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1.运用黄河流域水系图,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流入海洋、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等概况。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黄河的灌溉情况和水能开发利用情况。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学习活动一 了解黄河的概况【自主学习】 黄河的概况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流入 海,是我国第二、世界第六长的大河。2.黄河发源于主要支流有汾河和 (最大支流)。 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 。 [合作探究1] 了解黄河的概况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2.自主探究,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等方面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水量小,流域面积较小,因此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学习活动二 了解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自主学习】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1.黄河的开发(1)黄河塑造了 平原、 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黄河水能开发:黄河上有龙羊峡、三门峡和 等水利工程。2.黄河的治理(1)黄河是一条 的大河。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年降水量较少,年径流量不到长江的7%。(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两岸支流众多。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汛期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大河。(3)黄河下游流经地势平缓的 平原,河水流速减小,泥沙淤积,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人们为防洪水,在两岸修筑堤坝,使泥沙在河堤内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黄河下游由此成为高洪灾风险的“ ”。(4)黄河的治理:黄河河段 问题 治理措施整个河段 由于黄河水少,流域的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上中游地区 ,调蓄水量,全流域要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中游地区 黄河沙多 加强 ,利用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联合调水调沙。下游 “地上河” 下游加固 ,提高防洪抗洪能力(5)为了保障黄河长期安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黄河全流域要坚持“共同抓好 ,协同推进大治理”。[合作探究2]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含沙量是描述河流特征的重要指标,联系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认识黄河含沙量的变化特点,并探究其影响因素。读“黄河不同河段的含沙量”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概括黄河不同河段含沙量的差异。2.分析黄河从上游到中下游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查阅相关资料。分享我国治理黄河泥沙取得的成就。治理黄河的重点在于治理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针对引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要对该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而治理黄河的关键就在于治沙。【学后反思】【达标训练】(跨学科·语文)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图为黄河流域略图,完成1~4题:1.“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 )A.南海 B.东海 C.渤海 D.黄海2.黄河①河段水电站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D.工业发达,技术先进3.据图推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③处的(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4.“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灾害频繁,被称为“中国的忧患”。图示为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 山,它注入的海域A是 。(2)图中的B湖: ,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3)①②③三个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 。(4)【新设问·思维导图】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序号)。①过度放牧②围湖造田③夏季多暴雨④泥沙淤积⑤地势低平⑥河道弯曲① ;② ;③ 。【参考答案】学习活动一 【自主学习】1.巴颜喀拉 渤2.渭河 3.河口 桃花峪 [合作探究1]1.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省级行政区域: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2.黄河流量较小,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有凌汛。学习活动二 【自主学习】1.(1)宁夏 河套(2)小浪底2.(1) 水少沙多 (2)黄土 (3)华北 地上河(4)修建水库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黄河大堤(5)大保护[合作探究2]1.从兰州到河口含沙量增加较少,从河口到龙门、小浪底含沙量急剧增加,从小浪底到利津含沙量有所减少。2.从兰州到河口含沙量增加较少,因为该河段水量较少,植被条件较好;从河口到龙门、小浪底含沙量急剧增加,是因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 从小浪底到利津含沙量有所减少,是因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清淤排沙的作用。3.我国在治理黄河泥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泥沙含量的减少上,还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上。【达标训练】1.C 2.B 3.C 4.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黄河在山东半岛北部注入渤海。第2题,①河段地处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也较大,水能丰富;①河段地处内陆,地处非季风区,降水较少;该区域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该区域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技术较落后。第3题,由图可知,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中游河段,其流经③处的黄土高原。第4题,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到了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④河段位于黄河下游。5.(1)巴颜喀拉 渤海(2)青海湖(3)①③(4) ③ ⑤ ④【解析】(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渤海。(2)B湖泊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3)根据所学知识发生凌汛的河段需要满足有结冰期,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读图①③两个河段为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③,所以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大量泥沙注入黄河。黄河下游河段进入华北平原,由于地势低平⑤,流速减缓,所以泥沙淤积④,河床抬升,人们为了防止河水外泄开始人工修堤筑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