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2025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分类强训:填空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填空题1.读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左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势起伏很 (填“大”或“小”),中部地形以 和山地为主。(2)受 (填“地势”或“气候”)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 (填“东部”“中部”或“西部”)地区、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3)亚洲跨纬度较广,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 气候显著,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填名称)。(4)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④→⑤的年降水量逐渐 。(5)对照左图,右图中甲是 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影响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6)左图中乙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半岛,其气候类型是 气候。2.规范描述地理要素特征是地理学科学习与交流的基础,下列是申小豹描述亚洲位置与地形大势的自习笔记,部分内容还没完善。请读图1亚洲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图2亚洲地形简图,完善亚洲位置与地形大势的描述。 (1)描述亚洲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 ,以北温带为主。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 (方位),北临北冰洋,东临 ,南临印度洋。(2)归纳亚洲地形大势特征。①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 为主。②地势特征:地势起伏大, 。③主要地形分布特征: ,平原分布在大陆边缘。3.读亚洲略图(图一)和日本略图(图二),回答问题。(1)图一中A是世界最高大的 山脉;图二中海洋D是 。(2)图一中B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海。(3)图一中C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半岛。(4)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地带。4.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半球。(选填“南”或“北”)(2)亚洲北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 。(3)与亚洲合成一块大陆的大洲B 。(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C 运河。(5)世界上最大的半岛D 。5.区域地理学习重在方法。某校七年级学生用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定位置】 (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 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三面临洋,其中南临② 。(3)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从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填温度带)。【知自然】 (4)据上图可知,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受地势影响,下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填字母)。 【探人文】 (5)据上图可知,亚洲的人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和 。6.根据图文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3为亚洲北纬30°纬线地形剖面图。【定位置】(1)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洋。赤道穿过南部, (特殊纬线)穿过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析气候】(2)图2中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②、③、④三地都属于 气候,反映了亚洲气候具有 气候显著的特点。【看地势】(3)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 为主。据图2、图3,亚洲的地势以 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7.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地形及相关示意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地理位置与气候(1)纬度位置:亚洲被多条特殊纬线穿过,地跨多个温度带,气温 (“南北”或“东西”)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 大陆东部,三面濒临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其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 气候区。探究二:地形、地势与河流(3)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在地势的影响下,河流呈 状注入周边海洋。探究三:气候与河流(4)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 (填序号)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填序号)地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换大。8.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1)小周的发现:亚洲的南部北回归线附近有三个大的半岛,其中①所在地区是 半岛,④所在地区是 半岛。(2)小芳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其中④⑤⑦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 气候显著,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⑧ (气候名称)。(3)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所学知识可知⑨地是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 高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①④⑥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地。(5)下列表示②地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是( )A.A B.B C.C D.D(6)下面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的差异。A.经济 B.宗教信仰 C.气温 D.降水9.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在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在 半球。②海陆位置:北临 ,东临 ,南临 ,西接 ,西南邻 ,东北隔海峡与 相望,东南隔海与 相望。③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 ,南部约达 ,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经度位置约在 向东至 之间。(2)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 山脉 — 河 — 海 — 山脉 — 海 — 海峡②亚洲与非洲:③亚洲与北美洲:(3)面积: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3,是世界上 的大洲。10.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3月28日在海南博鳌东屿岛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年会聚焦发展,促进对话,创新形式,注重实效,致力于促进国际发展与合作。读海南在亚洲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 洋、 洋、 洋。(2)从亚洲地理分区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地位于 ,是亚洲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区。(3)亚洲国家众多,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绝大多数属于 (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4)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点是 。11.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 (特殊纬线)穿过,地跨多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单一/复杂多样)。