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节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第3课时)教学设计——植物的茎【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与要求】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辩论和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茎的结构,说出其功能【教学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相适应的必要性3.通过探究多种植物的茎从而得出普遍结论,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能够有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学会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讲述茎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借助二大活动“辨茎识类观形色一析茎探构造奥秘”实现茎的种类、结构、对应结构的功能的学习。对比常见的植物的茎,认识茎的分类,通过探索活动认识茎的结构,进而探讨与之相对于的功能。【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复习】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植物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 ;2、不同植物对各无机盐的作用:有些无机盐用于构建 :氮和镁是合成 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 的原料。有些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 活动: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 的合成和运输,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 。【答案】1、无机盐 2、植物体 叶绿素 蛋白质 生命 淀粉 开花【引入】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 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一)茎的类型【活动1】不同形态的茎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你能叫出下列茎的名称吗?1.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如图所示:直立茎 特点: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 代表:果树、甘蔗等匍匐茎 特点: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代表:草莓、甘薯等缠绕茎 特点: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代表:牵牛花、常春藤、菜豆等攀缘茎 特点:用卷须等攀缘他物上升 代表:葡萄、黄瓜、爬山虎等【特征区分】:直立茎能自己“站立”,匍匐茎只能“卧倒”,攀援茎和缠绕茎能借助他物“上升”,攀援茎有“手脚”帮助,而缠绕茎是靠“身体”缠绕上去的。按组成分,茎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思考与讨论】:这些各种各样的茎,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为了什么?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过渡】茎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茎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木质茎的结构及作用【探索活动1】观察木质茎的结构观察要点:(1)横切面明显分为几层?(2)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质地较硬的是哪一部分?比较软的是哪一部分?(3)树皮是否较易剥下来?解剖茎的各部分,摸一摸、捏一捏,说出你的感受。【结论】茎有三层结构,最里面一层颜色淡,最外层颜色深,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树皮、木质部、髓。木质部质地最坚硬,髓质地较软。木槿花的茎,剥开能摸到较滑的结构,是形成层。【探索活动2】请根据刚才的观察,完成下面思维导图【小结】木质茎的结构1、木质茎的结构:木质茎一般具有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结构。(1)树皮:树皮包在茎的外层,对植物起保护作用。(2)韧皮部:韧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的部位;韧皮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3)木质部:木质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4)形成层: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就是能用手剥开树皮的地方)。(5)髓:髓位于茎的中央,其细胞体积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视频:木本植物的茎结构【思考与讨论】如果用细铁丝缠紧小树,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伤害吗?为什么?小树的树干上栓铁丝,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茎的加粗,铁丝会将韧皮部中的筛管切断,时间长了小树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小树会也就死亡。2、形成层:(1)形成层的位置:木质茎中,形成层位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2)形成层的特点:形成层的细胞只有2~3层,它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3)草质茎与木质茎的主要区别在于形成层:木本植物的茎内有形成层,所以能逐年增粗,如树树、柳树等;但多数草本植物的茎内只有木质部和韧皮部,而没有形成层,所以长成后就不能再加粗生长了,如水稻、油菜、南瓜、毛竹等。【思考与讨论】有些树干中心都空了,但还能活着,这是什么原因?树干空心还能活着,说明只是损失了最里面的髓和一部分木质部,而靠近树皮的具有运输功能的新生木质部及其中的导管并没有被破坏,树皮里面的韧皮部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也没有被破坏。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一)基础知识:1、按茎的形态来分,可将茎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按茎的组成成分来分,茎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2、木质茎一般具有树皮、形成层、木质 部和髓等结构。(二)随堂任务:例1.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答案】B例2.在下列植物中,按茎的生长方式可以确定是缠绕茎的是( )A.白杨 B.四季豆 C.冬瓜 D.甘薯【答案】B例3.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 )A.