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预测】题型专项培优 填空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预测】题型专项培优 填空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专项培优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排第4列,用(4,3)表示,那么小明坐在教室的第5排第2列应当表示为(2, )。
2.6□7890000≈6亿,□里可以填( )。
3.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 )器。
4.一位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320721197001104313,则这位公民生于( )年( )月( )日。
5.用字母表示数,加法结合律可以写成 ,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
6.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横线上的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7.在横线上填上“>”“<”或“=”。
82006 82600 900000000 9亿 1234000000 1000002340
8. 千万是一亿。
9.淘气的位置是(3,6),淘气在第3组,第 排。
10.复兴号G字头列车每小时最高可行驶350千米,每小时行驶350千米可以写成( ),车上一瓶饮料的售价5元/瓶,5元/瓶表示( )。
11.钟表面上的运动属于( )现象,火箭刚升空那一刻的运动属于( )现象。
12.体育老师用250元买了10个排球,每个排球多少元?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13.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一个角是( )°。
14.自然数中最大的6位数是( ),与它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15.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2列第4行,用(2, )来表示,用(4,3)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16.王老师买4个排球用去240元,排球单价是( )元∕个。
17.在用计算器计算“38+27”时,第一个键按“3”,第六个键按( )。
18.放学后,亮亮和玲玲同时从学校沿相反的方向步行回家,亮亮每分钟走70米,玲玲每分钟走80米。10分钟后,两人同时到家,亮亮和玲玲两家相距( )米。
19.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
( )×( )=1800 20×30=200×( ) 28+( )=73+( )
20.在数位顺序表中,万级最大的数位是( ),和它相邻的两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和( )。
21.小军做操的位置记为(3,3),小刚在他前面记为(3,2),小红在小军后面。小红做操的位置应记为( )。
22.如图①,将三角形的一个角剪掉,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如图②,将剩下的两个角也剪掉后,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
23.李老师的身份证号是460002198406125027,这是位( )老师。(填“男”或“女”)
24.人口普查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人口数的十亿位、千万位和百万位上都是1,亿位上是4,十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2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拼成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内角和是( )。
26.一个数由9个亿、5个百万、6个千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7.小马虎在计算215×37时,把第二个乘数错写成31,所得的积与正确得数相差( )。
28.694×32的积是( ) 位数,积的末位数字是( )。
29.400个15是( ),152的36倍是( )。
30.(1)算式308×□2,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大填( );
(2)□30×3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
31.军军在班上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5 , 4),是在第( )列第( )行,他的同桌也用数对表示应该是 .
32.明明用台秤称物品,如果放上0.5千克物品,可以使指针顺时针旋转90°,那么再放上0.5千克物品,指针会( )时针旋转( ),明明把物品全部拿走后,指针会( )时针旋转( )。
33.军军在班级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4),他后面第2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
34.已知A×B=2000,如果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现在的积是( );如果B不变,A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现在积是( )。
35.在数学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记数和计算工具算筹,后来又发明了更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下图中算盘上拨的数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36.小明和小红分别从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两端之间,小明的速度是95米/分,小红的速度是80米/分,经过4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这座桥长( )米;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走了( )米。
37.根据26×2=52,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6×20=( ) 26×10=( ) 26×6=( )
38.根据规律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9×9=81 98×9=882 987×9=8883
9876×9=88884 ( )×9=8888886
39.用篱笆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边靠墙,若相邻的两边之和是18米,那么需要用到的篱笆总长最长是( )米,最短是( )米。(篱笆长为整米)
40.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105千米,3小时行( )千米,10小时行( )千米,13小时行( )千米。
41.在( )里填上“>”“<”或“=”。
( ) ( )
39亿( )3899000000 200140( )210040
42.在升国旗时,刘明站在第8列,第5行,可表示为(8,5),王军站在第6列,第9行,应表示 ,那么(2,7)应表示 。
43.在括号里填上“>”“=”或“<”。
740×50( )74×500 208×42( )42×280
93×801( )903×81 450×71( )450×70+70
4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45.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一角,撕去的角是( )°,原来这张纸片是一个( )三角形。
46.在字母A、D、E、F、G、X 中可以看作的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47.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
48.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二亿二千七百九十四万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为( )亿。
49.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则这两个奇数分别是( )和( )。
50.运动会开幕式上,“花环”队同学在操场上排成方队表演,每行7人,有7行,“花环”方队最外边一圈有( )人。
51.用2、3、4、5、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算式应是 ,要使乘积最小算式应是 。
参考答案
1.5
【分析】用数对表示数时,列在前,行在后,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排第4列,用(4,3)表示,那么小明坐在教室的第5排第2列应当表示为(2,5)。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4
【分析】求近似数根据“四舍五入”法,大于或等于5时要进一,小于或等于4时舍掉,亿级上原来是6,近似数还是6亿,则应该是四舍,说明千万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所以填0~4,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7890000≈6亿,□里可以填0~4。