(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 大陆东部,东临 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候显著。探究维度二:地势与河流(3)受地势特征的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大河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流湍急, 资源丰富;下游流经 (地形类型),水流平缓,有利于发展航运。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4)亚洲的甲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多为 (填“内”或“外”)流河。亚洲的乙区域,受来自印度洋的 (风向)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5)根据以上分析,用代码填写区域地理要素关系图:①气候;②河流;③地理位置;④地形。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____。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12.亚洲是我们的“家”,对自己的“家”你熟悉多少?读下图回答问题。(1)认识一下我们的“邻居”:邻居A是 洲;与B邻居的分界线是 运河:邻居D是 洲,分界线是 海峡。(2)我们的“家”东临E 洋,南面濒临F 洋,因海陆热力差异大,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这种气候共同的主要特征是 。(3)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中国位于 .(4)亚洲有许多世界之最:世界最大半岛C是 ;13.认识大洲﹣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读“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体。图中D是 高原,③是 山脉。剖面图中的大洋C是 。(2)亚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分析“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亚洲的中部,流向四周形成 状水系,其中①是 河。(3)亚洲河流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14.材料题:读三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方都市报2011年3月16日电: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5日在首都平壤表示,朝鲜将无条件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六国组成)会谈,且不反对在六方会谈中讨论铀浓缩问题。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去年底以来,朝鲜在射星后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又执意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外交部发言人称: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继续推进六方会谈。材料三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b 河,c 湖,d 高原。(2)参与“六方会谈”的国家中,不属于亚洲的是 和 ;(3)从AB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降水依次 ,体现了 因素对气候的影响。(4)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中,与朝鲜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15.读亚洲气候分布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亚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2)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世界面积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3)比较异同:④、⑧、⑨三地共同的气候特征 :据图可知④→⑧→⑨三地1月平均气温逐渐 (升高/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当⑨地风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时,该地正值 季(旱/雨)。16.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泰安市某中学的同学们开展“图学亚洲”活动,认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思路方法。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定位置: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洋。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跨寒温热三带。(2)析气候:读图2可知,世界上大部分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亚洲各气候类型中, 气候分布面积最广。(3)看地形:从图1中可以看出,亚洲 地形占全洲面积的75%。亚洲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图3中甲为“世界屋脊”—— 高原。(4)识水系: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17.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模拟探究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等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同学一起完成探究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1,A所示是位于亚洲中部的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地形区),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B地区偏低,请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读图2,亚洲大江大河很多,流速、流向受地势的影响大,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3)读图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填气候类型名称)。(4)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而甲地区河流的航运价值却很低,请简要说明原因: ;除气候影响河流外,气候还影响哪些地理要素 。(5)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框图3,梳理了亚洲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请帮他们把序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18.读亚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亚洲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 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地季风气候显著; 地受纬度位置影响,气候寒冷; 地受气候影响,沙漠广布。(填序号)(2)亚洲位于 大陆的东部,大部分位于地球温度带中的 带。(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和南部地区 气候显著,内部 气候分布广泛。19.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大洲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三面临海,其中南邻 洋,东北方向隔甲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亚洲地跨 、北温带和北寒带,气候类型 。(3)③和⑨气候区人口稀疏,但影响因素不同,③气候区是受 影响,⑨气候区是受 影响。(4)亚洲地势特点 ,故亚洲河流多发源于 (方位)高原、山地,呈 流向四周。20.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高;经济增长越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越快。国际上一般用 作为统计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能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在有人类定居的六个大洲中,论经济总量,亚洲排名第 ,但是按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吉乌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其起点位于我国新疆的Ⅰ ,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的卡拉苏,最终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该铁路通过中亚铁路网延伸至伊朗德黑兰,成为连接Ⅱ 和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线路建成后货运路程减少900公里,主要得益于Ⅲ 的地理特征。施工过程中需克服Ⅳ 等自然障碍,而中亚地区丰富的Ⅴ 资源将成为对华运输的主要货物。ⅠA.喀什 B.乌鲁木齐 C.阿拉木图 D.德黑兰 Ⅱ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欧洲 ⅢA.