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预测】题型专项培优 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预测】题型专项培优 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专项培优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计算器中,CE键是( )键。
A.日期键 B.开关及清屏键 C.清除键
2.在5和8之间添( )个0,组成的数是五百万零八。
A.3 B.4 C.5
3.(  )是计数单位,(   )是数位。
①亿级 ②亿 ③亿位
A.①③ B.②③ C.②①
4.两数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那么商是( )。
A.90 B.30 C.10 D.270
5.856070中的“5”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
A.万 B.万位 C.十万位
6.,这是根据(  )进行简便运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7.9468≈10万,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个。
A.10 B.5 C.4 D.9
8.下面( )图形不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A. B.
C. D.
9.根据“冬冬5分钟步行350米”,可以求出( )。
A.冬冬步行的速度 B.冬冬步行的时间 C.冬冬步行的路程
10.“310元/件”读作( )。
A.每件310元 B.310元每件 C.310件每元
11.每盒乒乓球16元,乒乓球的单价可以表示成( )。
A.16元/个 B.16个/元 C.16盒/元 D.16元/盒
12.250×80×40×125=(250×40)×(125×80)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3.下面的图案中,( )不包含平移现象。
A. B.
C. D.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00° C.150° D.180°
15.125×32等于( )。
A.125×30×2 B.125×30+2 C.125×8×4 D.125×8+4
16.星光小区新建了16幢住宅楼,平均每幢住129户。这个小区一共可住多少户?下图竖式计算过程中,虚线框内的部分表示( )幢楼的住户。
A.1 B.10 C.1290
17.下面算式中,与15×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150×16 B.30×80 C.30×320 D.60×40
18.下列数中,读4个0的是( )。
A.206070000530 B.206007000503 C.200600700053
19.如图,一张三角形纸被撕去了一个角,被撕去的这个角的度数是( )。
A.40° B.70° C.90°
20.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21.在一个乘法算式中,要使积不变,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 )。
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22.用竖式计算128×16时,( )。
A.先算128×6,再算128×1,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B.先算128×1,再算128×6,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C.先算128×6,再算128×10,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3.王大爷要给一块菜地围上篱笆,下面篱笆中稳定性最好的是( )。
A. B. C.
24.下列算式中,与12×2+12×3得数相等的是( )。
A.12×2×3 B.(12+2)×3 C.(2+3)×12
25.小宁是自行车业余运动员,他每小时骑行45千米,如果连续骑行8小时,一共骑行多少千米?列式是45×8=360(千米),这是根据( )列式的。
A.速度×时间=路程 B.速度十时间=路程
C.单价×数量=总量 D.单价+数量=总价
26.下面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
A.35×98=35×100-35×2
B.a×b+b×c=a×(b+c)
C.a+(b+c)=(a+b)+c
27.下面各题的结果与250×84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25×840 B.500×42 C.520×48
28.如图中,点M用数对表示是( )。
A.(8,4) B.(8,6) C.(10,4)
29.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346-198,下面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347-199 B.346-200-2 C.346-200+2
30.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是36厘米,相邻的一条边长11厘米,另一条边长( )。
A.25厘米 B.7厘米 C.11厘米 D.18厘米
31.小力用计算器计算269×48时,他先按入“269”和“×”,接着他错按入“8”,他想得到这道题的正确结果,还应按入( )。
A.加40 B.乘40 C.乘6 D.乘4
32.小华在计算15×(24+14)时,把括号忘了,他算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
A.小 B.大 C.一样大
33.下面四个数中的“9”,表示9个十万的是( )。
A.590000000 B.76920000 C.69700000 D.910000000
34.明明骑自行车去外婆家,去时的速度是150米/分,8分钟到达;回来时用了12分钟,明明往返外婆家的平均速度是(  )米/分。
A.100 B.120 C.200 D.135
35.在乘法中,如果一个乘数乘10,要使积扩大100倍,另一个乘数要( )。
A.乘10 B.乘1000 C.乘100 D.不变
36.课桌每张120元,椅子每把80元,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配成一套,买50套要付多少元?正确的列式是( )。
A.120+80×50 B.120×50+80
C.120×(80+50) D.(120+80)×50
37.根据乘法分配律,78×99可以简算为( )。
A.78×100-1 B.78×100-78 C.80×100
38.下面箭头处表示的数,可能是( )。
A.900700 B.907000 C.970000 D.900070
39.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8cm和5cm,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 )。
A.3cm B.5cm C.8cm
40.已知□× =160000,要使乘积变为1600,下面方法( )不正确。
A.□除以10,□除以10 B.○不变,□除以100
C.□不变, 除以100 D.□乘100, 除以100
41.有两箱枣共30千克,如果把甲箱中的6千克倒入乙箱,那么两箱枣的质量相等,乙箱原有枣多少千克?正确的列式是( )。
A.(30-6)÷2 B.(30-6×2)÷2 C.(30+6)÷2
4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5厘米。两腰分别长3厘米和4厘米,若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能是( )厘米。
