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期末模拟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甲的N极吸住铁钉,将另一块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平移接触磁铁甲的N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是N极,则铁钉会掉下 B. 若A是S极,则铁钉会掉下C. 不论A是N极还是S极,铁钉都会掉下 D. 不论A是N极还是S极,铁钉都不会掉下2.元素钌Ru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室温下具有独特磁性的元素,由图可知钌元素()A. 是非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为 44C. 相对原子质量是 101.1 克 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3.某同学学习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A.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B. 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D. 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4.如图所示为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导线A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伏B. 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不发光C. 在家庭电路中灯泡与插座并联D. 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5.下列关于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B. 发电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只与磁场方向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D. 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有关,与磁场方向也有关6.如图甲、乙、丙所示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⑦表示呼吸道,⑥是气体交换的器官B. 图乙中的⑧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C. 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 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甲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变化B. 乙表示加热氯酸钾(含少量MnO2)制取氧气时,固体物质种类的变化C. 丙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D. 丁表示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双氧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8.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电动机中的线圈转动是利用了惯性,所以线圈质量越大越好C. 电动机的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方向改变两次D. 电动机工作时,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9.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稀盐酸中后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铜丝和稀盐酸不反应) ( )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条变红色B. 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 该实验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D. 该实验充分体现了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10.为了确定某种土壤中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检测该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 分析该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 检测该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在该种矿质元素配置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D.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11.在量筒中插入一支正常生长的带叶枝条,将其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如图所示。24小时后,观察到整个装置的质量明显减少。该装置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 运输作用运走有机物12.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图中相同的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图中共有4种分子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C. 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各种原子以不同的方式可构成多种分子13.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最有可能是 ( )A. AxBy B. AyBx C. BxAy D. ByAx14.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科学家不必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15.图甲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B. 图甲中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小于血管①中的氧气浓度C. 当膈肌处于如图乙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D. 当膈肌处于如图丙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图甲中b过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6分。16.如图所示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17.某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了“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桶。(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硅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2)废电池应该投入标有________(填“可回收”“不可回收”或“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18.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实验。他们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了________。②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因是这些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而稍稍改变了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因是α粒子的质量远远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金原子核的质量。(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填字母)。19.如图表示的是根尖各部分结构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D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________作用,在根向土壤深处延伸时,不断地和土壤颗粒摩擦,有一部分细胞会死亡、脱落,但是这部分结构始终是存在的,并没有因为摩擦而减少或消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的生长是连续的。图A表示的是当前根的某一部位的细胞形态,过一段时间,它的形态将是________(填字母)。(3)图B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移栽植物时,如果该区域被破坏的较多,移栽植物将会出现________现象。20.如图所示,条形磁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闭合开关S,条形磁体向右做减速运动,则a端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欲保持条形磁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F应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提示】条形磁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二力平衡,闭合开关S,条形磁体向右做减速运动,说明电磁铁对条形磁体产生了一个向左的斥力。21.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且可行的方法。(1)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________________。(2)农民不光要除草,有时还要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为紫云英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就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可以人工配制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天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无机盐和水的需求,生产中经常要进行“通风”,其目的是适量增加________的浓度。(2)用于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________配制而成的。(3)甲图是某密封的大棚内一天24小时测到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大棚蔬菜叶片上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的情况。一天中蔬菜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___。a曲线所示的________时间段与乙图中A叶片情况对应。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示及分子具有的性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24.无痕窗花贴不用胶水就能吸附在平滑的物体表面,广泛用于节日装饰。对于其吸附原理,小嘉认为窗花贴与玻璃之间是通过静电作用而吸附,小科则认为可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因此,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如下探究实验:①小嘉把窗花贴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②小嘉取大小相同的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各1片,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观察比较;③小科取两片相同的窗花贴甲、乙,分别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并把其中一块玻璃片转移到玻璃钟罩内,进行抽气,观察比较两块窗花贴的情况;(1)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 ______ ;(2)在步骤②中,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 ______ ;(3)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25.