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一章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第二节 地球的形态刘伯明出舱拍摄的地球照片导 入如果是球体,地球的另一面的物体就不会掉下去了吗?如果一直向前飞,能否回到出发的地方?1.结合相关图文材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掌握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重点、难点)2.结合地图和相关实例,从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方面了解地球的大小。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明地球表层主要圈层结构及生物圈的特殊性。【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1.中国古代有“ ”的说法。古人凭直觉和臆想提出“ ”。2.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证明地球是个 。3.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4.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 ,人类终于目睹到地球的全貌。5.地球真实的形状并非是正球体,而是 的椭球体。【自主学习】认识地球的形状【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平直觉1.根据教材P11~P12相关内容,归纳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圆【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推测太阳月球月食现象地球轮廓【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证实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确证地球卫星照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2.说说现实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合作探究】如果大地是平的……如果大地是球面的……【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合作探究】海边看船:远处驶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合作探究】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 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ABCD【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合作探究】注意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ABCD现象:从A到B:从C到D:观察不到铅笔头、长度变短仍观察到铅笔头,长度不变【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合作探究】AB3.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过了直接感性认知——实践证明——进一步确证的过程。这漫长的过程,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艰辛。【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平方千米。2.平均半径是_______千米。3.赤道周长约_______千米。认识地球的大小【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合作探究】感知地球的大小1.写出图中的数字【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合作探究】感知地球的大小2.我国复兴号高铁运营时速高达35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赤道环绕地球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40 000千米÷350千米/小时=114小时【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合作探究】感知地球的大小3.国际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假设地球表面是平面且都可建足球场,地球上能建多少个这样的足球场 5.1亿平方千米=510万亿平方米,510万亿平方米÷(105米×68米)=714亿个足球场【学习活动三】认识地球表层1.地球表层是由 构成的,地球表层的_______ 等都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这里的陆地和海洋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空间环境。整体上, 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2.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 。有人为了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地球的表层【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三】认识地球的表层生物圈=大气圈底层水圈岩石圈上层++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