A.24 B.22 C.30 D.23
43.在计算器上按出30×78,再按“+”键,屏幕上显示的是计算出的( )。
A.78 B.× C.两个因数的积
44.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
A.30° B.60° C.90° D.180°
45.如图,求玫瑰花和月季花一共有多少株,列式错误的是( )。
A. B. C.
46.在32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就是320亿。
A.7 B.8 C.9
47.下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在图中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一共有( )添法。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8.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576÷18,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576÷9÷2 B.576÷36×2 C.576×2÷36 D.576÷6×3
49.把一根长14cm的吸管剪成三段(都是整厘米数),首尾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最长的一段可能是多少厘米?( )
A.4cm B.6cm C.7cm
50.甲、乙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甲长方形的长减少6米,宽不变:乙长方形的宽减少6米,长不变。变化后甲、乙两个长方形剩下的面积相比,( )。
A.甲剩下的面积大 B.乙剩下的面积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51.买4 支铅笔和3 支钢笔共 64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4倍,每支钢笔( )。
A.20元 B.16元 C.15元
52.在计算器拨出“□□3×23=”,计算器屏幕上显示的得数可能是( )。
A.5819 B.4543 C.369
参考答案
1.C
【详解】ON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C是清除键,故答案为:C
2.C
【分析】将五百万零八写作5000008,然后数出在5和8之间的0的个数即可。
【详解】五百万零八,写作5000008,则在5和8之间添5个0,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熟练掌握数的读写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是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详解】解:根据对数位的认识可知:亿是计数单位,亿位是数位。
故答案为:B。
4.C
【分析】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或乘几。
【详解】30÷3=1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856070中的“5”在万位上,万位的计数单位是万,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56070中的“5”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万。
故答案为:A
6.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46×98+46×2
=46×(98+2)
=46×100
=4600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7.B
【解析】略
8.B
【分析】平移: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旋转: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物体或图形,所有点都围绕着某一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或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详解】
A.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B.是由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
C.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D.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故答案为:B
9.A
【分析】冬冬5分钟步行350米,告诉了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求出冬冬步行的速度。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根据“冬冬5分钟步行350米”,可以求出冬冬步行的速度。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分析】根据单价的读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读作“每”,由此读出。
【详解】“310元/件”读作:310元每件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价的认识和读法,比较简单,要熟练读出。
11.D
【分析】每盒乒乓球16元,根据实际情况,乒乓球的单价标准写法是元/盒,即可以表示为16元/盒。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每盒乒乓球16元,乒乓球的单价可以表示成16元/盒。
故答案为:D
12.D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250×80×40×125=(250×40)×(125×80)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运算顺序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13.B
【分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作平移;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包含平移现象;
B.包含旋转现象;
C. 包含平移现象;
D.包含平移现象。
故答案为:B
14.D
【详解】三角形是内角和是180°,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例如: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2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也都是180°。
故答案为:D
15.C
【分析】计算125×32=4000,再计算出各选项结果,看那个选项的结果和125×32的积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125×30×2=7500,与125×32的积不相等;
B.125×30+2=3752,与125×32的积不相等;
C.125×8×4=4000,与125×32的积相等;
D.125×8+4=1004,与125×32的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C
【点睛】先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是否等于125×32的积,是解答本题的关机键。
16.B
【分析】计算129×16时,先算129×6=774,表示6幢住宅楼可以住774户;再算129×10=1290,表示10幢住宅楼可以住1290户;最后算774+1290=2064,表示16幢住宅楼可以住2064户。
【详解】由分析得:
虚线框内的部分表示10幢楼的住户。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C
【分析】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几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A.150×16=15×160
B.30×80=15×160
C.30×320≠15×160
D.60×40=15×16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解题时要看清因数的变化倍数。
