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解释突触的信号传递。
通过对药物依赖和毒品成瘾的分析,认同健康的生方式。
情境导入
人群中,突然有人从后面拍了一下你的肩膀,你立即转过头去,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笑脸。乒乓球台前,你的伙伴发球后,你迅速击球,在空中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这些行为和动作的完成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1. 神经调节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准确
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效应器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传入神经
2. 神经冲动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01.动作电位期间膜的极性变化
A.静息电位,极化状态
+
+
+
+
+
+
+
+
+
+
+
+












内负外正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两侧存在电势差,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即静息膜电位是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也就是说,膜处于极化状态。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发生动作电位期间,反极化
在膜上某处给予刺激后,该处极化状态被破坏,称为去极化。在极短时间内,膜内电位会高于膜外电位,即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形成反极化状态。
内正外负
+
+
+
+
+
+
+
+
+
+
+
+












01.动作电位期间膜的极性变化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1.动作电位期间膜的极性变化
C.复极化,重建膜电位
接下来神经纤维膜又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即复极化状态。
内负外正
+
+
+
+
+
+
+
+
+
+
+
+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也就是动作电位——膜外负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的过程,全部过程只需数毫秒。
为什么在神经细胞膜上会出现极化状态呢?这是由于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外钠离子浓度大。膜内钾离子浓度大,而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造成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异。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02.钾离子和钠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外的浓度
离子 细胞质中的浓度/(mmol L-1) 细胞外液中的浓度/(mmol L-1) 比值
钠离子 15 150 1:10
钾离子 150 5 30:1
钾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而钠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小于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膜内
膜外
Na +通道
K +通道
只允许Na+内流
协助扩散
只允许K+外流
协助扩散
Na+-K +泵
每消耗1分子ATP,泵出3个Na+的同时泵入2个K+
主动运输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
------------
++++++++++++
------------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Na+
膜外
膜内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静息状态:(K+外流,协助扩散)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
------------
++++++++++++
------------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
++----------
--++++++++++
++----------
Na+
膜外
膜内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K+
Na+
Na+
动作状态:(Na+内流,协助扩散)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Na+进细胞,K+出细胞:协助扩散
Na+出细胞,K+进细胞:主动运输(钠钾泵)
神经细胞膜每受到刺激一次,会有部分Na+内流和部分K+外流,长此以往,神经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状态将不复存在。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丹麦生理学家斯科(Jens C.Skou)等人发现,Na+-K+泵是一种钠钾依赖的ATP酶,能分解ATP释放能量,将膜外的K+运进细胞,同时将膜内的Na+运出细胞。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正是由Na+-K+泵维持的。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K +通道
K+通道
Na+-K+ 泵
神经细胞的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相关:①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如蛋白质为大分子,这些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②细胞膜上存在Na+-K+泵,每消耗1个ATP分子,逆着浓度梯度,从细胞内泵出3个钠离子,但只从膜外泵入2个钾离子。③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膜内的钾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扩散到细胞外,但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膜外的钠离子不能扩散进来。这些因素使得神经细胞膜上出现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静息时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在神经纤维膜上存在离子通道,其中包括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钠通道开放,于是膜外钠离子在短时间内顺浓度梯度大量涌入膜内,使膜内电势升高,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但在很短时间内钠通道又重新关闭,钾通道随即开放,钾离子又很快涌出膜外,使得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外正内负的状态。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堂小结
(1)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
(2)细胞膜上的Na+-K+泵每消耗1个ATP分子,从细胞泵出3个钠离子,但只从膜外泵入2个钾离子。
(3)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但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
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随堂小测
1.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Cl-大量流出膜外 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Na+大量流出膜外
C.对Na+的通透性比较小,对K+的通透性比较大 D.对Na+的通透性比较大,对K+的通透性比较小
答案:C
解析:静息电位的原因是K+外流,故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比较小,对K+的通透性比较大,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随堂小测
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答案:A
解析:A、由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内,所以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A正确;
B、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Na+流入是被动运输,B错误;
C、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Na+排出是主动运输,C错误;
D、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Na+流入是被动运输,D错误。
随堂小测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D
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感谢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