外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答案】B例4.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原因是 。【答案】没有形成层【板书设计】【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节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第3课时)同步训练(教师版)——植物的茎1.下列植物有攀援茎的是( )A.牵牛花 B. 草莓 C. 松树D.葡萄【答案】D【解析】A、牵牛花的茎是缠绕着别的植物生长的,这种茎叫缠绕茎,A不符合题意;B、草莓的茎趴在地面上生长,这种茎叫匍匐,B不符合题意;C、松树的茎直立向上生长,属于直立茎,C不符合题意;D、葡萄的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属于攀缘茎,D符合题意。2.竹子、黄瓜、西瓜它们的茎分别是( )A.缠绕茎、直立茎、攀援茎 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C.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D.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答案】B【解析】竹子属于直立茎;黄瓜的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属于攀援茎;西瓜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3.草莓是营养丰富的植物,奉化尚田镇是宁波市草莓的一个主要种植地区,草莓的茎很柔软,属于(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答案】B【解析】一般正常的茎,依质地划分有木质茎与草质茎,依着生方式划分有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草莓的茎很柔软,匍匐在地面上,属于匍匐茎。4.茎的木质部的组成是( )A.筛管和韧皮纤维 B.筛管和木纤维 C.导管和木纤维 D.导管和韧皮纤维【答案】C【解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5.如图是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输导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位于( )A.①髓 B.②木质部 C.③韧皮部 D.④树皮【答案】B【解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如图由内到外依次为:①髓、②木质部、③韧皮部、④树皮;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贮藏营养物质。6.如图为台州临海长城上一棵隋代古樟树,虽然古樟遭雷劈树身只剩一小半,它却奋力生长,如今枝繁叶茂,被誉为“树中之冠、古城一宝”。据此推断,这棵树的半片树身( )A.全部是木质部B.全部是韧皮部C.只剩下中间髓和木质部D.有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答案】D【解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古樟遭雷劈树身只剩一小半,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剩余的韧皮部中的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7.“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答案】B【解析】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所以,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8.泰顺廊桥边有棵千年的乌柏树,如图所示。泰顺政府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树,做了很多措施。“千年树,千年轮。”古树茎中的形成层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向里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木质部和韧皮部形成年份关系的是( )A.B.C.D.【答案】C【解析】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9.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全部树皮 D.部分木质部【答案】D【解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也就会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10.教学楼前的爬山虎,茎长而不能直立,依附于墙壁向上生长。它属于( )A.乔木 B.灌木 C.藤本植物 D.草本植物【答案】C【解析】A、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是乔木的特点。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爬山虎不属于乔木,A错误。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是灌木的特点。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爬山虎不属于灌木,B错误。C、藤本植物是指那些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爬山虎属于藤本植物,C正确。D、茎多汁,较柔软,植株矮小,是草本植物的特点。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爬山虎不属于草本植物,D错误。11.铁桦树木材像铁一样坚硬,可以用于制造机械的齿轮。铁桦树木材的坚硬部位的所属结构及意义分别是( )A. 韧皮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B. 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C. 韧皮部,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D. 木质部,具有保护作用【答案】B【解析】茎的结构中,木质部由木纤维等组成,质地坚硬,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韧皮部主要含韧皮纤维等,功能并非以坚硬支持为主,且题干强调木材坚硬用于制造机械齿轮,这与木质部的坚硬支持作用相符,故选 B。1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 )A. 木质部→形成层→髓→韧皮部→树皮 B. 髓→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树皮C. 髓→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树皮 D. 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树皮【答案】D【解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髓(位于茎中心)、木质部(髓外侧)、形成层(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韧皮部(形成层外侧)、树皮(最外层)。分析选项,D 选项 “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树皮” 符合结构顺序,故选 D。13.