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有时会不同,据此,小明对“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猜想2: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3:与磁场的强弱有关。(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可以判断,猜想1是________的。(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2,小明将足够大的磁体放在水平面上,驱动装置通过两根绝缘硬棒ab、cd使导体PQ沿直线水平向右运动。同一次实验,应使导体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3)若要探究猜想3,请写出简要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根据听到铃声逐渐减弱,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③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26.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滑动变阻器、发热电阻丝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电压为 220 V,发热电阻丝和电阻处于恒温箱内,图乙是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所在的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9 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30 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保持的温度升高,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时,接通电路,加热发热电阻丝能使恒温箱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并保持不变?27.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________处呈红色,因为此处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28.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为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为蓝色。则:(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为蓝色。(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蘸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为蓝色。(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9.有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所示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1 45.0 84.92 45.0 85.13 45.0 85.0平均值 45.0 m(1)表格中m=__________。(2)求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已知R元素的化合价为+3,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30.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既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实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_。(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3)计算滤液中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31.(本小题4分)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金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中膈肌由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 ______ (选填“a”或“b”),此时对应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曲线的 ______ 段(选填“ABC”、“BCD”或“CDE”)。32.(本小题10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 ______ 。(选填字母)(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 ______ 。(3)小金认为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比C更好,理由是 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4)若如图A所示的装置制备氧气,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______ (选填字母)。A.过氧化氢溶液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氯酸钾(5)若用C装置收集制备的氧气,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答案1. B 2. B 3. B 4. B 5. D 6. C 7. B8. C 9. C 10. D 11. C 12. C 13. C 14. D15. C16. A BCE D17. (1)非金属( 2)有害垃圾18. (1)①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②排斥③小于( 2)a19. (1)保护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 2)B (3)根毛区萎蔫20. 负极变大21. (1)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 2)紫云英被翻压在土里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合理均可)22. (1)二氧化碳( 2)比例( 3)18时 6~18时23. (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4.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 (3)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25. (1)错误( 2)匀速( 3)控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换用磁性强弱不同的磁体进行多次实验( 4)③26. (1)如图(2)变大(3)将的滑片向左移动 (4)50℃27. (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B28. (1)会( 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为蓝色29. (1)85.0 (2)9:8 (3)2730. (1)4.5 (2)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2KClO3 2KCl+3O2↑245 149 96x y 4.8克 x=12.25克,y=7.45克 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克。(3)滤液中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b CDE32. B 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纯净 CD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第1页,共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期末模拟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甲的N极吸住铁钉,将另一块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平移接触磁铁甲的N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是N极,则铁钉会掉下 B. 若A是S极,则铁钉会掉下C. 不论A是N极还是S极,铁钉都会掉下 D. 不论A是N极还是S极,铁钉都不会掉下【答案】B【解析】略2.元素钌Ru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室温下具有独特磁性的元素,由图可知钌元素()A. 是非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为 44C. 相对原子质量是 101.1 克 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A、钌元素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钌元素质子数是44,该选项说法正确;C、钌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101.1,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钌元素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3.某同学学习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A.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B. 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D. 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答案】B【解析】略4.如图所示为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导线A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伏B. 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不发光C. 在家庭电路中灯泡与插座并联D. 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答案】B【解析】略5.下列关于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B. 发电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只与磁场方向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D. 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有关,与磁场方向也有关【答案】D【解析】略6.如图甲、乙、丙所示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⑦表示呼吸道,⑥是气体交换的器官B. 图乙中的⑧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C. 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 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答案】C【解析】略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甲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变化B. 乙表示加热氯酸钾(含少量MnO2)制取氧气时,固体物质种类的变化C. 丙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D. 丁表示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双氧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答案】B【解析】略8.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电动机中的线圈转动是利用了惯性,所以线圈质量越大越好C. 电动机的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方向改变两次D. 