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毛虫》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小毛虫》是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改变”,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将故事”。《小毛虫》一课,是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词句讲故事。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围绕“小毛虫——茧——飞蛾”这样的成长变化过程展开叙述。课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角色。一开篇将“趴”着的小毛虫和“唱、跳、跑、飞“的大小昆虫进行对比,表现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突出了小毛虫的可怜。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一点点、挪动|等关键词感受“笨拙”,再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生成板书,在讲故事时,学生就可以借助板书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是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时先结合课文理解小毛虫该做的事情以及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说说自己身边的自然规律,从而加深对这两个道理的理解。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昆、怜、挪、仿、佛、尽、任、何、纺”9个生字,会写“纺、织、编”3个生字。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讲一讲1-2自然段中小毛虫的故事。3.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积累“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等词语:(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情境图):这个单元,我们要走进童话妙妙屋,去读童话、讲童话,争当童话小主播。我们要讲哪些童话呢?(依次出示童话)。每讲好一个故事,就能得到一个的金话筒(出示金话筒的图片),这可是讲故事的最高荣誉。那今天我们先来讲讲小毛虫的故事。2. 揭示课题,请学生读3.(出示小毛虫的图片):这只小毛虫被你们召唤出来了,它正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世界呢?能读好这个词语吗?(出示“打量”)引导学生把“量”读成轻声。4.理解“打量”的意思。(东看看,西瞧瞧就叫做“打量”)【设计意图】以单元主题和学习路线导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利用“童话小主播”和“金话筒”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和讲故事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联系旧知,根据“商量”的读法读准“打量”。(二)初读课文,了解小毛虫的成长过程1. (出示学习提示)预设一:学生按次序回答,老师按次序板贴。预设二:学生没有按次序回答,则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贴。小毛虫——茧——飞蛾追问:那哪几个自然段是在讲“小毛虫”这个阶段?(板书:1-2)哪几个自然段小毛虫开始变成茧了?(板书:3-6)最后一个自然段小毛虫变成了——飞蛾!(板书:7)2. 完成作业本的排序题。那小主播预备员们,接下来陆老师要来考考你。请你打开《课堂作业本》,翻到75页,完成第四题排序题。(1)校对答案。(2)借助生字卡片,认识“挣、挪、竭”。【设计意图】梳理整篇课文的脉络,了解小毛虫成长变化的过程,同时借助《课堂作业本》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也为后续讲好小毛虫的故事做好了铺垫。(三)学习1-2自然段,了解小毛虫1. 出示学习提示2.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可怜(1)导入:让我们先来看看第1自然段,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可怜)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怜”关注偏旁,带有竖心旁的字大多和心情有关。(2)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可怜?预设: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板贴)1)读句子,指导把“既、也、更”读的一个比一个响,表示小毛虫越来越可怜2)只有小毛虫什么都不会做,那其他虫子在干什么呢?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用上“既会……也会……更会……”这样的句式把小瓢虫会做的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出示其他昆虫的图片,有难度的昆虫给予图片提示)再来看看其他小虫子在做什么呢?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吧!总结:同学们,我们刚刚说到的蜜蜂、蚂蚁、七星瓢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昆虫!(齐读“昆虫”)(3)提问:昆虫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捕食,这样的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热闹、有活力)。那你能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说说“生机勃勃”的意思吗?(4)把生机勃勃的昆虫和小毛虫进行对比,感受可怜。齐读第1自然段。3.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笨拙(1)导入:让我们再走进第2自然段,这还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笨拙)(2)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笨拙?预设一: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1)追问:为什么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小毛虫笨拙。什么叫“九牛二虎之力?”——说明力气很大。“一点点”——爬得很慢/爬得距离很短。借助动画理解“挪动”,了解挪动就是移动得很慢。预设二:当他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1)追问:为什么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小毛虫笨拙。(课件展示)你瞧,两片叶子之间的距离那么近,可是对小毛虫来说却像是绕了世界一周,足以见得小毛虫爬得怎么样?(3)齐读第2自然段,感受小毛虫的笨拙。3.讲一讲1-2自然段小毛虫的故事(1)借助板书,把小毛虫的生活“讲清楚、讲完整、讲生动”。(2)自己讲、小组内互讲、评星。(3)请学生讲。(4)评价。4.浅学第3自然段,感受道理(1)提问:同学们,如果你是这只小毛虫,看见自己周围的昆虫能飞能跳,而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但是文中的小毛虫是怎样的呢?请你从第3自然段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尽管如此,他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2)是呀,他并不悲观,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乐观)。他不羡慕任何人,这里的任何人可能是指谁?(除了小毛虫以外的所有人就叫做任何人)(3)他为什么那么乐观呢?——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5)说说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那小蜜蜂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采蜜。七星瓢虫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捉蚜虫。优秀的小主播们,你们现在也在做着最应该做的事情呢!就是讲好小毛虫的故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以及和其他生机勃勃的小昆虫进行对比,感受小毛虫的“可怜”。借助“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体会小毛虫的“笨拙”。在了解小毛虫生活的基础上,借助板书把小毛虫的生活“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同时鼓励生生互评,提高了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也是“学教评”一致性的体现。(四)生字书写1.小毛虫还给我们带来了3个生字呢!(出示:纺、织、编)(1)发现异同。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又宽。都有绞丝旁。(2)提醒书写:这三个生字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撇”。但是这三个撇的位置、长短都不一样。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撇要穿插到绞丝旁的下方。(范写)“编”的方框里是一横两竖,就像一个草字头。因为我们可以用草编织很多东西。请小主播们伸出金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书空。(3)出示标准:规范、端正、整洁。接下来,请大家按照三星标准——规范、端正、整洁。打开作业本,把这三个字各写一遍。表扬小朋友们写字的姿势特别好。(4)展示、评价。2.小结:优秀的小主播们,这节课认识了这只笨拙但很努力的小毛虫,下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毛虫是怎么编制茧屋、破茧成蛾的,还要继续讲好小毛虫的故事,争取得到金话筒的勋章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都是绞丝旁。并注意“撇”的穿插,都要写到绞丝旁的下方。在书写时,利用三星评价“写端正、写规范、写整洁”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学反思一、读懂故事:借助关键词,体会感悟《小毛虫》作为一篇童话故事,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2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并不困难。我采取“圈一圈”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可怜”“笨拙”,并围绕这两个关键词。通过练说“既会……也会……更会……”来感受其他的昆虫的“生机勃勃”,并和小毛虫的现状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可怜”。抓住“九牛二虎之力、一点点、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并运用动画理解“挪动”,体会小毛虫因为爬得慢而更显“笨拙”。理解了1-2两个自然段,也为接下来讲好小毛虫的生活做好了铺垫。二、讲好故事:借助板书,生动叙述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借助提示讲好故事。在学习了1-2自然段的基础上,提示学生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话讲好小毛虫的生活。在讲故事之前,出示讲故事的标准“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完整、清楚”在学习了前两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做到并不难。但是讲生动对于学生来说,要求略高。因此,在引导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在讲述时可以关注文中描写昆虫和小毛虫的动词,加上自己的动作,从而使这个故事更加生动。先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再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按照三星标准评一评,激发了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助力学生有条理地把故事讲好。三、指导书写:借助三星标准,写好生字生字书写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在教学“纺、织、编”这3个生字时,先请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偏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3个生字都有“撇”,但在每个字中的位置长短不同,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在范写时,重点强调“编”里面只有一横两竖。学生自己书写时,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端正、规范、整洁”,并借助三星标准对学生的生字进行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写好生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