3.计算
【详解】计算器,计算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尤其是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常常使用计算器。
4. 1970 1 10
【解析】略
5. a+b=b+a (a+b)×c=a×c+b×c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a+b)×c=a×c+b×c。
【详解】用字母表示数,加法结合律可以写成a+b=b+a,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b)×c=a×c+b×c。
6. 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八 14.1178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此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千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141178读作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八;
141178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14.1178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读法和改写,正确掌握整数的读法和改写是解题的关键。
7. < = >
【分析】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先看他们的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若数位相同,那么就从高位比起,哪个数位上的数字大那个数就大,先把每组的两个整数比较后再填“>”、“<”、“=”即可。
【详解】82006与82600,数位相同,82006的百位上的数字是0,82600百位上的数字是6,所以82006<82600;
在900000000与9亿中,900000000=9亿,所以900000000=9亿;
在1234000000与1000002340中,数位相同,1234000000亿位上的数字为2,1000002340亿位上的数字为0,所以1234000000>1000002340。
【点睛】此题关键是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8.10个
【分析】十进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千万和亿,百万和千万,都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它们的进率都是“十”,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0个千万是一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9.6
【分析】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列就是组,行就是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淘气的位置是(3,6),淘气在第3组,第6排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 350千米/时/350 km/h 每瓶5元
【分析】速度的单位写法:每小时行驶350千米,用符号表示为“千米/时”或“km/h”。在中文语境下,通常写作“350千米/时”。单价的含义:售价5元/瓶中的“元/瓶”表示每瓶的价格是5元,即“每瓶5元”。
【详解】由分析可知:复兴号G字头列车每小时最高可行驶350千米,每小时行驶350千米可以写成350千米/时,车上一瓶饮料的售价5元/瓶,5元/瓶表示每瓶5元。
11. 旋转 平移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运动。
【详解】钟表面上的运动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钟表面上的运动属于旋转现象;
火箭刚升空那一刻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所以属于平移现象。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总价÷数量=单价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50元”是总价,“10个”是数量,要求每个排球多少元,就是求单价。应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解答。
【详解】体育老师用250元买了10个排球,每个排球多少元?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总价÷数量=单价)。
13.60
【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相等的。所以,要求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用180°除以3。
【详解】180°÷3=60°
所以,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一个角是60°。
14. 999999 999998 1000000
【分析】自然数中最大的6位数,是各位数上的数都是最大的一位数9组成;比这个6位数大1的数,和比这个6位数小1的数,都是和这个数相邻的数,由此解答。
【详解】自然数中最大的6位数是999999;与它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999998和100000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大数的比较,以及对自然数的认识,应熟练掌握。
15. 4 4 3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列后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2列第4行,用(2,4)来表示,用(4,3)表示的同学坐在第4列第3行。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60
【分析】根据题意,我们知道了王老师购买排球的数量、购买排球的总价,现在需要求单价,我们可用单价=总价÷数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240÷4=60(元/个)
所以王老师买4个排球用去240元,排球单价是60元/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价、总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灵活运用。
17.=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键顺序依次是:3→8→+→2→7→=,即可得到答案,据此解答。
【详解】第六个按的键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用计算器计算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18.1500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亮亮走的路程和玲玲走的路程,把路程相加就是两家相距的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70×10+80×10
=700+800
=1500(米)
放学后,亮亮和玲玲同时从学校沿相反的方向步行回家,亮亮每分钟走70米,玲玲每分钟走80米。10分钟后,两人同时到家,亮亮和玲玲两家相距( 1500 )米。
【点睛】灵活应用“速度×时间=路程”公式,注意要将两人的路程相加得到两家相距的路程。
19. 20 90 3 72 27
【分析】根据2×9=18,可知20×90=1800。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要想积不变,因数20变为200,乘10,则另一个因数30应除以10,变为3。
要想和不变,73比28多45,则与28相加的加数应比与73相加的加数多45即可。
【详解】20×90=1800(答案不唯一)
20×30=200×3
28+72=73+27(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乘法、加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对这些计算方法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0. 千万位 亿 百万
【分析】根据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解答即可: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 单位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在数位顺序表中,万级最大的数位是千万位,和它相邻的两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亿和百万。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是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21.(3,4)
【分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小军做操的位置记为(3,3),表示小军在第3列第3行。小刚在他前面记为(3,2),表示小刚在第3列第2行。小红在小军后面,则小红在第3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3,4)。
