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课件45张】-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口【课件45张】-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人口
人口
第一章第二节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分析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0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01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03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ons
目录 content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01
世界人口大国
The population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02
人口分布不均
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数量
14.12 亿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人①
①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世界人口大国
世界人口分布
(国旗的大小表示国家/地区的人口)
1.1
Tips:中国各省份的人口堪比一个国家
找找看你所在的省份人口抵得上哪个国家呀?
中国人口数量是怎么一步步“吞掉”各个国家,增长到14亿的?
人口增长
读图,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有何变化?
1949
增长较慢
增长迅速
1.2
思考:为什么在1949年前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变化大?
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
原因:
社会不稳定
经济发展缓慢
医疗卫生条件差
人口增长缓慢
原因:
社会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人口增长加快
人口增长
读图,为何在1982年后,中国人口增速放缓,占世界人口比重也持续下降?
目前,我国人口已不足世界总人口的1/5
1.2
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
Family Planning
实施时间
目的
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3
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人口众多,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消费者
我国众多的人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生产者
16.60%
13.26%
70.14%
17.95%
18.70%
63.35%
P14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1. 根据表1.3的数据,参照图1.11中已绘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完成图1.11的绘制。
P14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2. 总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P14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3. 从劳动力供应和消费的角度,讨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供应:
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适龄劳动人口缩减,会提高用工成本,削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制约经济增长潜力
消费:
老年群体扩大催生医疗、养老等需求增长,但会挤压教育、母婴等传统消费;
年轻人口减少可能降低创新活力与新兴消费动力,倒逼经济向服务型、技术密集型转型
人口政策调整
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我国全面实施
“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6年
我国开始实施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并配套支持措施
2021年
1.4
“200秒看我国生育政策演变”
P14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4. 谈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应对老龄化
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劳动力减少,养老压力增大
优化劳动力结构
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经济发展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支撑
平衡区域发展
东北等地人口外流严重,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引发“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等
改善家庭结构
独生子女家庭抗风险能力弱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密度
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千米2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60人/千米2
二者相比接近2.5倍
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2.1
人口分布
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说说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东密
西疏
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千米
人口密度低于10人/千米
腾冲
黑河
东南部面积43%
人口占94%
西北部面积57%
人口占6%
2.2
思与学: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的直线,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利用各县人口与土地面积数据,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他从图中发现,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省腾冲县(今腾冲市)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他将这条线作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
直至今日,虽然我国人口增长了2倍多,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格局却一直没有改变。
胡焕庸(1901—1998)
P17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1. 在图1.12中找出黑河一腾冲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省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P17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2. 在图中找出江苏和青海,根据表1.4的资料,计算两省的人口密度并填入表中。
791
8
青海的面积是江苏的几倍?
人口是江苏的百分之几?
6.74
7%
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
提示:可以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角度考虑
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地形因素
人口稀疏
人口稠密
以平原、丘陵
为主
以高原、山地为主
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气候因素
人口稀疏
人口稠密
气候适宜
降水较多
气候干旱
降水较少
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交通因素
线路密集
交通发达
线路稀疏
交通欠发达
人口稀疏
人口稠密
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
人口稀疏
人口稠密
开发较早
经济较发达
开发较晚
经济较落后
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多平原、丘陵,地形平坦
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交通发达
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发达
东南部
人口稠密
多高原、山地,
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交通线路稀疏,欠发达
开发较晚,经济落后
西北部
人口稀疏
P17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3. 针对下面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我国西部虽然土地面积广阔,但很多地方是沙漠、高山,干旱缺水,生产生活条件差。如果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可能会破坏西部的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和沙尘暴。
东部可以通过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或帮助西部发展特色产业(如新能源、旅游)。比如在西部建太阳能光伏电站,既能利用当地资源,又能创造就业,还能保护环境。这样既不会盲目增加西部人口,又能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
城乡人口变化
观察中国城镇人口变化图,说说我国城乡人口有何变化?
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
目前,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3
1980年:深圳建市时,常住人口约33万;2020年:常住人口约1,768万;
1980年:建市初期建成区面积仅3平方公里,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928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近50%。
深圳市2020年城镇化率为99.54%,位居全国第一。
课堂小结
疆域
地理位置
领土范围
陆地领土
海域
四至点
濒邻海洋
邻海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课堂小练

2024年年末我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954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2万人,实现了阶段性的“止跌反弹”。图8为2015~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2024年期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年份是( )
A.2016年 B.2019年
C.2022年 D.2024年
C
2024年年末我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954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2万人,实现了阶段性的“止跌反弹”。图8为2015~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的是( )
①发放生育津贴 ②增加育儿假期 ③降低养育成本 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15.6%。读“我国2001-2100年农村和城镇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01-202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是(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不断上升 D.不断下降
C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15.6%。读“我国2001-2100年农村和城镇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鼓励农民进城务工②实施“三孩”政策③大力发展老龄产业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岁~64岁)人口数之比。少年抚养比是指少年儿童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1980~2030年我国人口总数、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出生人口政策由放开“二胎”政策到现阶段实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密度
B.鼓励生育,优化年龄结构
C.提高人口的素质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B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岁~64岁)人口数之比。少年抚养比是指少年儿童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1980~2030年我国人口总数、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可能推动发展的产业是( )
A.房产开发
B.养老医疗
C.婴幼产业
D.物流行业
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非常均匀 B.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C.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D.东部地区地多人少
8.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 B.漠河——腾冲
C.秦岭——淮河 D.南岭——珠江
C
A
根据国家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人口比上年减少208万,全国总人口14.1亿,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1.48‰,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和面积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材料推断出中国目前( )
A.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B.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10.面对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状况,下列采取措施的不合理是( )
A.延迟退休 B.降低移民标准,大量地接收海外移民
C.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D.落实“二孩”生育政策
C
B
读下侧“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我国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B.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
C.荒漠地区的人口比较稠密
D.地形崎岖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
12.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黑河——腾冲线
C.祁连山——阴山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
B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四省区中,人口密度自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①山东省; ②西藏自治区;
③山西省; ④陕西省
A.③④①②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B.今后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减少
C.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D.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C
B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B.西部的计划生有政策落实得力
C.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数量巨大
D.东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16.关于我国东部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湿润
③多高原山区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