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探究与实践 “划区”识世界 课件(共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探究与实践 “划区”识世界 课件(共9张PPT)

资源简介

(共9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认识大洲
探究与实践
“划区”识世界
任务一 了解亚洲“划区”的方法
学习完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后,玲玲和贝贝觉得大洲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过于复杂,存在着显著的景观差异。要想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大洲,需要我们将大洲划分为不同的“区(块)”来进一步深入探究。下面,以亚洲为例,了解“划区”的方法。
亚洲幅员辽阔,跨纬度、经度较多,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复杂性、典型性,是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人们根据亚洲各地区的地理方位,在综合考虑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将亚洲大致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勾画:在图 7-63 中勾画亚洲6 个地区的范围,并分别描述它们的地理位置。
东亚的地理位置
东亚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主体纬度范围为20°N-50°N,属中纬度地区。其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内陆,南濒南海,北靠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亚洲大陆与太平洋的重要枢纽。
北亚的地理位置
北亚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多在高纬度地区。北临北冰洋,南接中亚和东亚,西至乌拉尔山脉,东至白令海峡,气候寒冷。
中亚的地理位置
中亚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范围大致为35°N-55°N,属中纬度地区。其深居亚欧大陆内部,东接东亚,西至里海,北邻西伯利亚,南靠南亚,远离海洋,气候干旱。
西亚的地理位置
西亚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主要处于25°N~40°N之间,地处亚洲西南部,介于阿拉伯海、红海、
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
南亚的地理位置
南亚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范围大致为0°-37°N,横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南临印度洋,北靠喜马拉雅山脉,东接东南亚,西连西亚,海陆兼备,是连接亚洲与印度洋的重要枢纽。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东南亚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范围大致为10°N至10°S,横跨赤道,属热带地区。其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北接东亚,南靠大洋洲,海陆兼备,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的重要枢纽。
填表:结合有关资料,完成下表。
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高原、山地、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山地、丘陵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高原、山地、平原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伊朗、伊拉克、土耳其……
热带沙漠气候
高原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丘陵和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和平原
任务二 理解“划区”的主要依据和作用
思考:在对亚洲进行“划区”时,“南亚”这个区的划定除考虑方位因素外,还考虑了哪些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
南亚的划定还考虑了地形(被喜马拉雅山脉等山体阻隔)、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印度河、恒河等)、宗教文化(印度教、佛教发源地)、人口分布(人口密集)等要素。
讨论:将某个较大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 地理学习有哪些重要作用?
区域划分有助于简化复杂地理现象,便于分块学习和理解。能突出区域特征,便于比较差异,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地理思维,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任务三 对其他大洲进行“划区”
迁移:选择某一大洲的地形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尝试对该大洲进行 “划区”。
归纳:阐释自己这样“划区”的目的和依据。
交流: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划区”方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以非洲为例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将非洲分区,可以划分为以下区域:
北非:地形以沙漠和半沙漠为主,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东非: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西非: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中非:地形以刚果盆地和高原为主,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南非: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