【详解】由分析得:
小红做操的位置应记为(3,4)。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
22. 360 720
【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180°×(边数-2),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4-2)
=180°×2
=360°
180°×(6-2)
=180°×4
=720°
【点睛】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女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可知,身份证的第17位(倒数第2位)是区分性别的数字,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
【详解】李老师身份证的第17位为2,是偶数,则李老师是女老师。
24. 1411750000 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五万 141175万 14亿
【分析】(1)可以先写出数位顺序表,然后根据信息直接在对应位置上写出数即可;
(2) 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和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需要找到万位,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最后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4)一个数,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需要看千万位上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最后再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亿”字。
【详解】(1)由题可知,这个数如下表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 位 十万 位 万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1 4 1 1 7 5 0 0 0 0
这个数读作: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五万
1411750000=141175万
在1411750000这个数中,千万位上是1,所以需要舍去后面的尾数,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亿”字。所以1411750000≈14亿。
故这个数写作1411750000,读作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五万,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1175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14亿。
25. 180° 360°
【分析】长方形是四边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解题即可。
【详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所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拼成的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内角和是3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
26. 905006005 九亿零五百万六千零五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最高位是亿位,9在亿位上,5在百万位上,6在千位上,5在个位上,其余各位都是0,据此写数。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一级的数都按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添上级的单位,每一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据此读数。
【详解】一个数由9个亿、5个百万、6个千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905006005,读作九亿零五百万六千零五。
27.1290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215×37和215×31的得数,再相减即可。
【详解】215×37=7955
215×31=6665
7955-6665=1290
【点睛】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整数乘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8. 五 8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直接求出694×32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694×32=22208
22208是五位数;末位数字是8。
故答案为:五;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关键是熟记计算方法,要注意: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前一位时别忘进上来的几。
29. 6000 5472
【分析】要求400个15是多少,用15×400;要求152的36倍是多少,用152×36。
【详解】15×400=6000
152×36=5472
400个15是6000,152的36倍是5472。
【点睛】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30. 3 3
【分析】(1)采用估算的方法,把308估算成300,另一个因数如果估算成40,积是五位数,不合题意,再试□里填3,计算308×32=9865,符合题意,据此解答;
(2)采用估算的方法,把31估算成30,另一个因数如果是230,积是四位数,不合题意,再试□里填3,计算330×31=10231是五位数,符合题意,据此解答。
【详解】308×32=9865 330×31=10231

(1)算式308×□2,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大填3;
(2)□30×3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3。
31. 5 4 (6,4)或(4,4)
32. 顺 90° 逆 180°
【分析】根据题意,放上0.5千克物品,可以使指针顺时针旋转90°,那么每放0.5千克物品,都可以使指针顺时针旋转90°,由此再放上0.5千克物品,指针会顺时针旋转90°;如果把物品全部拿走后,指针会回到0,此时指针会逆时针旋转180°。
【详解】明明用台秤称物品,如果放上0.5千克物品,可以使指针顺时针旋转90°,那么再放上0.5千克物品,指针会顺时针旋转90°,明明把物品全部拿走后,指针会逆时针旋转18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指针在刻度盘上转动的规律,每放0.5千克物品,指针旋转90°,要求指针旋转的度数,就看放入了几个0.5千克。
33.(2,6)
【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军军在班级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4),他在第2列第4行,他后面第2个同学与军军在同一列,即在第2列第6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军军在班级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4),他后面第2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6)。
【点睛】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34. 8000 1000
【分析】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现在的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来求现在的积;如果B不变,A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现在积缩小到原来的,据此求出现在的积。
【详解】2000×4=8000;2000÷2=1000
故答案为:8000 1000
【点睛】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者除以几,它们最终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或者除以几。
35. 205 700 5142 20507005142
【分析】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一个珠子也没有就是0;从图中可知:这个数的亿级是205,表示205个亿,万级是700,表示700个万,个级是5142,表示5142个一;写数时,哪个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算盘上拨的数是由205个亿、700个万和5142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20507005142。
