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冲刺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0-16Na-23S-32C-35.5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A.降碳:减少化石燃料使用B.减污:废旧电池集中填埋C.扩绿:大力推行植树造林D.绿电:推广新型能源发电2.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其原理是铁与硫酸铜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一FeSO4+Cu,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3.成语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海市蜃楼C.钻木取火D.花香四溢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图上所涉及到的操作规范的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转移图1化学冲刺试卷(一)第1页(共6页)5.常温下小明测出四种饮品的pH值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葡萄汁3.6B.普洱茶7.2活塞活塞C.玉米汁73D.苏打水8.1M6.如图2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M、N中气体质量比为2:1B.点燃玻璃管M中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C.该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电源图2D.玻璃管M端连接电源正极7.2024年5月,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钽酸锂(化学式为LTO,)异质集成晶圆。该集成晶圆是由“硅-二氧化硅-钽酸锂”组成,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14 SiB.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g硅28.09C.Li江aO3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图3D.LiTaO,中锂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8.蔗糖是储藏在甘蔗、甜菜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是一种氧化物B.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蔗糖是由45种元素构成的9.如图4所示,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红磷白磷食高锰酸钾+汽油薄铜片80℃热水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干稀硫酸燥剂锌粒物馏空水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图4化学冲刺试卷(一)第2页(共6页)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质是水,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故A错误:加入b克NaOH溶液时,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发化学冲刺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生改变,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故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B正确;加入c克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1.B【解析】废旧电池集中填埋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过量,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质污染,故B不利于实现目标。溶液中阴离子为C、OH,故C错误;加入a克2.BNaOH溶液时,稀盐酸还没有被消耗完,溶液呈3.C【解析】钻木取火涉及燃烧,是化学变化,故C酸性,此时加入酚酞溶液,无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1~17小题,每空1分,18小题5分,4.D共40分)5.A【解析】pH>7的呈碱性,pH=7的呈中性,11.(1)+4(2)H(3)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pH<7的呈酸性,由此可知葡萄汁pH=3.6呈酸性,原子分子构成不同故选A。【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6.B【解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和为零,Na,C0,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故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2)白醋与盐酸、硫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酸都显酸性,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3)从之比大约是2:1,故A、D说法错误;玻璃管微观上看,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M中气体是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B说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由于过氧化氢与水分子构成法正确: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不同,决定了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与水的不同。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错误。12.(1)液氮沸点比液氧低热值高密度小7.A【解析】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2)金属(3)灼烧,闻气味硅的原子序数为1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解析】(1)工业上利用沸点不同,从液态空电子数=14,A正确:一个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气中分离出液氧。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作为燃量为28.09,没有单位,B错误;钽酸锂LiTaO,料的优,点是无污染,相同质量氢气和天然气比较,中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钽、锂为金属元素,C氢气放出的热量多,即热值高。(2)铝锂合金错误;LiTaO,中锂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属于金属材料。(3)鉴别合成纤维与羊毛的实不是质量比,故D错误。验方法是灼烧,闻气味,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8.B【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雏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的化合物,蔗糖的组成中虽然含氧元素但却是由羽毛的气味。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D13.(1)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不正确:一个蔗糖分子由12个C原子、22个H原子、(2)饱和48(3)升高温度(4)ACD11个O原子构成,因此蔗糖分子中碳、氢、氧【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故B正确;蔗糖义是:℃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1℃C2H220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2):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将20g物质c加入(1×22):(16×11)=72:11:88,可知氧4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8g的c,所得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不正确。溶液是饱和溶液,其质量是48g。(3)℃物质9.D【解析】A中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物质℃的性,碘和高锰酸钾是不同溶质,错误;B探究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应该添加白磷在热水中隔绝数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4)1℃氧气的实验,错误;C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降温到1℃,a、因为有氢气逸出,天平不平衡,错误;D探究铁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且溶解度相等,钉生锈的条件,根据实验设计可以得出需要空气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溶和水,正确。质质量分数按照1℃时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10.B【解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量分数:a=b>c,故A正确;1℃时,a物质的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c饱和溶液中,a物质的溶剂最少,c物质的溶剂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最多,所以降温到12℃,溶剂的质量:a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仍在增加,甲表示故B错误;4,℃时,溶质的溶解度:a=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中三模化学(1).pdf 化学答案(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