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3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对刺激做出反应学习目标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解释突触的信号传递。通过对药物依赖和毒品成瘾的分析,认同健康的生方式。情境导入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的刺激并做出反应,直接调节或控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神经系统进行调节的方式是怎样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协调各种生理活动的呢?1. 反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实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概念:脑和脊髓适用范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注意:植物、单细胞生物等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它们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是反射,而是应激性,例如含羞草的“害羞”,草履虫逃避刺激等。结构基础:反射弧情境导入活动:分析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末梢。它能接收刺激,并把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由感觉纤维传入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元为感觉神经,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神经中枢脑或脊髓,对来自传入神经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整合。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其中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效应器传出神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产生相应的效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如何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2.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①神经节②神经元连结处(突触结构)③看脊髓灰质前后角信号传递方向后角进前角出(窄进宽出)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有神经节无神经节与 相连与 相连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3. 刺激是以兴奋形式在反射弧中传递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在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中,兴奋还会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所以你会感觉到手被扎或腿被叩击了。一切感觉(嗅觉、听觉、味觉、痛觉、渴觉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都不属于反射。脚被钉子扎并缩回来后,为什么还会感觉疼痛?这说明兴奋还可以在哪里传导?活动:分析反射弧的组成结构破坏对反射的影响感受器被破坏传入神经被破坏神经中枢被破坏传出神经被破坏效应器被破坏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1.脊髓脊髓从脑发出,并沿着脊柱向下延伸白质灰质脊神经脊髓参与完成的基本反射都是在高级中枢的调节下进行的。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集中的部位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主要为上下纵行的神经纤维,色泽白亮。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调控器官、系统的活动2.脑脑位于颅腔内,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中脑脑桥延髓脑干大脑小脑是脊髓与大脑间的上下通路,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循环等活动的基本生命中枢。小脑位于脑的后部,调节躯体运动,控制躯体的协调与平衡。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通过胼胝体连接。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之间隆起的部位称为脑回。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调控器官、系统的活动01大脑的结构组成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大脑皮层。结构人的大脑有着丰富的沟回(沟即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使得大脑在有限体积的颅腔内,可以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沟回与脊髓的联系大脑通过脑干与脊髓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导脊髓。大脑皮层小脑脑桥延髓脊髓脑干大脑大脑半球可分为四个叶:额叶:位于中央沟之前,外侧沟以上颞叶:位于外侧沟以下顶叶:位于外侧沟以上,中央沟和枕顶沟之间枕叶:位于枕顶沟后方右半球外侧面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调控器官、系统的活动大脑位置 功能中央前回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枕叶后部 视觉中枢颞叶上部 听觉中枢右半球外侧面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调控器官、系统的活动活动: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行为的影响患者A 男,40岁,失足从高处坠落,臀部着地摔伤,急送医院就诊。CT检查见第11胸椎压缩性骨折,脊髓受压。局部明显压痛,双下肢瘫痪,感觉丧失。有排尿活动,但不受控制。经医生诊断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例一A患者脊髓中排尿中枢正常,联系大脑的上下行传导束受损。患者B 女,53岁,于入院前一日下午4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当时肢体活动正常,1h后出现四肢抖动,强哭强笑,行为异常,送医院就诊。CT检查提示:左侧额叶脑出血(量约20ml)。为进一步诊治,以“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收住神经内科。病例一活动: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行为的影响B患者脑部部分神经中枢受损。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下图是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中央前回足小腿大腿躯干前臂手面部表情流涎发声咀嚼吞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是倒置的。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是大脑皮层参与的高级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学 习 训 练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维持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消退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刺激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数量 有限 几乎无限神经中枢神经联系意义联系 条件反射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举例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生来就有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终身性、不会消失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大脑皮层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可以消退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布罗卡区韦尼克区布罗卡区:患者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思想,后人称之为“表达性失语症”。韦尼克区:患者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它的意义,后人称之为“听觉性失语症”。语言活动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受损后症状:患者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受损后症状:患者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它的意义。传出神经①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②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不受意识支配受意识支配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植物性神经,也称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组成作用是相反的植物性神经调节内脏的活动植物性神经调节内脏的活动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拮抗的。这种交互作用使得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更灵敏、更有效、更准确。身体的绝大多数内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也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交感神经(人体兴奋状态)瞳孔、支气管血管心跳胃肠蠕动扩张收缩加快抑制副交感神经(人体安静状态)收缩减慢促进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有利于保护机体;植物性神经调节内脏的活动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脑脊髓反射中枢课堂小结随堂小测1.互联网云脑的云神经反射弧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B.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C.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D.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组成,是非条件反射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故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A正确;题干信息: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表明了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B正确;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C正确;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即两个神经元组成,是最简单的反射弧,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随堂小测2.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抗衡又协调统一。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功能,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在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植物神经系统全为传出神经B.植物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系统C.人由害怕转为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瞳孔收缩D.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抑制胃肠蠕动,故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食答案:B解析: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A正确;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故植物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系统,B错误;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所以人由害怕转为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瞳孔收缩,C正确;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抑制胃肠蠕动,故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食,D正确。随堂小测3.人体右肩体表与胆囊共用中间神经元。胆囊部位发炎产生胆囊炎,会出现右肩体表疼痛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A、C神经元均是传入神经元B.胆囊炎发作时,兴奋在B上双向传导C.胆囊炎症经脊髓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D.牵涉痛形成过程中神经元A没有产生兴奋答案:B解析:A、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区别在于,传入神经有神经节,传出神经无神经节,图中的A、C神经元有神经节,所以均为传入神经元,A正确;胆囊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当胆囊炎发作时,兴奋在B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胆囊炎症所产生的痛觉信号是通过脊髓传导至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觉,C正确;神经元A所在的神经元属于突触前膜,所以牵涉痛形成过程中神经元A不会产生兴奋,D正确。感谢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