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植物可以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成熟时会爆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果实多钩或多肉好吃2.植物的果实是由( )发育形成的。A.子房 B.雄蕊 C.雌蕊3.花的雌蕊由( )组成。A.花药和花柱 B.柱头和花柱 C.柱头、花柱、子房4.小科想研究桃花的结构,他解剖桃花的顺序应该是( )。A.雌蕊→雄蕊→花瓣→花萼B.花萼→花瓣→雄蕊→雌蕊C.花瓣→雄蕊→雌蕊→花萼5.小宇的灯笼出现了故障,打开开关后,小灯泡一会儿亮,一会儿灭,出现故障可能的原因是( )。A.灯泡的玻璃泡坏了 B.开关坏了 C.电路某处接触不良6.小奇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不能用来检测( )中的电路故障。A.家用电冰箱 B.小闹钟 C.手电筒7.下列情况,属于安全用电的是( )。A.不靠近裸露的电线 B.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服 C.在高压电附近放风筝8.下列行为中,可能会引发用电事故的是( )。A.用完电器及时关闭电源。B.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C.手机充完电后及时将充电器拔下来。9.将一勺新鲜土壤放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 )。A.水 B.空气 C.沙粒10.土壤中有( ),因为很多小动物可以生活在里面。A.水 B.沙子 C.空气11.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的性质与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关系B.土壤的渗水性决定土壤的肥力大小C.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12.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土壤分成壤土,( ),黏质土。A.石质土 B.砂砾土 C.沙质土二、填空题13.在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桃子是 ,花生是 。14.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的花主要靠 和 传粉。15.果实由 、 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 器官。16.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灯、电视、空调是 供电,手电、手机、玩具小车是 供电。17.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18.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 ;导线里面的铜丝断开,会发生 。19.用手捻一捻土壤,感觉有许多捻不碎的颗粒,这颗粒主要是 和 。20.按照岩石成因,地质学家将岩石分为三大类: 、 、 。三、判断题21.所有植物的种子都有胚,胚是有生命的。( )22.种子的根生长方向和我们的放置方式有关。( )23.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茎中进行。( )24.铅笔芯是用石膏和黏土混合制成的。( )25.导线外面的塑料皮主要是为了防止导线生锈。( )26.导体是指能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指不能导电的物体。( )27.土壤的渗水性决定土壤肥力的大小。( )28.土壤退化不会对人类的食物供应产生影响。( )四、连线题29.将物体与导电性能相连。金属刀片铜芯 导体木头铅笔芯 绝缘体塑料皮插头的保护壳五、简答题30.请你说一说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合理即可)31.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2.生活中的危险源有哪些?33.说说在生活中怎样安全用电?34.请你说一说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特点有哪些?(合理即可)六、实验题35.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孕育了生机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养了种类繁多的动物。为什么土壤里能生存着动植物呢?小维采集了一些土壤样本进行研究。(1)下列采集土壤的地点不合适的是( )。A.建筑工地 B.花坛 C.田野(2)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小维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注意保护土壤中的动植物B.戴上手套采集土壤C.随意触摸不认识的物体(3)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 。把土壤倒进装有水的烧杯里,会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4)将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下图的两幅图中,最符合土壤分层真实情况的是 。(“①”或“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页,共4页第3页,共4页《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B C A A B B C题号 11 12答案 B C1.C【详解】植物通过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两种常见情况:果实多钩或刺(如苍耳、鬼针草):种子表面有钩或刺,能附着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其他地方。果实多肉好吃(如樱桃、野葡萄):动物吃掉果实后,种子随粪便排出,落到土壤中发芽。果实爆裂是弹射传播,轻、带翅或绒毛是风力传播。故选C。2.A【详解】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子房在受精后会逐渐膨大,发育成果实。雄蕊产生花粉,与果实形成没有直接关系。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其中子房发育成果实,雌蕊范围更广。故选A。3.C【详解】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部分,由三部分组成:柱头:顶端接受花粉的部位;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的细长结构,支持花粉管生长;子房:基部膨大部分,内含胚珠,发育成果实和种子。花药属于雄蕊。故选C。4.B【详解】植物的花是植物生殖生长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花的雄蕊和雌蕊,完成受精,产生受精卵。实验室镊子是用来解剖花的工具,实验室解剖植物顺序由外向内,即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所以用镊子对下侧的桃花进行解剖观察下列解剖顺序正确的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故B符合题意。5.C【详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灯泡一会儿灭,一会儿亮,这可能是因为线路接触不良。故C符合题意。6.A【详解】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是简易电路检测器,只能用于教学实验,可以测量安全电压下的直流电路,可以测量一些物体的导电性,如小闹钟、手电筒。