36. 700 2100
【分析】本题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两人分别从桥的两端同时出发,相遇时两人行走的时间相同,那么两人此时的路程之和就等于桥的全长。路程之和=速度之和×时间,直接把两人的速度相加,再乘上相遇的时间即可得到这座桥的全长;相遇后,两人继续往桥的两边走,走到桥头又返回,又在桥的中间相遇,此时两人一共再走了桥的全长的2倍。所以从他们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他们一共走了桥的全长的3倍,直接用桥的全长乘3即可解答。
【详解】(95+80)×4
=175×4
=700(米)
700×3=2100(米)
故小明和小红分别从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两端之间,小明的速度是95米/分,小红的速度是80米/分,经过4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这座桥长700米;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走了2100米。
37. 520 260 156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6×20=26×(2×10)=52×10=520
26×10=26×(2×5)=52×5=260
26×6=26×(2×3)=52×3=156
【点睛】本题应先明确因数扩大倍数,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8.987654
【分析】观察这组算式,一个乘数是由从9起依次递减1的几个数组成的数,另一个乘数是9,乘积的位数比第一个乘数的位数多1,个位是第一个乘数的位数,其余数位上均为8。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9=81 98×9=882 987×9=8883
9876×9=88884 987654×9=8888886
39. 35 1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使篱笆总长最长,则应将最短边靠墙,平行四边形的边最短边为1米,则相邻的边为18-1=17(米),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及周长的意义,用两条长边加一条短边所得的长度和即是篱笆最长的长度;要使篱笆总长最短,则应将最长边17米靠墙,用两条短边加一条长边所得的长度和即是篱笆最短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18-1=17(米)
最长:17×2+1
=34+1
=35(米)
最短:1×2+17
=2+17
=19(米)
所以,需要用到的篱笆总长最长是35米,最短是19米。
40. 315 1050 1365
【解析】略
41. = > > <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比较43×520和430×52的大小;
分别算出8×4×25和(8+4)×25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把39亿改写成用一作单位的数,再与3899000000比较大小;
比较整数的大小,先看整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看次高位,次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据此比较200140和210040的大小。
【详解】43×520=430×52;
8×4×25=8×(4×25)=8×100=800,(8+4)×25=8×25+4×25=200+100=300,800>300,8×4×25>(8+4)×25;
39亿=3900000000,3900000000>3899000000,39亿>3899000000;
200140<210040
43×520(=)430×52 8×4×25(>)(8+4)×25
39亿(>)3899000000 200140(<)210040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42. (6,9) 第2列,第7行
【分析】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在升国旗时,刘明站在第8列,第5行,可表示为(8,5),王军站在第6列,第9行,应表示(6,9),那么(2,7)应表示第2列,第7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对与位置关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3. = < > >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反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结合算式的数据大小,灵活进行判断比较;也可以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各算式的得数后,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740×50和74×500比较,一个因数740除以10得74,另一个因数50乘10得500,它们的得数相等,所以740×50=74×500;
208×42和42×280比较,因数42相同,208<280,所以208×42<42×280;
93×801=74493,903×81=73143,74493>73143,所以93×801>903×81;
450×71=31950
450×70+70
=31500+70
=31570
31950>31570
所以450×71>450×70+70;
所以,
740×50=74×500 208×42<42×280
93×801>903×81 450×71>450×70+70
44. 四 五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999×99=98901
100×10=100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45. 98 钝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54°,所得差再减28°即可求出撕去的那个角,再看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钝角、直角,由此来判断三角形属于什么三角形。
【详解】180°-54°-28°
=126°-28°
=98°
撕去的角是98°,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点睛】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三角形属于什么三角形看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
46.4
【分析】若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沿着字母A最上面的点向下画一条竖直的线,这条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沿着字母D在其中间横向画一条线,沿着这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沿着字母E中间的一横所在的直线将其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而字母F与G找不到一条直线,使得沿这条直线将图形折叠,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两个字母不是轴对称图形。字母X沿着最中间的点所在横向的直线,将其折叠,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详解】在字母A、D、E、F、G、X 中A、D、E、X是轴对称图形,共有4个轴对称图形。
47.20003000040
【分析】根据大数的组成,2个百亿则百亿位上是2,3个百万则百万位上是3,4个十则十位上是4,其他数位上用0补齐,据此写出这个数即可。
【详解】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20003000040。
48. 227940000 2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通过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要对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若小于5则直接舍去,若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一位,并加上“亿”。
【详解】二亿二千七百九十四万,写作:227940000;227940000≈2亿
横线上的数写作227940000,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为2亿。
49. 17 19
【分析】已知两连续奇数的和为36,又因为两个连续奇数差为2,根据和差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36-2)÷2=17
17+2=19
【点睛】本题考查奇数的特点及和差公式,熟练掌握和差公式及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50.24
【分析】由方阵问题计算公式: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7-1)×4
=6×4
=24(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阵的相关问题,解答时应看清问题,熟记公式。
51. 542×63=34146 24×356=854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