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联考学校2024—2025学年初四化学考前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Al:27 Fe:56 Cu:64 C:12 Ca:40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2019年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是为了降低噪声污染C.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D.空气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2.网红美食“脏脏包”的部分制作过程如下,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面团发酵 B.手擀面饼 C.包裹黄油 D.熔化巧克力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塞紧胶管 B.加热液体C. 贮存氧气 D.量取10mL水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H2SO4+FeO═FeSO4+H2OB.生活中用天然气做燃料:CH4+O2═CO2+H2O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治疗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D.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带表面变暗:4Al+3O2═2Al2O3以下归纳与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物质分类①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②人体所需的能量全部由糖类和油脂提供,故不需摄入蛋白质 ③牙膏中加入少量氟元素可以预防龋齿; ①氧化物:生石灰、赤铁矿、石灰石 ; ②合金:生铁、锌、焊锡 ; ③单质:金刚石、液氧、铜粉C.对材料的认识 D.对安全的认识①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 ②塑料是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③可以用“灼烧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①我们可以长期放心饮用明矾简单净化后的水; ②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③不吃霉变食物,因为食物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有毒;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加肥皂水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有错误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加入试剂及用量 除杂操作方法① NaCl溶液 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② Cu Zn 足量的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③ NaOH溶液 Ca(OH)2 适量的K2CO3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 等质量的镁铝分別与质量分 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B.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9.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质量分数为60%10.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B.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HClC.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3个复分解反应D.该流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中,NaOH+HCl=NaCl+H2O属于中和反应填空题(本大题共包括5小题,共29分)(5分)(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画出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一段时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变大”或“变小”)氧化钙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放热”或“吸热”)过程。12.(8分)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装置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选用A装置制O2,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3)若选用B装置以KMnO4为原料制O2,则还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若选用C装置收集O2,则O2从_________端导管进入,若用D装置收集O2,则O2从________端导管进入。13.(7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根据第二周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_________(填字母)。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12号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离子与________(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4)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ⅦA族 元素组成的物质单质 化合物F F2 HFCl Cl2 HCl HClO HClO2 HClO3 HClO4Br Br2 HBr HBrO HBrO2_______HBrO4I I2 HI ……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5)推断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与Si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4分)形成化金属材料在我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2)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已知:Fe+Fe2(SO4)3═3FeSO4。①A~E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过程III的反应除溶液颜色变化外,还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③向 AgNO3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5分)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3)若I是蓝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实验题(本大题共包括2小题,共23分)(9分)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Na2CO3,丁认为是CO和Na2CO3,戊认为是NaHCO3。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已知:CO能与PdCl2生产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右图中的“I”、“II”或“III”)。(3)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CO2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开始后,观察到PdCl2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_____。【反思】:根据上述探究结论,完成下列问题:①写出二氧化碳和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结论,你觉得左图装置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14分)小茗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利用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I.他先将一根打磨过的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他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怪的是他发现在铁丝表面又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然后他做出猜想,你觉得下列猜想中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帮助他证明其他的猜想吗?请说出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他又将浸泡了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了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填写有关空白。[实验目的]探究红色固体组成[查阅资料](1)温度达200℃时,白色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请写出CuSO4开始分解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度超过1000℃时,CuO分解生成Cu2O,Cu2O呈红色,可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做出猜想]假设红色固体成分:①可能是Cu②可能是Cu2O③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实验探究及推理]若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固体不溶解,溶液仍呈无色,确定红色固体为________,同时也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________ ℃。(2)实验时,他发现固体开始溶解,溶液呈蓝色,是否可以确定红色固体成分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茗同学为了探究结论,又进行了一步实验,他又取红色固体m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过滤、洗涤、低温真空干燥剩余固体,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用m表示),由此他得出,红色固体为Cu2O。过滤后处理固体时,他要低温真空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III.小茗同学又做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果试管内壁上粘有紫红色物质,老师给了一瓶稀盐酸,请问在实验室条件下如何洗净该试管?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题(共8分)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已知该矿石中杂质不参加反应),采来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ml,将稀盐酸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 2 3 4加入样品的质量(g) 5.5 11 16.5 22生成CO2的质量(g) 2.2 4.4 5.4 m问:(1)有样品剩余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2)上表中m的数值为 ;(3)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精确到0.01)?联考学校2024—2025学年初四化学考前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Al:27 Fe:56 Cu:64 C:12 Ca:40 O:16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填空题(本大题共包括5小题,共29分)(5分)(1)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变大”或“变小”)溶质是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放热”或“吸热”)过程。12.(8分)(1)________________.(2)应选择装置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药品是_______________(3)原因是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端导管进入,________端导管进入。13.(7分)(1)______________。(2)如:_____________(填字母)。(3)_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________(写元素符号)(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4分)(1)____________;(2)①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15.(5分)(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 .(3)化学方程式:(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实验题(本大题共包括2小题,共23分)15.(9分)(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选填右图中的“I”、“II”或“III”)。(3)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反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I.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查阅资料](1)CuSO4开始分解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出猜想]③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实验探究及推理]_______,________ ℃。(2)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质量为_______________(用m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III.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题(共8分)18、(1)有样品剩余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2)上表中m的数值为 ;(3)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精确到0.01)?化学卷 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 C A C D C C C D B C填空题(本大题共包括5小题,共29分)(1)Ca (2)(3)变小 (4)氢氧化钙 放热(1)长颈漏斗.(2)AC,CaCO3+2HCl=CaCl2+H2O+CO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3)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2KMnO4=Δ=K2MnO4+MnO2+O2↑。(4)c,f13.(1)门捷列夫(2)AB (3)金属,Ne (4)HBrO3(5)+7,SiCl4(1)导电性;(2)①ABCD ②有气泡生成; ③Zn(NO3)2和 Fe(NO3)2(1)A.CaCO3 C.CO2(2)过滤(3)2NaOH+CuCl2==2NaCl+Cu(OH)2↓(4)化合实验题(本大题共包括2小题,共23分)16.(1)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H元素 (2)III(3)溶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4)CO, 丁【反思】:①2CO2+2Na==CO+Na2CO3 ②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③Na2CO3+Ca(OH)2==CaCO3↓+2NaOH17.(14分)I.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C。气体为无色无味,SO2有刺激性气味。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为O2,若不复燃,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若气体被点燃,说明是氢气。Ⅱ.[查阅资料](1)CuSO4=Δ=CuO+SO3(2)[做出猜想]③Cu和Cu2O[实验探究及推理]Cu,1000。否,猜想2和猜想3均能出现此现象。4m/9,防止铜氧化,影响实验结果。III.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待固体变为黑色,再加入稀盐酸清洗。计算题(共8分)18、(1)6.6g (2)2NaOH+CO2==Na2CO3+H2O; (3) 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卷 答案.docx 化学卷 答题卡 (1).docx 化学卷 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