菟丝子是典型的寄生植物,遇到适宜的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1)菟丝子为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有花无叶,果实球形,属于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2)菟丝子寄生于导管位于木质部,木质部位于图中的 。【答案】(1)被子植物。(2)丁。【解析】(1)花和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菟丝子为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茎缠绕,有花和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2)菟丝子寄生于寄主的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质部位于图中的丁。14.小明发现校园里新移栽的枫树上会挂上如图甲所示的蓝色袋子即大树吊袋液。吊袋液的主要成分:水、维生素C、氮、磷、钾、钙、硼、铁等。该吊袋液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软管输送给新移栽的树,就不需通过根系大量吸收,可暂时保证营养供应。(1)吊袋液成分中氮、磷、钾指的是 。(选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2)为了让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树木全身,要将其注射到图乙所示 。(填字母)(3)小明又看见松树上插着一瓶名为阿维菌素的药剂,查阅资料发现该方法是防治松材线虫的主要措施。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断该防治措施的优点是 。【答案】(1)元素;(2)B;(3)不会污染环境,减少农药的浪费。【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氮、磷”指的是物质中的元素;(2)茎中运输水和矿物质的部位是木质部的导管,图乙中B是木质部;(3)该施药技术通过导管将药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优点在于不会污染环境,减少农药的浪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节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第3课时)同步训练(学生版)——植物的茎1.下列植物有攀援茎的是( )A.牵牛花 B. 草莓 C. 松树D.葡萄2.竹子、黄瓜、西瓜它们的茎分别是( )A.缠绕茎、直立茎、攀援茎 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C.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D.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3.草莓是营养丰富的植物,奉化尚田镇是宁波市草莓的一个主要种植地区,草莓的茎很柔软,属于(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4.茎的木质部的组成是( )A.筛管和韧皮纤维 B.筛管和木纤维 C.导管和木纤维 D.导管和韧皮纤维5.如图是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输导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位于( )A.①髓 B.②木质部 C.③韧皮部 D.④树皮6.如图为台州临海长城上一棵隋代古樟树,虽然古樟遭雷劈树身只剩一小半,它却奋力生长,如今枝繁叶茂,被誉为“树中之冠、古城一宝”。据此推断,这棵树的半片树身( )A.全部是木质部B.全部是韧皮部C.只剩下中间髓和木质部D.有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7.“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8.泰顺廊桥边有棵千年的乌柏树,如图所示。泰顺政府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树,做了很多措施。“千年树,千年轮。”古树茎中的形成层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向里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木质部和韧皮部形成年份关系的是( )A.B.C.D.9.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全部树皮 D.部分木质部10.教学楼前的爬山虎,茎长而不能直立,依附于墙壁向上生长。它属于( )A.乔木 B.灌木 C.藤本植物 D.草本植物11.铁桦树木材像铁一样坚硬,可以用于制造机械的齿轮。铁桦树木材的坚硬部位的所属结构及意义分别是( )A. 韧皮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B. 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C. 韧皮部,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D. 木质部,具有保护作用1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 )A. 木质部→形成层→髓→韧皮部→树皮 B. 髓→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树皮C. 髓→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树皮 D. 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树皮13.菟丝子是典型的寄生植物,遇到适宜的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1)菟丝子为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有花无叶,果实球形,属于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2)菟丝子寄生于导管位于木质部,木质部位于图中的 。14.小明发现校园里新移栽的枫树上会挂上如图甲所示的蓝色袋子即大树吊袋液。吊袋液的主要成分:水、维生素C、氮、磷、钾、钙、硼、铁等。该吊袋液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软管输送给新移栽的树,就不需通过根系大量吸收,可暂时保证营养供应。(1)吊袋液成分中氮、磷、钾指的是 。(选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2)为了让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树木全身,要将其注射到图乙所示 。(填字母)(3)小明又看见松树上插着一瓶名为阿维菌素的药剂,查阅资料发现该方法是防治松材线虫的主要措施。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断该防治措施的优点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共26张PPT)第3节 土壤与植物生长(第3课时)——植物的茎 / 让教学更有效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植物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 ;2、不同植物对各无机盐的作用:有些无机盐用于构建 :氮和镁是合成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 的原料。