18.B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即可。
【详解】A. 206070000530读作:两千零六十亿七千万零五百三十;
B. 206007000503读作:两千零六十亿零七百万零五百零三;
C. 200600700053读作:两千零六亿零七十万零五十三;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的读法关键是要分好级;在同一级中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由此求解。
19.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图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列式计算即可求出被撕去的这个角的度数。
【详解】180°-40°-70°
=140°-70°
=70°
被撕去的这个角的度数是70°。
故答案为:B
20.C
【分析】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万位后面的0,再加上“万”字。改写后的整数与原数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不变。例如120000=12万。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关键是明确改写后的整数与原数相等。
21.B
【分析】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积不变性质可知:在一个乘法算式中,要使积不变,一个乘数10,另一个乘数除以1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不变性质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
22.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详解】用竖式计算128×16时,先算128×6,再算128×10,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3.B
【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性质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解答。
【详解】A.,篱笆上的格子是四边形,易变形,稳定性不好;
B. ,篱笆上的格子中有三角形,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
C.,篱笆上的格子是四边形,易变形,稳定性不好;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4.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如,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25.A
【分析】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每小时骑行45千米是速度,8小时是时间,一共骑行多少千米?要求的是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据此解答。
【详解】列式是45×8=360(千米),这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的。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A
【解析】由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情况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选项A:35×98=35×(100-2)=35×100-35×2,这一过程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选项B:a×b+b×c=a×(b+c),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选项C:a+(b+c)=(a+b)+c,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由此可知: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情况与方法,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27.C
【解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可得到答案。
【详解】A.25×840=(25×10)×(840÷10)=250×84
B.500×42=(500÷2)×(42×2)=250×84
C.520×48=24960≠250×84=2100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延伸的运用。
积的变化规律拓展延伸:
因数×因数=积
因数×因数=(因数×m)×(因数÷m)=积
28.A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从图上可得M在第8列,第4行。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从图上可得:M在第8列,第4行,所以点M用数对表示是(8,4)。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数对位置表示的掌握和运用。
29.B
【分析】数字键“8”坏了,不能按出198,可以根据减法的性质,即346-198=634-(200-2)=634-200+2,也可以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1,即346-198=346+1-(198+1)=347-199,即得到差不变。
【详解】346-198=148
A.347-199=148
B.346-200-2
=146-2
=144
C.346-200+2
=146+2
=148
由计算可得,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346-198,下面的方法不正确的是346-200-2。
故答案为:B
30.B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6除以2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之和,再用这个数减11即可解答。
【详解】36÷2-11
=18-11
=7(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周长÷2=相邻两边的和。
31.C
【分析】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详解】269×48
=269×(8×6)
=269×8×6
小力用计算器计算269×48时,他先按入“269”和“×”,接着他错按入“8”,他想得到这道题的正确结果,还应按入乘6。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熟记乘法运算律是解题关键。
32.A
【分析】小华错误的算式是15×24+14,把正确的算式15×(24+14)用乘法的分配律展开,然后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15×(24+14)=15×24+15×14>15×24+14;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3.B
【分析】要求整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就是看此数字在哪一个数位上和计数单位是什么,就有几个计数单位。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590000000中的9在千万位上,表示9个千万。
B.76920000的9在十万位上,表示9个十万。
C.69700000中的9在百万位上,表示9个百万。
D.910000000中的9在亿位上,表示9个亿。
故答案为:B
34.B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答】解:150×8=1200(米)
1200×2÷(8+12)
=2400÷20
=120(米/分)
故答案为:B。
【分析】去时的速度×去时的时间=路程,往返的路程÷往返的时间=往返的速度。
35.A
36.D
【分析】第一种方法,用每张课桌的价钱加上每把椅子的价钱,求出每套桌椅的价钱。再乘购买套数,求出花费的钱数。
第二种方法:买50套桌椅就是买50张课桌和50把椅子。用每张课桌的价钱乘购买课桌数量,求出购买课桌花费的钱数。用每把椅子的价钱乘购买椅子数量,求出购买椅子花费的钱数。再将两个钱数相加,求出花费的钱数。