电动机工作时,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答案】C【解析】A、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但也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电动机中的线圈转动是利用了惯性,但线圈的质量不能太大,太大启动时也困难,故B错误;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转一周电流方向改变2次,故C正确;D、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因此在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是直流电。故D错误。故选:C9.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稀盐酸中后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铜丝和稀盐酸不反应) ( )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条变红色B. 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 该实验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D. 该实验充分体现了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答案】C【解析】略10.为了确定某种土壤中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检测该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 分析该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 检测该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在该种矿质元素配置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D.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答案】D【解析】略11.在量筒中插入一支正常生长的带叶枝条,将其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如图所示。24小时后,观察到整个装置的质量明显减少。该装置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 运输作用运走有机物【答案】C【解析】略12.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图中相同的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图中共有4种分子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C. 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各种原子以不同的方式可构成多种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1)观察微观模型示意图,分析分子的构成,判断分子的种类;(2)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分析;(3)对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4)观察微观模型示意图,分析分子的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解答】A.观察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图示中反应共有4种不同的分子,故A正确;B.在此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开了,原子没有再分,故B正确;C.对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生成了两种新的分子,故D正确。故选C。13.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最有可能是 ( )A. AxBy B. AyBx C. BxAy D. ByAx【答案】C【解析】略14.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科学家不必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略15.图甲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B. 图甲中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小于血管①中的氧气浓度C. 当膈肌处于如图乙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D. 当膈肌处于如图丙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图甲中b过程【答案】C【解析】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6分。16.如图所示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答案】A BCE D【解析】略17.某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了“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桶。(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硅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2)废电池应该投入标有________(填“可回收”“不可回收”或“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答案】(1)非金属( 2)有害垃圾【解析】略18.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实验。他们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了________。②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因是这些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而稍稍改变了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因是α粒子的质量远远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金原子核的质量。(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填字母)。【答案】(1)①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②排斥③小于( 2)a【解析】略19.如图表示的是根尖各部分结构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D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________作用,在根向土壤深处延伸时,不断地和土壤颗粒摩擦,有一部分细胞会死亡、脱落,但是这部分结构始终是存在的,并没有因为摩擦而减少或消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的生长是连续的。图A表示的是当前根的某一部位的细胞形态,过一段时间,它的形态将是________(填字母)。(3)图B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移栽植物时,如果该区域被破坏的较多,移栽植物将会出现________现象。【答案】(1)保护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 2)B (3)根毛区萎蔫【解析】略20.如图所示,条形磁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闭合开关S,条形磁体向右做减速运动,则a端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欲保持条形磁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F应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提示】条形磁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二力平衡,闭合开关S,条形磁体向右做减速运动,说明电磁铁对条形磁体产生了一个向左的斥力。【答案】负极变大【解析】略21.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且可行的方法。(1)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________________。(2)农民不光要除草,有时还要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为紫云英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就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 2)紫云英被翻压在土里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合理均可)【解析】略22.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可以人工配制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天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无机盐和水的需求,生产中经常要进行“通风”,其目的是适量增加________的浓度。(2)用于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________配制而成的。(3)甲图是某密封的大棚内一天24小时测到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大棚蔬菜叶片上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的情况。一天中蔬菜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___。a曲线所示的________时间段与乙图中A叶片情况对应。【答案】(1)二氧化碳( 2)比例( 3)18时 6~18时【解析】略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示及分子具有的性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析】略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24.无痕窗花贴不用胶水就能吸附在平滑的物体表面,广泛用于节日装饰。对于其吸附原理,小嘉认为窗花贴与玻璃之间是通过静电作用而吸附,小科则认为可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因此,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如下探究实验:①小嘉把窗花贴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②小嘉取大小相同的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各1片,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观察比较;③小科取两片相同的窗花贴甲、乙,分别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并把其中一块玻璃片转移到玻璃钟罩内,进行抽气,观察比较两块窗花贴的情况;(1)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 ______ ;(2)在步骤②中,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 ______ ;(3)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 (3)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一个探究实验,综合考查了静电现象、大气压的作用以及相关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等多个物理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一道质量较高的物理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分析和推理,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有一定的帮助。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静电现象和大气压作用的探究实验原理及现象的理解。