134
第 2 章 声现象
A. 1.70 m
B. 1.65 m
C. 0.85 m
D. 0.80 m
答案:B
解析: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 × 10 3 s ,则超声波从感应器到该
同学头顶的传播时间为该时间的一半,则感应器到该同学头顶的距离: = = 340 m/s
1
× × 5 × 10 3 s = 0.85 m ;该同学的身高 = 2.5 m 0.85 m = 1.65 m 。故选 B。
2
37/1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