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南亚(第一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南亚(第一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 南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图,说出南亚的位置和包含的国家。
2.根据南亚的地形分布图,描述南亚的地形特征。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造就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雄浑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陡峻。这对南亚乃至全球的地理环境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南亚产生了哪些影响
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南亚是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中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东濒孟加拉湾,
西滨阿拉伯海
说出南亚的海陆位置
南亚的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印度洋上的岛国
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印度
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克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争议地区,其中印度控制南部,巴基斯坦控制北部。
克什米尔地区
南亚主要地形区
北部
中部
南部
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印度河-恒河平原
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德干高原
呈倒三角形,向南伸入印度洋。
南亚从北到南可分为山地、平原和高原三大地形区。
1.出苏莱曼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若开山脉,说出这些山脉与南亚范围的关系。
苏莱曼山脉 和 兴都库什山脉 位于南亚的西北部,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这些山脉形成了南亚与中亚、西亚的自然地理分界。
喜马拉雅山脉是东亚与南亚的自然分界。
若开山脉 位于南亚的东部,与缅甸相邻,形成了南亚与东南亚的自然地理屏障。
2.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剖面图。在南亚地形图上,沿78°E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说出图中字母所处地区的地形区名称。
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3.读图,判断德千高原东、西部的地势高低,并说明理由。
德干高原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发源于高原上的几条河流流向均为自西向东流。
4.填表对比印度河与恒河。
河流 发源地 流经的国家 注入的海洋
印度河 青藏高原 巴基斯坦、印度 阿拉伯海
恒河 喜马拉雅山 南坡 印度 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恒河:圣河
“印度的母亲河”
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在画线的时候,要注意估算山顶和山谷(或鞍部)的高程大小哦。
绘制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地显示某一条线上的地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在工程建设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画线的时候,要注意估算山顶和山谷(或鞍部)的高程大小哦。
第一步: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则视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对高度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第二步:确定水平基线。取与等高线地形图中剖面线(MN)等长的线段(M'N')为水平基线。
第三步:标出垂直比例尺高程。垂直比例尺的高度间隔一般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
第四步:转绘高程。将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转绘在相应的高程线上。
第五步:连点成线。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00
300
500
700
100
300
500
700
900
M,
N,
100
300
500
700
900

N
M
绘制沿MN线地形剖面图有如下步骤:
图8-18 绘制地形剖面图示意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图1为南亚局部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 图示海域属于(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C
2. 印度半岛南部地势总体特征为(  )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B
2022年8月以来,巴基斯坦爆发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淹没了数以千计的民居。8月30日下午,一架满载着中国援助物
资的飞机抵达巴基斯坦,第一时间为受灾民众提供
帮助。读图完成3题。
3.亚洲共分为六大区域,其中巴基斯坦位于( )
A. 南亚 B. 东亚 C. 中亚 D. 西亚
A
河流经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为进一步了解恒河流域,某中学老师带领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同学们查阅资料与地图发现:恒河是南亚大河,发源于北部山地,在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读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图及南亚地形图,完成4~5题。
4. 图中代表恒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5. 恒河流经的地形区与地形剖面图中圈码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喜马拉雅山脉
B. ②—印度河平原
C. ②—德干高原
D. ③—恒河平原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