有些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 活动: 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 的合成和运输,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引入学习任务【答案】1、无机盐 2、植物体 叶绿素 蛋白质 生命 淀粉 开花【引入】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 【活动1】不同形态的茎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一)茎的类型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直立茎特点:茎干直立向上生长,无需依靠其他物体支撑。结构适应:茎内机械组织发达,茎较坚硬,能独立支撑植株。代表植物:大多数常见植物,如杨树、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攀援茎特点:茎细长柔软,依靠特化结构(如卷须、吸盘、钩刺等)攀附其他物体向上生长。适应性:通过攀援获得更多光照,节省自身支撑能量。代表植物:卷须:葡萄、豌豆、黄瓜。吸盘:爬山虎。钩刺:藤本月季。匍匐茎特点:茎平贴地面水平生长,节部能生根或长出新植株。功能:主要用于营养繁殖,扩大植株覆盖范围。代表植物:草莓、甘薯缠绕茎特点:茎本身螺旋状缠绕其他物体向上生长,无特化攀附器官。方向性:不同植物有固定缠绕方向(左旋或右旋):代表植物:紫藤、豇豆、何首乌。【特征识别】直立茎能自己“站立”, 匍匐茎只能“卧倒”,攀援茎和缠绕茎能借助他物“上升”:攀援茎有“手脚”帮助,而缠绕茎是靠“身体”缠绕上去的。观察与对比:下列两种植物的茎的组成。植物的茎按其组成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探索活动1】观察木质茎的结构(二)木质茎的结构及功能茎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茎的结构是怎样的呢?1.选取一根三年生的椴树(或木槿)枝条(3~5cm长), 用刀片或解剖刀横切枝条。2.用放大镜观察,其横切面可明显分为三层,分别是树皮、木质部和髓,如图所示。3.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树皮、木质部和髓。质地较硬的是哪个部位?质地较软的是哪个部位?4.试一试,能否用手把树皮剥下来?茎有三层结构,最里面一层颜色淡,最外层颜色深,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树皮、木质部、髓。木质部质地最坚硬,髓质地较软。木槿花的茎,剥开能摸到较滑的结构,是形成层。【归纳总结】木质茎的结构:从外向内一般具有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结构。髓形成层韧皮部表皮你知道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吗?树皮表皮韧皮纤维:筛管:使茎具有一定韧性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有机物的作用韧皮部细胞排列十分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筛管木质部导管木纤维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是长筒型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导管形成层位置: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功能: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茎能逐渐增粗。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经历初期生长后,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不能继续加粗生长。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髓位置:位于茎的中央结构和功能:由薄壁细胞构成,细胞体积较大,有储藏营养的作用。拓展: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果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思考与讨论】1.如果用细铁丝缠紧小树,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伤害吗?为什么?2.有些树干中心都空了,但还能活着,这是什么原因?小树的树干上栓铁丝,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茎的加粗,铁丝会将韧皮部中的筛管切断,时间长了小树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小树会也就死亡。树干空心还能活着,说明只是损失了最里面的髓和一部分木质部,而靠近树皮的具有运输功能的新生木质部及其中的导管并没有被破坏,树皮里面的韧皮部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也没有被破坏。(一)基础知识:1、按茎的形态来分,可将茎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按茎的组成成分来分,茎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2、木质茎一般具有树皮、形成层、木质 部和髓等结构。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例1.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B(二)随堂任务:例2.如图所示的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属于( )A.直立茎B.攀缘茎C.匍匐茎D.缠绕茎C【解析】据图可见:该植物的茎细长柔弱,是沿地平方向蔓延生长,节间较长,节上生有不定根,属于匍匐茎。故选C。例3.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内容正确的是( )A.番薯是攀缘茎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C.种植番薯时可适当施磷肥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土壤B【解析】A.番薯的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A错误。B.番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B正确。C.种植番薯时过一段时间施钾肥,有利于根的吸收,C错误。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光合作用,D错误。【板书设计】第3节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第3课时) 【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课外活动:观察与调查你的家乡生长的各类植物的茎的形态及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任务学习设计】4.3.3土壤与植物的生长(3) 教学设计.docx 【任务学习设计】4.3.3土壤与植物的生长(3) 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4.3.3土壤与植物的生长(3)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4.3.3土壤与植物的生长(3).pptx 多年生茎的结构.mp4 多年生茎的结构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