但是家用电冰箱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是具有触电危险、能够致人死亡的电。所以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不能用来检测家用电冰箱的电路故障。故A选项正确。7.A【详解】根据安全用电的要求,不能用湿布擦拭电器,要远离高压带电体,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电器、开关等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护好,不能外露,老化。A.不靠近裸露的电线,正确,属于安全用电。B.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服,容易触电,错误。C.在高压电附近放风筝,容易触电,错误。8.B【详解】A.用完电器及时关闭电源,可避免电器长时间通电引发故障等,是安全用电行为,故错误。B.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可能因充电器或手机电池存在质量问题、充电线路故障等,引发短路、过热甚至爆炸等用电事故,故正确。C.手机充电完后及时拔下充电器,能防止充电器长时间通电老化、发热引发危险,是安全做法,故错误。故选:B。9.B【详解】将新鲜土壤放入水中时,观察到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因为土壤颗粒之间存在缝隙,这些缝隙中原本存在空气。当土壤被水浸没后,水占据了缝隙的空间,将原本的空气挤出,形成气泡。这种现象直接证明了土壤中含有空气。选项A不符合,因为水本身不会产生气泡。选项C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但沙粒沉入水底时不会产生气泡。因此,正确答案是B。10.C【详解】土壤中的颗粒之间存在空隙,这些空隙中储存着空气。小动物(如蚯蚓、蚂蚁等)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才能生存,因此土壤中的空气是它们存活的关键条件。虽然水和沙子也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但题目强调小动物的生存,空气更直接关联到呼吸需求。故选C。11.B【详解】A.土壤的酸碱度、透气性等性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B.土壤的肥力主要由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决定,渗水性(如沙质土渗水快但肥力低)仅影响保水保肥能力,不直接决定肥力大小。C.对于大部分陆生植物,土壤有固定根系、提供养分和水分的作用,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故选B。12.C【详解】根据土壤中颗粒大小的比例,土壤通常分为三类: ①沙质土(选项C):含沙粒较多,颗粒大,透气性和排水性强,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弱。② 壤土:沙粒、粉粒和黏粒比例适中,兼具透气性和保水性,适合植物生长。 ③黏质土:黏粒含量高,颗粒细小,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气性和排水性差。 题目中空缺的土壤类型应为沙质土,因为它是与壤土、黏质土并列的标准分类。选项B“砂砾土”通常指含较大石块或砾石的土壤,不属于基础分类;选项A“石质土”也非标准分类名称。因此正确答案为C。13. 果实 种子【详解】在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桃子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花生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14. 风 昆虫【详解】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的花主要依靠昆虫和风传粉。昆虫传粉:蜜蜂、蝴蝶等昆虫在吸食花蜜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们飞到其他花朵时,便将花粉传递过去。风力传粉:像玉米、杨树等植物的花粉轻且多,依靠风将花粉吹散,落到其他花的柱头上完成传粉。这两种方式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传粉途径。15. 果皮 种子 繁殖【详解】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16. 发电厂 电池【详解】电灯、电视、空调属于家用电器,它们的电源是交流电。交流电来自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家庭插座中,电压较高,适合大功率电器。手电、手机、玩具小车使用电池供电,电池提供直流电。直流电方向固定,电压较低,适合便携式小型设备。17. 1.5 220【详解】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为了使家用电器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家用电器应该并联在电路中。18. 短路 断路【详解】导线直接连接电池两极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向负极,形成短路。此时电流极大,电池会迅速发热甚至损坏,导线也可能因高温熔化或引发危险。导线内部铜丝断开后,电流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称为断路。此时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无法工作。19. 小石子 沙【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颗粒状物质。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物质的混合物。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观察土壤。用手捻一捻土壤,感觉有许多捻不碎的颗粒,这些颗粒是小石子和沙。20.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这三种岩石是最基本的岩石。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21.√【详解】植物的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或子叶)组成。其中,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未来发育成根、茎、叶的结构,具有生命力。22.×【详解】种子的根在发芽时具有向地性(即受重力影响),无论种子如何放置(如正放、倒放或横放),根都会朝着重力方向(向下)生长,而芽则会向上生长。因此,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的放置方式无关,而是由植物的向地性决定的。例如,即使将种子横放,根最终仍会向下弯曲生长,该题说法错误。23.×【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叶片中进行,而不是茎。因此,原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24.×【详解】岩石和矿物具有广泛的作用,石墨较软,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泽,条痕为黑色,常用于制造铅笔芯。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黏土制成的。故错误。25.×【详解】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电线外面包着塑料主要是为了防止触电危险,利用塑料是绝缘体的特性。题目说法错误。26.×【详解】导体就是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纸、陶瓷、橡胶、塑料、纤维(布、毛线、毛皮)、木头等都是绝缘体。27.