【详解】要求买50套要付的钱数,可以列式为120×50+80×50,或者列式为(120+80)×50。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37.B
【分析】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或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得数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78×99
=78×(100-1)
=78×100-78
=7800-78
=7722
故选择:B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要学会对算式灵活变形。
38.B
【分析】90万和100万相差10万,有10格,则每格表示1万。箭头所指的位置在91万的左面,表示箭头所指的数接近91万,比91万小,据此解答。
【详解】A.900700接近90万;
B.907000接近91万;
C.970000=97万;
D.900070接近90万;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一格表示的数,再看箭头所指的位置,进而明确箭头所指的数接近几,大约是多少。
39.A
【分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8-5=3(cm),8+5=13(cm),所以第三边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找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40.D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要使乘积从160000变为1600,相当于除以100,那么两个乘数要么其中一个除以100,另一个不变,要么两个都除以10。据此解答。
【详解】160000÷1600=100,即两个乘数要么其中一个除以100,另一个不变,要么两个都除以10。
A.□除以10,□除以10,那么积就会除以100,满足题意。
B.○不变,□除以100,那么积就会除以100,满足题意。
C.□不变, 除以100,那么积就会除以100,满足题意。
D.□乘100, 除以100,那么积不变,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41.B
【分析】根据和差的关系:(和 差)÷2=小量,乙箱的质量为小量,两箱枣的质量差是甲箱倒入乙箱的质量乘2,因此乙箱原有枣的质量=(两箱枣的总质量-从甲箱倒入乙箱的质量×2)÷2。
【详解】由分析可知,正确的列式是:(30-6×2)÷2
故答案为:B
42.A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长:5+4=9(厘米)、3厘米,或5+4=9(厘米)、4厘米。然后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邻边的长度和×2解答即可。
【详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长:
5+4=9(厘米)、3厘米,或5+4=9(厘米)、4厘米。
所以周长可能是:
(9+3)×2
=12×2
=24(厘米)
(9+4)×2
=13×2
=26(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能是24厘米或26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确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长度。
43.C
【详解】在计算器上先输入“30”,再输入“×”,然后输入“78”,最后输入“+”,屏幕上就显示出“30×78”的积。
故答案为:C
44.C
【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0°÷12=30°,即每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夹角是30°,从6:00到9:00时针从6到9旋转了3个30°,据此解答。
【详解】30°×3=90°
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90°。
故答案为:C
45.B
【分析】已知玫瑰花有50株,月季花是玫瑰花的4倍还多15株,求玫瑰花和月季花一共有多少株。方法一:先求出玫瑰花的4倍是多少,再加上15求出月季花的数量,最后再加上玫瑰花的数量即可求出两种花的总数量。方法二:把玫瑰花看作1份,每份是50株,那么玫瑰花和月季花共有这样的5份,再加上15即可求出两种花的总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方法一:
50+(50×4+15)
=50+(200+15)
=50+215
=265(株)
方法二:
50×5+15
=250+15
=265(株)
50×4+15这个算式只是求的月季花的数量,不能求两种花的总数量。
故答案为:B
46.C
【分析】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亿位后面的0,并加一个“亿”即可。据此可知,将320亿中的“亿”字去掉,需要在后面添上8个0,写作32000000000。也就是在32的后面添上9个0。
【详解】320亿=32000000000,则在32后面添上9个0,这个数就是320亿。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个级和万级后面的8个0,反之亦然。
47.C
【分析】①以大正方形对角线上的直线为对称轴,把第三行的第一个小正方形或者把第一行第三个小正方形改为阴影;
②以大正方形的竖直中线上的直线为对称轴,把第二行第三个小正方形改为阴影;
③以第二行小正方形的横向中线方向上的直线为对称轴,把第一行第二个小正方形改成阴影。
【详解】
如上图可知:一共有4种添法。
故答案为:C
【点睛】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指的是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图形的对称轴。
48.D
【分析】因为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把18变成(9×2),576÷(9×2)=576÷9÷2,或者把18看成18的倍数36,用576÷36×2或576×2÷36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76÷18=32
A.576÷9÷2
=64÷2
=32
B.576÷36×2
=16×2
=32
C.576×2÷36
=1152÷36
=32
D.576÷6×3
=96×3
=288
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576÷18,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576÷6×3。
故答案为:D
49.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2=7(cm)
7-1=6(cm)
所以最长的一段可能是6cm。
故答案为:B
【点睛】围成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最长边要小于总长度的一半,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关键。
50.A
【分析】先表示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再表示出减少的面积,原来的面积减减少的面积即可得剩下的面积,因甲乙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所以哪个减少的面积小,剩下的面积就大。
【详解】甲剩下的面积=长×宽-6×宽;
乙剩下的面积=长×宽-6×长;
6×宽<6×长,所以甲剩下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A
【点睛】长方形面积=长×宽,剩下的面积=原来的面积-减少的面积。
51.B
【解析】略
52.A
【分析】根据乘法的性质,两个乘数的个位数字相乘所得积的个位和这两个数积的个位数字相同,由此排除B选项,再根据三位数最小是103,得出103乘23的积最小四位数,由此解答。
【详解】3×3=9
所以□□3×23积的个位是9;
□□3最小是103,103×23=2369;
2369>369
所以计算器屏幕上显示的得数可能是5819;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计算中的特点,通过排除法一步步找出合适的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