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议题式教学】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议题式教学】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曹狄
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1.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2.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孝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我们只有正视这些挑战,才能把国家为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战略和国策,转化为人们日常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但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具体的行动方案。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的态度,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观,认可绿色发展道路。2.道德修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做到减碳生活。3.责任意识:知道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措施。2.认识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 1.理解并内化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2.把握绿色发展的理念,并能够分析其在实际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世界地球日》,引发学生思考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必要性。
环节二 议题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题情境一】:地球的给予和人类的“回馈”。议学任务一:总结、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学小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思考与回答,捋清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引导学生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环节三 【议题情境二】:《黄河保护法》的颁布议学任务二:国家为什么要颁布《黄河保护法》?根据该法律的部分内容摘录,请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学小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有准则、国策、发展理念。 分小组讨论,圈划材料关键词句,联系教材知识,做好讨论记录并进行分享展示。 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结合阅读材料增强理论说服力。
环节四 议题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议题情境三】:茂名的蝶变议学任务三:我市的蝶变启示我们该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议学小结: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共五点做法。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分享与总结。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环节五 【议题情境四】:共建美丽中国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议学任务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我们应该怎样做?议学小结:未来在我们手中,低碳生活人人参与。 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通过学生的分享实例,实现教学活动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践行绿色理念的认同感。
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共筑生命家园,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走绿色发展道路。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学生分享与总结 升华情感,激发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完成《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分层练习,巩固绿色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拓展作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议题情境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参与度不高、部分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27张PPT)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
(部编版)九年级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观,认可绿色发展道路。
道德修养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做到低碳生活。
责任意识
知道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
为何我们会对日本的行为如此愤怒?
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请谈谈你的启发
议题二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议题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议题: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UPHOL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阳 光
氧 气
石 油
水 果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ith Pictures
结合图片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主食
地球的给予
乱砍乱伐 土地荒漠化
环境污染 生物灭绝
水土流失 山体滑坡
大气污染 雾霾严重
垃圾乱排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
And What Have We Humans Done To Nature
人类对大自然的“回馈”
议学任务一:总结、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总)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黄河保护法》是继《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后,我国在流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该法已于2023年4月1日实施。
《黄河保护法》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出现26次之多。以下为《黄河保护法》的内容摘录:
议学任务二:国家为什么要颁布《黄河保护法》?根据该法律的部分内容摘录,请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家实行黄河流域重点水域禁渔期制度。
组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降低农业耗水量。禁止取用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
禁止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
二、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总书记于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知识拓展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ADHERE TO THE PATH OF GREEN DEVELOPMENT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上交本地书写的绿水青山答卷,其中广东省茂名市的答卷尤为让人瞩目。
以前的露天矿
今天的露天矿公园
城市“伤疤”变成生态公园 废弃矿坑实现华丽转身
当年开采油页岩的位置还蕴藏许多矿产,茂名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放弃采矿收益,引水、种树、建馆、修路,抚平这一历史“伤疤”。油页岩大矿坑被修复成翡翠湖,成为市民的后花园,落霞与白鹜齐飞,璀璨夺目。
位于茂南区的小东江,是茂名的母亲河,孕育着茂名的水土、人文与茂名建市后的繁华璀璨。然而在石油工业快速发展时期,这条母亲河曾饱受石油工业污染,由于江面漂满油污被称为“火水河”,后又遭受养殖污水、生活污水污染。
党的十八大以后,茂名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清洁能源替代,从全域大气污染防控、污染防治到茂名重化工业区域联防联控;从污染减排、机动车尾气排放到绿色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由点到面全线铺开,“蓝天保卫战”立体作战图日益清晰,力度空前,成效斐然。
议学任务三:茂名的蝶变启示我们该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茂名由于重化工业高速发展,和许多石化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
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茂名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滨海绿”和“茂名蓝”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丽宜居的景象。
如 今
茂名的华丽蝶变
三、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近年来,茂名全产业链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培育一批超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并形成绿色林果林药产业体系。如今,茂名经济林种植面积约401.2万亩,年产值约400亿元。
2023年,茂名深入推进绿美茂名生态建设行动方案,以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深入推进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茂名样板上取得新突破。
三、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近年来,茂名坚持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加速绿色洁净企业建设步伐,做足“绿”功夫,赋能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茂石化先后投入48亿多元,实施166个增绿减碳项目、135个节能降耗项目,节能92万吨标准煤,相当于5年植树1.28亿棵;节水5889万吨,相当于5年节省了4个西湖的水量。同时持续实施节能降碳项目。
三、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近年来,茂名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耕地保护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清醒认识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25日茂名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三、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三、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总)
共建美丽中国
数读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探究四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议学任务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我们应该怎样做?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人人参与
人走灯灭
低碳出行
节约水资源
多用环保袋
节约用纸
日常生活低碳微行动
光盘行动
创新改变生活
课堂小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筑生命家园
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