×【详解】土壤的渗水性与肥力有关,但并不能直接决定肥力的高低。渗水性好的土壤(如沙质土)排水快,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肥力较低。渗水性差的土壤(如黏质土)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气性差,可能影响植物根系呼吸。肥力的核心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含量、微生物活动等综合因素。例如,疏松透气的壤土(沙、黏适中)既能保水保肥,又利于植物生长,通常肥力较高。因此,渗水性仅是影响肥力的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28.×【详解】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或污染等现象。健康的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如果土壤退化,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甚至无法种植,例如肥力不足会让植物营养不良,水土流失会破坏农田。因此,土壤退化会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题干说法正确。29.【详解】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刀片、铜芯和铅笔芯都是导体;木头、塑料皮、插头的保护壳都属于绝缘体。30.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发芽:种子吸收水分后膨胀,种皮裂开,先长出根(向下扎入土壤吸收水和养分),再长出茎和叶(向上生长)。幼苗生长: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叶子通过阳光制造养料(光合作用),茎逐渐变粗、长高。开花:植物成熟后长出花苞,花朵开放后,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可通过昆虫、风等帮助传粉)。结果:传粉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保护内部的种子,种子成熟后可传播繁殖新植物。【详解】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种子发芽先扎根稳固植株,再长茎叶进行光合作用;开花传粉是繁殖的关键,果实则保护种子延续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植物的生命循环。31.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详解】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下,能够固定植物,且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供给植物的生长。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繁殖或者储存营养的作用。32.火灾隐患,如电器老化、电线短路等;有毒气体,如煤气泄漏等;尖锐物品,容易刺伤身体;高处物品掉落;高温物体,容易烫伤;漏电隐患,如插座、电器漏电等。【详解】电器老化:电器长时间使用后,绝缘材料可能会老化、破损,导致短路或漏电,从而引起火灾。电线短路:电线短路会产生高温,点燃周围可燃物质,引发火灾。煤气泄漏: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泄漏后不仅可能导致中毒,还可能在遇到火源时发生爆炸。尖锐物品:尖锐物品如刀、针等,如果不小心接触或跌落,可能会刺伤人体,造成出血或感染。高处物品掉落:高处放置的物品如果不稳固,可能会掉落伤人,尤其是重物,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高温物体:如热水壶、热锅等,如果不小心接触,可能会造成烫伤,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为了防范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安装保护装置、安全使用电器、妥善放置物品、加强安全教育、保持通风等。33.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方法有: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要保护好电线、插头、插座等,不能让其破损。遇到电器故障,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检修。不超负荷用电,多个大功率电器不同时使用。【详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要保护好电线、插头、插座等,不能让其破损。遇到电器故障,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检修。不超负荷用电,多个大功率电器不同时使用。3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特点是:①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渗水性强,但肥力较差,昼夜温差较大。②黏质土颗粒最细,质地黏重,透气性差,养分缺乏,不利于根系向深处生长,但可塑性好。③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较好,耐旱耐涝,肥力适中,适于大多数植物生长。【详解】沙质土:沙质土的颗粒较大,排列松散,因此结构较为疏散。由于颗粒之间空隙大,透气性非常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水分容易通过大颗粒间的空隙快速下渗,因此渗水性强由于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沙质土的肥力通常较差。沙质土的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稳定。黏质土:黏质土的颗粒非常细小,质地黏重,结构紧密。细小的颗粒使得土壤间的空隙小,透气性较差,根系呼吸可能会受限。养分含量可能不低,但由于透气性差,植物根系难以吸收。黏质土的可塑性好,易于塑形,适合制作陶器等。由于土壤紧实,不利于根系向深处伸展。壤土:壤土的颗粒大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结构较为均衡。壤土既有适度的透气性,也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壤土的保水保温性能较好,能为植物提供稳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壤土通常含有较丰富的养分,肥力适中。壤土的这些特点使其适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农业土壤。35.(1)A(2)C(3) 水 空气(4)②【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小题1】小维想研究为什么土壤里能生存着动植物这个问题,采集土壤时应选择生长植物较多的地点,建筑工地植物少,不合适研究为什么土壤里能生存着动植物这个问题,故选A。【小题2】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小维的做法应注意保护土壤中的动植物,戴上手套采集土壤,不应该随意触摸不认识的物体,防止发生危险,故选C。【小题3】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水,把土壤倒进装有水的烧杯里,会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小题4】将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现象,根据土壤颗粒大小从下到上依次是砂砾、沙、粉沙、黏土,因此图②符合真实情况。答案第2页,共8页答案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