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步骤,分析其目的以及对应的原理和可能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判断窗花贴吸附在平滑物体表面的原理到底是静电作用还是大气压的作用。【解答】(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如果窗花贴带有电荷,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后,电荷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验电器的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箔片就会张开。所以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物理量:在步骤②中,小嘉取大小相同的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各 1 片,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目的是探究窗花贴吸附在玻璃上是否与静电有关。因为普通塑料膜一般不会因静电吸附在玻璃上,如果窗花贴靠静电吸附,那么应该能观察到窗花贴与普通塑料膜吸附情况的不同。所以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或吸附的牢固程度等类似表述)。(3)实验现象: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在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在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故答案为:(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3)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25.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有时会不同,据此,小明对“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猜想2: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3:与磁场的强弱有关。(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可以判断,猜想1是________的。(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2,小明将足够大的磁体放在水平面上,驱动装置通过两根绝缘硬棒ab、cd使导体PQ沿直线水平向右运动。同一次实验,应使导体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3)若要探究猜想3,请写出简要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根据听到铃声逐渐减弱,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③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答案】(1)错误( 2)匀速( 3)控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换用磁性强弱不同的磁体进行多次实验( 4)③【解析】略26.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滑动变阻器、发热电阻丝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电压为 220 V,发热电阻丝和电阻处于恒温箱内,图乙是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所在的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9 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30 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保持的温度升高,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时,接通电路,加热发热电阻丝能使恒温箱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并保持不变?【答案】(1)如图(2)变大(3)将的滑片向左移动 (4)50℃【解析】略27.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________处呈红色,因为此处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B【解析】略28.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为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为蓝色。则:(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为蓝色。(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蘸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为蓝色。(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会( 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为蓝色【解析】略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9.有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所示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1 45.0 84.92 45.0 85.13 45.0 85.0平均值 45.0 m(1)表格中m=__________。(2)求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已知R元素的化合价为+3,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1)85.0 (2)9:8 (3)27【解析】(3)已知R元素的化合价为+3,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2M(R):(3×16)=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30.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既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实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_。(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3)计算滤液中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4.5 (2)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2KClO3 2KCl+3O2↑245 149 96x y 4.8克 x=12.25克,y=7.45克 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克。(3)滤液中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解析】略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31.(本小题4分)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金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中膈肌由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 ______ (选填“a”或“b”),此时对应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曲线的 ______ 段(选填“ABC”、“BCD”或“CDE”)。【答案】b CDE【解析】解:图一中膈肌由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变时,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呼出肺,表示呼气,表示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b呼气,此时对应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曲线的CDE段。故答案为:b;CDE;1.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2.图中a吸气、b呼气、c二氧化碳、d氧气。掌握呼气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32.(本小题10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 ______ 。(选填字母)(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 ______ 。(3)小金认为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比C更好,理由是 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4)若如图A所示的装置制备氧气,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______ (选填字母)。A.过氧化氢溶液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氯酸钾(5)若用C装置收集制备的氧气,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答案】B 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纯净 CD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解析】解:(1)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型反应,则发生装置可以选择B;(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3)C装置属于向上排空气法,用排空气法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是收集的气体不纯,而D装置是排水法,同时利用油层隔绝二氧化碳和水接触,则D装置可以收集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故小金认为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比C更好,理由是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纯净;(4)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说明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选:CD;(5)若用C装置收集制备的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故答案为:(1)B;(2)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3)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纯净;(4)CD;(5)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1)根据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型反应来分析解答;(2)根据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3)根据D装置是排水法,利用油层隔绝二氧化碳和水接触,则D装置可以收集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解答;(4)根据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说明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来分析解答;(5)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分析解答。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期末模拟练习卷-学生用卷1.doc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期末模拟练习卷-教师用卷1.doc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