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原创定制卷三(PDF版,含答案+答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原创定制卷三(PDF版,含答案+答卷)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
原创定制卷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学校举办以“河南印象·非遗记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灵宝剪纸”实践
为了更好地传承“灵宝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开展了“灵宝剪纸”实践课。
1.下面是本次实践课对“灵宝剪纸”的介绍,请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
灵宝剪纸,这一民间艺术9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
女就开始用金银箔或纸剪成各种花草图案,用来美化装饰生活。步入明清,灵宝剪纸更是
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装饰之中,如鞋面、门窗等,这些作品无不彰显着灵宝剪纸的独特魅
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灵宝剪纸自然形成了粗犷、质pǔ、率真的艺术特色。
(1)请根据语境为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承载(
粗犷(
(2)请将拼音所对应的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gur


活动二:“汴绣”文化讲座
2.学校邀请汴绣传承人到校为同学们开展讲座,下面是小文在讲座中记录的内容,请你根据
提示,将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分)
汴绣也称“宋绣”,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北宋初年,太祖在京师
东京设立绫锦院,使东京的刺绣业得以迅速发展。北宋崇宁四年,朝廷在开封成立专门
教授刺绣的文绣院,使宋代刺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到宋徽宗时,文绣院开设了绣
画专科,而且形成了相应的绣品生产培训和管理制度,汴绣达到了成熟水平。宋室南迁
后,大批优秀的汴绣工匠被带到了南方,汴京刺绣业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经几代汴绣艺人努力发掘整理宋代刺绣技艺,总结汴绣针法,使汴绣工艺日臻完善成熟。
设立绫锦院
成立文绣院

汴绣工匠被带到南方

北宋初年

宋徽宗时
宋室南迁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迅速发展
发展到新水平
达到成热

日臻完善成熟
3.讲座结束后,全校学生进行相关问卷了解并对汴绣的市场发展进行资料调查,得到了以下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数据,请结合数据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写出两点即可)(4分)
■人数
400-
·市场规模(亿元)
300
400
200-
300
100-
200-
0

100-
非常有一定听说过不太完全不
0
了解了解
了解了解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图一全校学生对河南非遗汴绣的了解程度
图二
汴绣近5年的市场规模发展图
活动三:“信阳民歌”展演
为激发同学们对河南传统民歌的兴趣,学校举办了“信阳民歌”展演,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4.小语搜集了介绍“信阳民歌”的语段,请你帮其重新排列,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3分)()
原始的信阳民歌源于劳动生活等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至清末民国时期达到成熟
和兴盛。信阳民歌主要包括小调和劳动歌曲两大类型。
①信阳地处河南南部,处于南北民歌过渡地带②信阳民歌又可细分为情歌、小调、灯歌、
会歌等十余个类别③而灯歌、会歌往往以管弦或打击乐伴奏④情歌、小调多为无伴奏
即兴演唱⑤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信阳民歌兼具南北方民歌之长的特点
A.②④③①⑤
B.①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③④
5.“信阳民歌”唱出了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歌吟出了文人内心的波澜起伏。请你在横线
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体会“诗词人生”。(8分)
古诗文记录精神追求:读《鱼我所欲也》中的“二者不可得兼,①
”,我们明白
了真正的勇士会坚守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古诗文蕴含无限哲思:读《次北固山
下》中的“②
,③
”,我们领悟到世间万物新旧更替,未来必定更加美
好的哲理;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④
,⑤
”,我们明白了
世事难以完美的道理。古诗文传递精神财富:读《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

”,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忘我的心境,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读《泊秦
淮》中的“⑦

