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2025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极地地区》分类强训:填空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填空题1.南极地区(1)位置与范围: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 及其周边的海域。(2)地形与景观:南极大陆是南极地区的主体,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有“ ”之称。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 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是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3)气候特点: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 - 25℃,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气候干燥,被称为“ ”;年平均风速为(17 - 18米/秒),有“ ”之称。2.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科学家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每年的 之间,这段时间是南极地区的暖季。(2)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站正式开站。(3)南极地区降水少,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5)据图判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3.结合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关知识,填空。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 濒临 主要位于 以北, 四周临 。范围 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海陆状况 以 为主 以海洋为主地形特征 高原为主 海洋为主气候特征 (被称为“冰雪高原”“寒极”“白色荒漠”) 终年冰雪覆盖,但气候却不像南极那么酷寒,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大很多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代表动物居民 无常住居民 因纽特人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由于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材料二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以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精神象征。材料三 图1为秦岭—淮河一线示意图,图2为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示意图。【秦岭站的意义】秦岭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科考布局的空白,秦岭站是中国面向② 洋扇区的第一座南极考察站。5.简图”和“南极地区简图”,回答问题。我国南极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后,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航道。北极西北航线和传统航线相比,能缩短航程约20%,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作 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北极传统航线和西北航线均没有经过四大洋中的 洋。(2)图中A是 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西北航线经过的海峡C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传统航线经过的运河D是 运河。(3)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7.结合极地目前的环境问题相关问题,完成下列问题。(1) :南极周围的鲸遭到乱捕滥杀,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也遭到了滥杀。(2) ,两极冰川开始大面积融化,固体淡水在减少。(3) 严重。8.结合两极地区气候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相关知识,填空。相同点 酷寒、干燥原因 纬度高,极地高气压控制,降水少不同点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原因9.自然条件(1)气候:类型——寒带冰原气候;气候特征—— 、 和 。①“寒极”——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被称为世界的“寒极”。②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降水量最小值不足5mm。③风库——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m/s,是世界上风速 、风力 的地区。(2)地形地势: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 ”之称。(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10.2021年我国开展了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和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读“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中部的北冰洋被亚洲、①____洲和北美洲包围,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②____站,代表性动物有③____等。南极地区主要位于④____以南,中部的南极洲被太平洋、⑤____洋和印度洋包围,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纬度最高的是⑥____,代表性动物有⑦____等。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列举至少一点⑧____。1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北极东北航线可保持季节性通航。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读右图可知,与1月比,7月穿过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数量较 ,其自然原因是7月水温较 ,海冰较少,通航里程较 。12.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迄今为止,我国在机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1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以中华民族古老山脉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记忆的一个精神象征。材料2近年来,北冰洋夏季海冰加速融化。有科学家预测北冰洋夏季海冰将在2040年前彻底消失,成为一片“无冰洋”。材料3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 、 。读图可知,秦岭站将填补我国在 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13.读“南极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极地区以 (填“陆地”或“海洋”)为主。(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3)在南极地区迎接科考队员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可能是 。(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②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是因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③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生物多样性④为保护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应该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A.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B.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C.南极地区获得的光热比北极地区少 D.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14.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时针旋转。(2)填出大洋名称: B , C 。(3)图中所给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4)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大陆时,将会遇到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5)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单选)A.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15.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南、北两极地区比较表,对比两极地区差异,填写出空格中的内容。