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第三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五月份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第三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五月份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雷山县第三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五月份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体现的思想是(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2.某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向学生征集宣传标语。下列标语适用的有( )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3.右边漫画,法律保护见义勇为体现的是( )
A.讲仁爱 B.重民本 C.守诚信 D.崇正义
4.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这表明( )
①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②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③我们要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④我们要向榜样学习,积极进取
A. 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中华民族倡导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勤俭节约的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卧薪尝胆,悬梁刺股
C.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 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
A.琴棋书画 B.诗酒花茶 C.诗书礼乐 D.诗词歌赋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有助于我们( )
①行大义 ②明是非 ③辨善恶 ④知荣辱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这说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是( )
A.自强不息 B.勤俭节约 C.爱好和平 D.团结统一
9.下列名言与“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相近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2024年4月2日,中央政法委发布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55位勇士光荣上榜。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倡导人们自强不息 ②鼓励未成年人舍己救人
③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 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②④
11.“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体现的是( )
A.重民本 B.讲仁爱 C.守诚信 D.尚和合
12.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这体现的思想是( )
A.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1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新征程上,要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大兴调查研究体现了( )
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 ②不断创造与创新,与时俱进
③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 ④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这体现的是( )
A.和而不同 B.文以载道 C.形神兼备 D.求同存异
15.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意义有( )
①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②有利于提升精神境界
③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④有助于坚守做人品格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立已达人,兼善天下。体现的思想文化是( )
A.社会和谐 B.向上向善 C俭约自守 D.中和泰和
1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体现了( )
A.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B.追求立象尽意,体现独特审美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18.民以食为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都是头等大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生活中的粮食浪费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不为物役,宣传勤俭节约美德 ②强化监管,制止餐饮浪费
③加强立法,严惩铺张浪费行为 ④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体现了(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当
C.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D.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20.2024年3月30日,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每一件都是让亿万网民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的年度优秀作品。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 )
①能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动力 ②能激发向上向善的行动力量
③能传递美好情感,传播正能量 ④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与回应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连续性文本(第21题,本题6分,根据图画,回答问题)
21.漫画析理
(1)三幅图片共同说明我们要弘扬和践行哪一中华传统美德 (2分)
(2)图片启示我们要怎样做 (4分)
三、阅读与思考(第22-24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2.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是开放包容的合作进程……
材料二: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
(1)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一思想文化 (4分)
(2)材料一从一个侧面体现“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什么 (2分)
(3)材料二启示我们要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2分)
23.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髓,涵盖了广泛的思想、道德、伦理、美学等方面。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独特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人文精神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4分)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它包括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涵盖了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学、科技等多个领域。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作用 (4分)
四、判断与分析(第25题,本题8分。)
25.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探究学习中,小明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
五、实践与探究(第26小题,共22分)
2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制了系列主题板报,请阅读后回客问题。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 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1) 请任选种核心思想理念, 谈谈你对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 (6分)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新时代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崇尚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勤学善思……他们是当代青少年身边的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举办“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8 分)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美国留学专攻航空技术的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作出回国参加建设的决定。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3) 从钱学森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哪一中华传统美德 (4分)
同学们想在校内开展一次有关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活动,请你提供两种活动形式。(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0 9 8 7 6 5 4 3 2 1 题号
C B A D C B A D B A 答案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题号
A A B D B A D C C A 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
(1)三幅图片共同说明我们要弘扬和践行哪一中华传统美德 (2分)
答:孝老爱亲
(2)图片启示我们要怎样做 (4分)
答:①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三、阅读与思考(第22-24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2.(1)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一思想文化 (4分)
答:材料一: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材料二: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2)材料一从一个侧面体现“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什么 (2分)
答:提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3)材料二启示我们要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2分)
答: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23.(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4分)
答: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②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中华人文精神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答对两即可,意思相近可给分)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答: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思想、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24.(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作用 (4分)
答: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的启迪。
(答对两即可,意思相近可给分)
四、判断与分析(第25题,本题8分。)
25.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探究学习中,小明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
答: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实践与探究(第26小题,共22分)
26.
(1) 请任选种核心思想理念, 谈谈你对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 (6分)
答: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③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④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⑤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⑥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任选一点回答即可,意思相近可给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举办“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8 分)
答:①有利于弘杨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②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符合题意即可)
(3) 从钱学森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哪一中华传统美德 (4分)
答: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同学们想在校内开展一次有关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活动,请你提供两种活动形式。(4分)
答: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手抄报比赛、开展朗诵比赛、开展征文比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