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部分校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部分校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四学年化学试题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Fe-56 Ba-137 Na-23 H-1
S-32 N-14 Zn-65 Cu-64 Mg-24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2 题每
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卡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推拿 B、拔火罐 C、按摩 D、针灸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称量固体
C、二氧化碳验满 D、蒸发结晶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变成红色
C、硫酸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色烟雾
4.为确保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家中煤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
C、氢氧化钠不慎沾到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硫酸溶液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5.2024 年 10 月 9 日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科学家在计算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苯丙氨酸(化学式为
C9H11NO2 )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氢、氧的质量比为9 :11: 2 B、1 个分子由 23 个原子构成
C、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碳元素的含量最大
6.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为氧化物
B、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
C、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1:1
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①加高烟囱将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
②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生活
①“复兴号”高铁车轮用到的“高速钢”属于金属材料 ①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
②华为手机屏用到“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复合材料 ②银可以用来制导线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鉴别 NH4Cl和 NH4NO3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9.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负价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因此去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10.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B、②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③表示向H2SO4 和CuSO4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D、④表示电解水
11.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
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可能含有铜和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
12.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锌、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粉末6.5g ,加入9.8% 的稀
硫酸至固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质量为100g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5%
B、若反应后所得溶液呈蓝色,则原固体粉末中有 2 种物质
C、若反应生成0.1g 气体,则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和锌元素的质量比为 32:65
D、若固体粉末中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则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10:3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3.用化学用语表示:
(1)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____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妈妈在清洗和刮皮山药时,山药的粘液沾到皮肤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
厨房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来止痒。
(2)用铁锅炒菜做饭,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铁锅用完要擦干,防
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反应而生锈。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自动喷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珠江,又名粤江,按流量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
(1)向盛有珠江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若振荡后试管中产生较少泡沫,则珠江水为________(填“软”
或“硬”)水。
(2)将珠江水净化为生活用水时,需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杀菌”,加入________进行吸附异味。
(3)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其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
含硫酸的工业废水需加入________处理后才能排放。
16.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2℃时,将A 、B 、C 三种物质各 20g 分别放入50g 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填
字母)
(2) t1℃的 A 、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6%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填字母)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计算、溶解
C、计算、量取、溶解 D、计算、量取、混匀
17.已知A 、B 、C 、D 、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 为红棕色粉末,C 由两种元素
组成,D 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可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C 和 E 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A________(填“一定是”或“可能是”)置换反应。
(4)D 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装置 B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
(2)若用装置E(正放)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 A、E、F 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管口序
号)。
(4)装置 C 中明显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 A 与改正后的装置 C 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同学们为进一步认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观察到甲试管中溶液由________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3)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乙、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
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大家对得到的上层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小烧杯中上层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
猜想一: NaCl、 NaOH 、 Na2CO3;
猜想二: NaCl、 NaOH ;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①________________
不成立
猜想三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成立
[反思拓展]
(5)小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0.某化学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某工厂的废气中含有 N2 、 NO 、CO、CO2及粉尘,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石灰
浆等处理该废气的生产流程如图。
(1)步骤①:除尘器是利用带孔的滤筒除去悬浮在气体中的浮尘,该操作与________________(填一操作
名称)的原理类似。
(2)步骤②:在沸腾炉中可将 CO 除去,体现了 CO 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3)步骤④: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吸收塔中的石灰浆从顶端喷淋注入,喷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某气体 a 的成分,a 中含水蒸气、氯化氢、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几
种(夹持仪器未画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已知:Ⅰ.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
11.① H2 CuO
△ Cu H2O ;② CH4 4CuO
△ 4Cu CO2 2H2O
(1)检验 a 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用装置 B 检验 a 中是否含氯化氢,X 试剂可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AgNO3溶液 ② NaOH 溶液 ③石蕊溶液 ④酚酞溶液
(3)装置 C 中的试剂是________。
(4)必须先通气体 a,验纯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否则可能________________。
(5)若反应后装置 E、F 分别增重 4.2g、4.4g,则 a 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装置 D 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 G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 5 分)
21.称取 NaCl和BaCl2 的固体混合物32.5g ,加入82.8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
分数为10% 的 Na2SO4 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 Na2SO4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___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