区域名称 位置 主体 气候特征 极昼时间 主要动物 我国考察站南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 南极大陆 酷寒、① 和②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③ 长城站④ 等北极地区 ⑤ ⑥ 比南极地区气温要高些 ⑦ 日至⑧ 日 北极熊 ⑨16.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图1为北极和南极地区简图,图2为人体体温、水的冰点和两极地区气温对比图,图3为极地地区两种动物。据此完成下列要求。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 ,原因是 。17.北极燕鸥只有一个柠檬那么重,却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长的候鸟。它们始终追逐太阳的脚步,每年往返于南北极之间度夏。北极燕鸥主要以鱼类等海洋动物为食,寿命长达15至30年,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岛屿岩石和沙石地上,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南极磷虾数量庞大,每年暖季是它们的产卵期。甲图示意“北极燕鸥主要迁徙路线图”,乙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图”。某校初中学生计划对极地地区的生物进行研究。读下图,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读地图,研分布,析原因(1)北极燕鸥迁徙路线主要经过 (填大洋名称)上空,北极燕鸥每年的迁徙距离大约在38000至50000公里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北极燕鸥每年的迁徙距离和赤道比,要 (选填:大于或小于)赤道。(2)越冬地位于 (填大洲名称)附近,北极燕鸥在该大洲越冬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3)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高的是 (选填:大西洋或印度洋或太平洋)海域。适合南极磷虾产卵的时间段是 (选填: 12-1月或4-5月或7-8月)。18.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我国专门发行了不同面值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和2枚纪念币所示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③是 洋。南极周边海洋中生活着数量可观的 ,因蛋白高、脂肪低,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被誉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2)右侧纪念币中,反映南极地区地理事物的纪念币面值 元。(3)纪念币中有着中国极地考察队冰芯取样工作场景。南极地区可取冰芯的区域极为广阔,整个大陆几乎常年被冰雪覆盖,冰层厚度大,有“ ”之称。能形成如此厚度的冰层,也与当地气候有关,南极因过于酷寒,被称为世界的“ ”。19.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自然环境】秦岭站主楼底部采用“架空离地”的构造,最关键的作用是 (A.防止被积雪掩埋B.隔绝紫外线辐射C.便于北极熊活动D.节省建筑材料)。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主要因为此时 (A.风力较大B.黑夜漫长C.降水丰沛D.气温较高)。【科学考察】我国的南极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为 (A.长城站B.昆仑站C.泰山站D.中山站);昆仑站位于秦岭站的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方向【环境保护】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环境的行为是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B.掩埋施工建设垃圾C.废弃物品就地焚烧D.使用风能和太阳能)。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闻链接:2023年12月11日,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历经一个月的航行,抵达中山站,即将开展相关科学考察。看到这则新闻,某中学地理研学小分队也想来一次极地之旅,出发前他们做了相关的准备工作。材料一: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有“冰雪高原”之称。年平均降水仅为30~50毫米,有“白色荒漠”之称。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素有“风库”称号。材料二: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以及泰山站图片。(1)南极地区位于 (纬线)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及周边的水域。(2)研学小分队想从中山站前往泰山站,应向 方向前进。(3)研学小分队发现泰山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 。(4)当研学小分队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由于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材料二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以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精神象征。材料三 图1为秦岭—淮河一线示意图,图2为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示意图。【生态环境】前往南极旅游的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所有携带和穿着的物品必须进行真空除菌、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必须与企鹅保持距离,不可主动靠近其5米的范围;严禁踏足有苔藓覆盖的土地等。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保护 。除此以外,你认为游客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国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已经成功种植出了黄瓜、生菜等蔬菜。一位南极科考队员利用网络直播了在南极种菜的过程。直播中他提到,在南极的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成本非常高,如大棚需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现代化透光结构,能保温、可抵抗大风,同时需严防温室内的外来物种侵害南极土地。(1)鲜蔬菜曾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主要因为是( )A.南极降水多,冰川覆盖面积大 B.距其它大陆远,鲜菜补给困难C.暖季有暴雨、大风等自然灾害 D.海拔高,大气中氧气含量较低(2)南极土地上禁止播种植物,温室大棚内也需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这是为了( )。A.提高作物品质 B.保护生态环境 C.展示科技水平 D.降低种植成本(3)图示中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该考察站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页,共15页第15页,共15页参考答案1.(1) 南极圈 南极大陆(2) 冰雪高原 冰山(3) 白色荒漠 风库2.(1)11月至次年3月(2)昆仑(3)白色沙漠(4)企鹅(5)西北3. 南极圈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北极圈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陆地 酷寒、干燥、烈风 企鹅 北极熊4.太平5.长城站6.(1) 亚欧 印度(2) 苏伊士 北美 巴拿马(3)黄河站7.(1)生物资源遭到破坏(2)全球气候变暖(3)环境污染8.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降温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②地势高低不同。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北极地区地势低。。③覆冰情况不同。南极地区绝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而北极地区覆冰较少,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9. 酷寒 烈风 干燥 白色荒漠 最大 最强劲 冰雪高原 企鹅10. 欧 黄河 北极熊 南极圈 大西 昆仑站 企鹅 降水少、气温低等等11. 多 高 长12. 黄河站 昆仑站 太平13.(1)陆地 (2)昆仑站 (3)企鹅 (4)A (5)D14.(1)顺(2) 太平洋 印度洋(3)长城(4)企鹅(5)D15. 干燥 烈风(干燥和烈风可以颠倒顺序) 企鹅 昆仑站(我国南极地区建站答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中的任何一站都可得分) 北极圈以北 北冰洋 春分 秋分 黄河站16. 低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较高,冰面反射阳光17.(1) 大西洋 大于(2) 南极洲 南(3) 大西洋 12-1月18.(1) 太平 磷虾(2)100(3) 冰雪高原 寒极19. A D B C D20.(1)60°S(2)南(3)防大风掩埋,有利于烈风通过(4)企鹅21. 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 不干扰科研站点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遗迹等。22.(1)B(2)B(3) 长城站 正北第2页,共2页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