”,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
切忧虑,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黑和绿的对峙
蒋子龙
①黑天四垂,怒云搅动,对大地越抱越紧,越压越低。大地虽有无尽的绿色,却显得娇嫩脆
弱。有一绿柱挺立其间,仿佛是绿色选出的代表,硬顶着暴怒的老天。
②这是一个军人,戴着绿色大壳帽,穿一身绿军装,肩上扛着大校肩章。他站在海洋一般平阔无
际的大豆地里,大豆长得茁壮而整齐,如刀裁的一样,他就显得格外突出,成了豆地里的一根柱子。
③他身躯精壮雄健,眼光湛湛,死死盯住头顶上变幻莫测的乌云。这就是总后勤部嫩江基
地主任郑完植大校。他领导着三千多名官兵,耕种着四十四万亩黑土地。大豆长势茂盛,如无
意外今年又是丰收。丰收的概念就是产出两亿多斤大豆,上缴八千多万元利润。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
原创定制卷三
参考答案

详解详析
-、1.(1)zi
gung(每空1分,共2分)
(2)瑰

每空1分,共2分)
2.①北宋崇宁四年②开设绣画专科,形成相应的绣品生产培训和管理制度③逐渐衰落
④发掘整理宋代刺
绣技艺,总结汴绣针法(每空1分,共4分)
3.示例:①全校学生对汴绣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大多数学生对汴绣只是听说过或不太了解。②汴绣近5年来在
市场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4.A(3分)【解析】观察选项可知,首句为②或①句,②句进一步细分了信阳民歌的类别,①句介绍了信阳的地
理位置。根据前句介绍信阳民歌的主要类型可知,紧接着应该是对这些类型的进一步划分,故②句应为首句,
排除B、D两项。③向描述了灯歌、会歌的演奏特点,④句描述了情歌、小调的演唱特点,再根据转折词“而”可
知,④向应在③句前。根据⑤向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可知,⑤句应紧承①句。综合以上分析,正确顺序应该
是:②④③①⑤。
5.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海日生残夜③江春人旧年④人有悲欢离合⑤月有阴晴圆缺⑥悠然见南山
⑦商女不知亡国恨⑧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二、(一)6.示例:(1)居安思危(2)面对即将降临的冰雹,不选择听天由命,而是做最后的努力(3)勇敢无畏
(4)准确判断冰雹云的形成和运动,下令开炮,驱散冰雹云(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7.“柱子”指郑完植,意味着他准备与即将降临的冰雹展开较量;也暗示郑完植在这场“战斗”中是军队与人民的
支柱。(答出“表层含义”给2分;答出“深层含义”给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8.郑完植与冰雹云的“对峙”并非将自然视为敌人,而是一种敬畏与尊重的体现。“谢谢合作”既表达了他对自然
的谦逊态度,也透露出对自己历经努力取得的成果的欣慰,更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需要
相互“合作”才能共生的深层认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9.示例:郑完植面对冰雹的威胁,用高炮轰击云层,最终成功驱散冰雹云,郑完植用科学的手段与自然达成平衡,
强调敬畏自然,要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自然。牧羊人植树数十年,遵循自然规律,将荒漠变为绿洲,体现了人类的
毅力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二者均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智慧与责任感。(方式与理念每点1分,共同
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二)10.(3分)B【解析】材料二中未表明儿童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每天的饮水量应该随之增加,且由材料二
中的表格信息可知,不是所有食物类别的日均建议摄人量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如蛋类、奶类等食物,6岁及
以上儿童青少年日均建议摄人量低于或等于5岁及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因此,B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
11.①我国儿童肥胖率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肥胖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②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充斥着
高糖、高油脂食品,合理膳食,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是重中之重。③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
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国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超
重肥胖防控工作。(每点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共4分)
12.①适当增加水果、蛋类及水产品的摄人。②谷类食物摄人较多,应适当减少。③谨防泡菜等高盐食物导致每
日摄人盐分过多。(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三、(一)【参考译文】【乙】(黄帝)白天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游历在华胥氏的国度。华胥氏的国度没有
首领,(一切)顺其自然。那里的百姓没有嗜好和欲望,(一切)顺其自然。(他们)不知道安乐生存,不知道厌恶死
亡,所以没有短命,早死(的人);不知道偏爱自己,不知道疏远外物,所以没有喜爱和憎恨;不知道违背,不知道顺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