地形平坦 B.距离最短 C.气候温暖 D.植被茂密 ⅣA.台风频繁 B.干旱缺水 C.地震多发 D.冻土广布 ⅤA.热带水果 B.石油天然气 C.电子产品 D.木材22.读“亚洲地区图”(图1)和“某地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A、D、E三地中,气候特征与图2相吻合的是 地;B、D两地的年平均气温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F国属于 国家。(3)C是世界最大半岛 半岛,E附近海湾及其沿岸地区有丰富的 资源。(4)亚洲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呈 流入周边海洋。23.阅读图“亚洲人口密度示意图”, 回答问题。(1)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 ;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 地区(沿海/内陆):从纬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 纬度(中低/高)地区。(2)甲地区人口密度 (大/小),主要原因是此地区海拔 (高/低)。(3)亚洲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居民生活的方式不同,下列适应北亚地区生活环境的是( )24.读图1、读图2完成问题。(1)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球有 个,亚洲占了 个,其中东南亚地区有印度尼西亚和 ,由此看出亚洲人口稠密区有 、 和东南亚,多集中的纬度范围是 (高、中、低纬度)。(2)亚洲有40多个国家,日本和 属于发达国家,其 产业比重最大, 产业比重最小。(3)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 ,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25.读图甲“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图乙“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丙“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1)亚洲位于太平洋的 岸, 大陆的东部,A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山脉,B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①是世界上最大的 群岛。(2)图甲中②③④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 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及气候类型名称)。②地气候类型与气候资料中 (填字母)相符合,夏季该地盛行 季风。(3)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小明发现③、⑦两地洪涝的多发季节不同,两地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分别是③ ,⑦ 。(4)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 (稀疏/稠密),主要自然原因是 。26.以下是《亚洲及欧洲》一课的教学,读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及亚洲地形结构图,完成下列题目。(1)分析亚洲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将下列框图中序号内容填到下面横线上。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主要分布在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亚洲的发达国家有 、韩国、以色列和新加坡。(3) (填河流)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亚洲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材料二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010——2020年)、六大洲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世界比重(2020年)表。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人口数/亿人 46.4 13.4 7.5 5.9 4.3 0.4 77.9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9.8% 25.8% 1.6% 8.9% 9.8% 15.1% 11.4%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 39% 3% 25% 28% 3% 2%材料三六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1)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东亚地区国家有 个。(2)从经济总量来看,排名第一的大洲是 。(3)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亚洲人均 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六大洲中排 位。六大洲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28.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占据了 大陆的大部,东临太平洋。(2)图中③为 洲,亚洲与该大洲的分界线是 。(3)亚洲地域辽阔,有多项世界之最,其中①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②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4)亚洲人口众多,受自然环境影响,人口分布不均。图中a地人口稀疏,b地人口稠密,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29.被誉为“杂义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读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水稻分布区多以 (地形类型)和丘陵为主,这些地区人口分布比较 (填“稠密”或“稀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页,共22页第7页,共22页参考答案1.(1) 大 高原(2) 地势 中部 放射(3) 季风 温带大陆性(4)减少(5) 青藏 地形(6) 阿拉伯 热带沙漠2.(1) 热带 东部 太平洋(2) 高原、山地 中部高、四周低 高原、山地居中3.(1) 喜马拉雅 日本海(2)里(3)阿拉伯(4)亚欧4.(1)北(2)北冰洋(3)欧洲(4)苏伊士(5)阿拉伯半岛5.(1)东(2)印度洋(3)北温带(4) 山地 D(5)南部6.(1) 印度 北极圈(2) 纬度位置 季风 季风(3) 高原、山地 青藏7.(1)南北(2) 亚欧 季风(3) 中部高,四周低 放射(4) ② ③8.(1) 阿拉伯 印度(2) 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3) 青藏 地形因素(4) 全年高温 ④(5)B(6)C9.(1) 东 北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北纬81° 南纬11° 东经26° 西经170°(2) 乌拉尔 乌拉尔 里 大高加索 黑 土耳其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3)面积最大10.(1) 东 北温 北冰 太平 印度(2) 东亚 稠密(3)发展中(4)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早、雨两季11.(1) 北极圈 复杂多样(2) 亚欧 太平 季风(3) 放射 水能 平原(4) 内 西南(5)B12.(1) 欧洲 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 白令海峡(2) 太平洋 印度洋 季风 雨热同期(3)东亚(4)阿拉伯半岛13.(1) 青藏 乌拉尔 太平洋(2) 放射 湄公河(3)中部高,四周低14.(1) 黄 贝加尔 蒙古(2) 俄罗斯 美国(3) 温带大陆性 减少 海陆(4)B15.(1)北温(2)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3) 雨热同期 升高 纬度位置 雨16.(1)印度(2)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3) 高原和山地 青藏(4)放射17.(1) 青藏高原 地形(2)恒河、印度河(3)温带大陆性气候。(4) 河流结冰期长 植被、农业、土壤等。(5) 太平洋 放射 季风气候18.(1) ② ① ④ ③(2) 亚欧 北温(3) 季风 温带大陆性19.(1) 东半球 印度 白令(2) 热带 复杂多样(3)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4) 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 放射状20. 国内生产总值 一21. A D B B B22.(1) A 纬度因素(2)发达(3) 阿拉伯 石油(4)放射状23.(1) 南部 沿海 中低(2) 小 高(3)B24.(1) 14 7 菲律宾 东亚 南亚 中低(2) 韩国 第三 第一(3)交流与合作25.(1) 西 亚欧 乌拉尔 苏伊士 马来(2) 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3) 夏季 冬季(4) 稀疏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26.(1) 北极圈 热带 北温带 印度 中部 四周 大 大 复杂多样(2) 东 南 日本(3)湄公河27.(1) 亚洲 非洲 2/两(2)亚洲(3) 低 4/四 北美洲28.(1) 北 亚欧(2) 非 苏伊士运河(3) 喜马拉雅山脉 阿拉伯半岛(4)地形29. 平原 稠密第4页,共4页第3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