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5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能翻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禁止交流和借阅。 3.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5.在答题卡上,判断题、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将“ ”涂黑,错误的将“×”涂黑)
1.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2.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4.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5.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6 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7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8.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9.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10 促进发展,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2025年4月25 日凌晨,浩瀚星河见证了中国航天又一历史性时刻——随着 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演。
A.神舟 B.羲和 C.墨子 D.夸父
1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与此观点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3.“银发与青丝共舞”展现了新时代的蓬勃气象。
实验室里,白发院士带着“00后”钻研芯片技术,突破了“卡脖子”的技术。 敦煌壁画修复队里,老师傅拿毛笔补千年裂纹,年轻人用电脑建模还原色彩,老手艺撞上新科技,让壁画“返老还童”。 贵州“村超”足球赛场上,老球员当军师出主意,年轻球员当先锋猛冲锋。
以上体现了
①奋斗是专属于年轻人的青春底色
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每个人都是主角
③只有在跨龄合作中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④不同年龄群体优势互补,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5年2月,北京市教委、体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初中每天一节体育课,杜绝“不出汗”的体育课;学校或集团校每年春季、秋季应分别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体育节和运动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科学精准提升学生体质……这些举措
①体现了政府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②体现了数字赋能体育,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学生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④有利于学生养护精神,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整理与收纳等劳动课程。开设这些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
①提高生活技能,增强自立能力
②体悟劳动价值,以热爱劳动为荣
③重视劳动实践,替代书本学习
④拓展兴趣爱好,消除学习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 月 1日起施行。为落实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
A.公开审理故意损毁文物案件
B、对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行为提起公诉
C.直接打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
D、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检查
17.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2025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等17个新职业。拟增加旅拍定制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等42个新工种。职业“上新”
①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需要
②表明从事新职业更能创造人生价值
③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顺应时代的变化
④启示我们要发挥个性特长,只选择新兴职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截至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营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班师生围绕一些博物馆的主题展览结束语展开了交流。
序号 主题展览的结束语 学科理解
① “让过去拥有未来。” ——陕西考古博物馆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要原汁原味地传承
② “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以史为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 “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 ——重庆自然博物馆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上海天文馆 梦想照亮未来,仰望星空比脚踏实地更重要
以上学科理解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L.③④
20.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跨越山海、火速驰援……他们用专业与汗水书写了中国担当,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温度,得到了缅甸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肯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积极采取行动,担当大国责任
②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救援没有国界
③我们要不计代价地帮助他国,维护公平正义
④自然灾害是当前最主要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40分。
21.(6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人际交往的困惑与烦恼。
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以上困惑与烦恼,提出合理建议。
22.(10分)2025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某班同学围绕民法典开展学习探究。
“典”出有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断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宪法和民法典的关系。(4分)
“典”亮生活
五年来,民法典以法之名,守护人民的美好生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为什么能“典”亮生活。(6分)
23.(6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个关乎发展的新名词,它们体现了时代的脉搏,也是发展的风向标,折射出中国经济“新”意满满。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新名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
24.(8分)某校开展了“青春守护中国粮”主题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制作的宣传展板。
板块一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500公斤,高于人均400 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但随着居民膳食结构升级,肉蛋奶消费增长带动饲料粮需求大幅上升(如生产1斤猪肉需消耗3—4斤粮食),我国仍需进口粮食来弥补缺口。
板块二 为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024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部署了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
板块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请结合活动主题和展板内容,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 100字。
25.(10分)前进,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使命!
【聆听前进的声音】
歌词节选 时代背景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出自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歌曲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豪迈气概。
“前进!前进!向前进!挺起胸膛何惧风浪!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 出自歌曲《走向复兴》。歌曲传递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在“前进”的歌声中,感受到怎样的力量。(4分)
【吹响前进的号角】
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勇无畏,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战天斗地;从誓把山河重安排“劈开太行山”,到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信念,到“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决心……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不断前进的史诗。
(2)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青少年该如何担当使命,和国家一起不断前进 请你以“前进”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6分)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80字。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 2. √ 3.× 4. √ 5.×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 (20分)
11-15ADCBA 16-20DBBCA
三、非选择题(40分)
21.①与父母沟通时,先冷静倾听需求,用平和语气表达感受,避免情绪化顶撞,事后主动道歉。②对待老师的批评,要理解是对学习的关心,课下诚恳认错,承诺遵守课堂纪律。③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主动坦诚交流,换位思考,若自己有误及时道歉,或请老师协调解决。 (每点2分,共6分)
22.(1)①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民法典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②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民法典是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每点2分,共4分)
(2)①民法典规范民事主体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为处理生活纠纷提供法律依据。②通过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如财产权、人格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友善等道德准则,促进社会和谐。 (每点2分,共6分)
23.①“瞪羚企业”代表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如AI、智能设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投资于人”聚焦民生福祉,通过扩大就业、增收减负等举措,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③两者均顺应时代需求,前者激活创新活力,后者夯实民生基础,共同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民幸福。 (每点 2分,共6分)
24.示例:“青春守护中国粮”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我国粮食产量虽稳,但饲料粮需求激增,仍需进口补缺口。节约粮食既是传承美德,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为此,我们倡议:
①践行“光盘行动”,点餐适量,剩餐打包,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②宣传《反食品浪费法》,劝阻浪费行为,推动“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
③关注粮食安全知识,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从自身做起,做节粮小卫士。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守护“中国粮”,共筑粮食安全防线!
倡议人:XX学校全体同学
2025年X月X日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体现行动倡议,不少于100字,8分)
25.(1)①感受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的革命斗争精神、建设热情和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②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起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 (每点2分,共4分)
(2)示例:以青春之我,与国家共前进
同学们:
从抗美援朝的英勇到脱贫攻坚的坚守,从改革开放的闯劲到科技自立的决心,中国始终在“前进”中书写奇迹。作为新时代青少年:
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勇挑时代重任。
我们要培养创新精神,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勇于实践,为科技强国贡献智慧,把“命脉”握在手中。
我们要传承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在担当中历练,在实干中成长,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
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与国家同频共振,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体现青少年担当,不少于80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